大曜权臣_分卷阅读_42
作者:林千寻      更新:2020-07-07 08:05      字数:3985
  韶宁和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伶舟,如果……如果我去了西北边境,你会跟我一起去么?”
  伶舟越发感到奇怪:“你去西北边境做什么?”他突然心念一动,“你该不会要被发配到边境去了吧?”
  韶宁和忍不住笑了,揉了揉伶舟的头发:“如果是,你愿意跟着我么?”
  伶舟见他如此反应,料想应当不是真话,于是随口应道:“我当然愿意,你去哪儿,我便跟到哪儿。”
  韶宁和听了十分受用,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伶舟试探着问:“是不是今天的会议开得不顺利?”
  “不是。”韶宁和摇了摇头,碍于会议保密规定,他无法将会议内容和盘托出,只是简单说了一句:“其实要去西北的人不是我,是李往昔。”
  伶舟怔了怔:“他这是……被发配边疆了?”
  “不,是他自己要求去的。”
  伶舟凝眉回忆了一下,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朝廷的确有向西北驻军地调派过一文一武两名官员,以接替宋翊统御西北大军。但是那个时候,派去的文官并非李往昔,而是另外一名官员,为何这一次,会变成李往昔?
  想到此,伶舟心下有些担忧,虽说上次闻守绎寿宴上出现了殷峰那一段出人意料的小插曲,但大体上还是遵照历史轨迹前进的。
  然而这一次,调派官员变成了李往昔,这就不是小插曲这么简单了,这件事极有可能会彻底改变李往昔的人生。如此一来,与李往昔有关的人和事,是否也会跟着产生变化,这还是个未知数。
  但是伶舟已经能够预感到,历史,正在一步步地脱离他的掌控。这让他感到焦躁,却又莫名兴奋。
  “伶舟,伶舟?”韶宁和拿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傻愣愣的,在想什么呢?”
  伶舟迅速收回思绪,口上应道:“我只是在想,既然要去那边的人是李往昔,这跟你有什么关系,看你今天回来情绪如此消沉,我还以为你出什么事儿了。”
  韶宁和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我只是从今天发生的这件事,进一步认识了李往昔,也认识了我自己。”
  伶舟皱了皱眉,不解其意。
  韶宁和道:“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换做是我,我是否能有李往昔那样的勇气。答案是否。我……冒不起这个险。”
  “这没什么好顾虑的。”伶舟不以为然地耸了耸肩,“每个人奋斗的方式不同罢了,有的人喜欢一步登天,有的人习惯稳扎稳打,如果说李往昔属于前者,你就属于后者。在我看来,比起一步登天所得来的虚荣,日积月累稳扎稳打建立起来的基础会更加稳固。所以你没有必要在李往昔面前感到自惭形秽。”
  韶宁和听了,心中释然,刮了刮伶舟的鼻子,半开玩笑地道:“说得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怎么就没有想透这一层呢。”
  伶舟走近了些,笑眯眯地看着韶宁和:“我帮你解开了心结,你要如何报答我呢?”
  韶宁和不答,低头轻轻吻了一下他的唇,声音微沉:“这样够不够?”
  “不够。”伶舟舔了舔唇角,然后踮起脚尖,圈住韶宁和的颈项,主动凑上去,加深了这个吻。
  舌尖纠缠之际,韶宁和脑中模模糊糊地生出一丝疑惑:伶舟方才开解他的那番话,初听似乎没什么问题,但细细推敲起来……之前他并未说明李往昔调派西北边境的前因后果,伶舟又如何知道,他是想借此一步登天呢?
  然而这疑惑只来得及冒了个头,便很快被伶舟撩拨起的欲望覆灭得一干二净。
  第七十章
  次日,当光禄卿管喻龄将文武官人选上呈圣面时,成帝只在宋简之和上官远途两个名字之间来回瞄了一眼,便选定了上官远途。
  此事传回议郎阁时,众人都有些哑然,他们不得不承认,韶宁和的推断是正确的。
  其后的几次会议,韶宁和明显感觉到,同僚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他在与不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众人也习惯性地忽视他的存在;但是现在,几乎每一项议题的讨论,蔡衡宇都会征询他的意见。
  对此,韶宁和不骄不躁,凡事虚心谦让,即便自己提的建议被采纳,他也绝不去争功。如此一来,众人非但没有恶意排挤他,反而对他渐生好感。
  九月下旬,成帝正式下诏,命征西大将军宋翊回京述职。
  就在诏令下达的第二日,成帝又分别对上官远途和李往昔下了一道手谕,命他二人即刻启程前往西北驻军地,但不得走陆路,而是改走水路,尽可能避免与宋翊碰面。
  至此,成帝想要重整西北军权的意图已十分明显,但一切进行得十分低调,朝中大多数人对此事尚一无所知。
  九月二十九日,已经做好交接手续的李往昔,带了几名随行仆从,轻车简装地往琼华江码头驶去。
  当他下了马车时,首先看到的不是停泊的船只,而是早早等候在船边的韶宁和。
  “你……”李往昔有些意外,他此次自荐前往西北,同僚们虽不反对,但也并不看好,加上他自升任光禄丞之后,人缘便一落千丈,以至于根本无人过问他启程的日子,更不必说前来相送了。
  虽说李往昔早已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并不因此而忧伤介怀,但当韶宁和的身影不经意地撞入他眼帘时,他多少还是有些唏嘘了。
  “没有想到,你竟会来送我。”李往昔缓缓朝韶宁和走去,拱手作揖。
  “还是那句话,你我好歹同僚一场。”韶宁和神色淡淡地回礼,“更何况,我初来繁京之时,你对我有过诸多帮助,韶某绝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李往昔听罢,不禁摇头苦笑。当初他主动与韶宁和交好,其中究竟参杂了多少真心、多少假意,相信以韶宁和的聪颖,必定不会毫无所觉。
  然而事到如今,韶宁和却用一句“诸多帮助”来粉饰太平,让他不得不对韶宁和的隐忍功力望尘莫及。
  言谈间,李往昔的随从们已陆续上船,船家看了看天色,提醒李往昔该启程了。
  李往昔点了点头,又往韶宁和身后张望了一下,神色难掩落寞。
  “他……没有来。”韶宁和知道他在寻找伶舟的身影,于是语意模糊地提醒了一句,瞬间浇灭了他心中微末的希望。
  李往昔自嘲地笑了笑:“我明知道他不会来,但还是禁不住期待……我果然是天下第一大傻子。”
  说罢,他向韶宁和拱了拱手,道了一声:“保重。”便转身登船离岸。
  韶宁和伫立在风中,挥手目送李往昔远去,直到他所坐的那艘小船消失在视野之内。
  然后,他转过身来,朝码头后方的巨大岩石处看了一眼:“别藏着了,出来罢。”
  话音稍落,便见伶舟从岩石后边露出半个脑袋,问道:“走了?”
  “早就走得没影了。”
  码头上风大,吹得伶舟宽大的衣袍上下翻飞。韶宁和远远看着他瘦弱的身影,总担心他会被风吹走。
  他正为自己如此无稽的担忧感到可笑,却见伶舟直接从岩石上方往下窜。他下意识叫了一声“小心”,便要伸手去接,但还是慢了一步。
  好在伶舟手脚灵便,从等身高的岩石上跳下来,落地一个缓冲,啥事儿也没有。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同时奉送韶宁和一记嫌弃的眼神。
  韶宁和无奈一笑,略带报复性质地揉乱他的头发。
  “明明来了,为什么不见他?”韶宁和问。
  “你希望我和他来个深情道别?”伶舟挑眉,觑了韶宁和一眼。
  “咳,我不是这个意思,但既然来了……”韶宁和虽口上如此说,却不可自抑地脑补了一下伶舟与李往昔执手相看泪眼的场面,瞬间抖掉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伶舟见他一脸踩到屎的表情,便知道他又在发散性思维了,于是板着脸戳了戳他的心口:“喂,韶宁和,你搞清楚,我是来监视你的,不是来送李往昔的好么。”
  韶宁和一怔:“你监视我做什么?”
  伶舟撇了撇嘴:“你这人太容易心软,我怕你一个不留神,又跟李往昔握手言和了。”
  韶宁和失笑:“又不是多大的恩怨,何必搞得跟隔世仇似的。”
  “防人之心不可无,总之我还是那句话,李往昔这人心眼儿太多,你离他远点。”
  “是是,”韶宁和笑着拱手作揖,“谨遵内子教诲。”
  伶舟眉梢一抽,伸出手指点了点韶宁和的下巴:“来,叫声‘相公’听听。”
  “……”韶宁和不理他,转身便走。
  伶舟追着他喊:“喂,叫一声又不会少块肉!”
  两人嬉闹着往回走,却在半途中,看见一名盲眼女子因被路中石块绊倒,篮中水果滚落一地。
  两人不忍见那女子匍匐在地四处摸索,于是好心帮她将水果都捡了回来。
  韶宁和将果篮交还女子时,略微打量了对方一眼,发现她约摸三十多岁,五官长得还算清秀,但头上梳的发髻,却依然是未出阁女子的模样。
  女子接过果篮,对他们自然是千恩万谢。
  韶宁和不太放心,问道:“大姐住哪儿,我们送你回去吧。”
  女子面色发窘:“多谢两位,我家离这儿不远,只是我这一摔,弄不清方向了……”
  韶宁和问清了地址,便与伶舟一边一个,搀着她往回走。
  一路上,伶舟好奇问道:“大姐,你眼睛看不见,为何独自出来买水果?你的家人呢?”
  女子道:“我与奶娘一块住,奶娘这两日病着,我想给她买些水果,所以……”
  韶宁和与伶舟对视了一眼,心下了然。
  只是见这女子衣着朴素,想必生活较为清贫,但家中又有一个奶娘,这让人又对她的身世产生了疑惑,猜想该不会是家道中落的大小姐。
  三人聊着天,很快便将女子送到了家门口。
  他们刚要进去,忽听身后有男子唤道:“心蓝?”
  女子身形一滞,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偏了偏头,脸上混杂着惊喜与疑惑的表情,不确定地张了张口:“……哥?”
  韶宁和循声望去,见来者是个四十岁不到的男子,长得英挺俊朗,却饱经风霜。
  男子大踏步来到女子面前,一把将女子拥入怀中,口中喃喃道:“心蓝,我回来了,我回来看你了……”
  名叫心蓝的女子哽咽着抚摸男子的容颜,摸到他眉骨上一条长长的伤疤时,眼泪便抑制不住地滑落下来。
  韶宁和在一旁看得有些迷惘,之前他听女子唤那人为“哥”,还以为男子是她的兄长,但是眼下这浓烈煽情的一幕,怎么看都不像是亲人团聚而已吧?
  他想着,下意识回头看了伶舟一眼,却见伶舟目瞪口呆地望着那男子,脸上的表情已经不能用惊愕来形容了。
  韶宁和皱了皱眉——难道,伶舟与那男子相识?他们是什么关系?
  第七十一章
  心蓝与那男子深情相拥了片刻,才想起身旁还有外人。
  她不好意思地推开男人,抹干脸上的泪痕,向韶宁和与伶舟解释说,这男人是她的未婚夫,两人分离多年,今日才得以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