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童养媳_分卷阅读_120
作者:
沐榕雪潇 更新:2020-07-07 09:45 字数:2764
项云环很喜欢这些布料,象沈妍道了谢,两人又说起了闺房密话。汪仪凤让丫头来叫她们用饭,两人意犹未尽,手挽手出来,还在悄声细语。
吃完饭,沈妍和项云环回房,各自休息,刚小睡了一会儿醒来,汪仪凤就让丫头请沈妍和项云环到后花园的花厅去,说是项怀安回来了。两人刚梳洗好,正要出去,汪仪凤就过来了。项云环知道汪仪凤有话跟沈妍说,就带丫头退了出去。
“娘,有什么事?听说项伯伯回来了。”沈妍扶着汪仪凤坐到软榻上。
沈妍是平慕轩的童养媳,不能随母改嫁,所以她一直称呼项怀安为项伯伯。
汪仪凤叹气说:“你和轩儿都年纪不小,按说也该完婚了,直到现在武烈侯府那边也没准信,我和你项伯伯一直为你们的亲事担心呢。”
“有什么好担心的?轩儿说等他考中状元才完婚呢。”
“你们这是小孩子的想法,婚姻大事,哪能这么简单?名门世家,哪个不讲门当户对,轩儿认祖归宗,就是侯门公子,可你的身份呢?你要是跟蕴儿一样能记到项家族谱上也好一些,现在……要不让你项伯伯找沈承荣,认你……”
“不用。”沈妍很生硬地打断汪仪凤的话,面露不悦。
沈蕴随汪仪凤改嫁,更名换姓,以养子身份记入项家的族谱。而沈妍却因是平慕轩的童养媳,礼法上已为人妇,不能再入项氏族谱。
项怀安和汪仪凤都为她没有一重配得起平慕轩的身份忧心,也认为这是武烈侯府不提让他们完婚的原由。若沈承荣肯承认沈妍身份,她就是承恩伯府的嫡长女,配平慕轩绰绰有余。可沈妍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也不想被身份束缚,就是沈承荣想认下她这个女儿,她也不想认沈承荣这个渣爹。
“娘,项伯伯是不是也要跟我说这件事?”
“他让我跟你说,只要你答应,他就给沈承荣写信。他们同朝为官,承恩伯虽说身份尊贵,也会买项家几分薄面,再说,让你认祖归宗对沈家也没损失。”
三年前,先皇驾崩,太子和慧宁公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御亲王和庞家一派。太子登基称帝,慧宁公主被封护国长公主,成为大秦皇朝有史以来第一个参政的公主。沈承荣的身份也水涨船高,成了朝中举足轻重的新贵。
项氏一族一直是纯臣,在太子夺嫡中把握的风向不错,被赐了伯爵。同是伯爵,项家比沈承荣在朝中的份量重得多,项家出面周旋此事,沈承荣也会答应。
沈妍冷笑摇头,“我不答应,也不想认他,您就别让项伯伯费心了。”
汪仪凤犹豫半晌,说:“你去跟你项伯伯亲口说,也向他道声谢。”
“好。”沈妍扶汪仪凤起来,问:“蕴儿来信了吗?”
“前几天,你舅舅探亲回来,捎回一封信。蕴儿今年考童生,二月的县试考得成绩不错,四月还有府试,能不能考中,很快就有消息了。”
太子登基后,由项家举荐,汪孝贤到西南省书院执教。项怀安钦佩汪孝贤的才学,两年前,就把沈蕴和项云诚都送到西南书院读书了。
项云诚前年考中了秀才,现在刻苦攻读,在为参加明年的乡试做准备。沈蕴也很努力,今年若能考中童生,也就迈出了科考的第一步。
项怀安正在花厅同几个幕僚品茶闲谈,听说汪仪凤要带沈妍和项云环过来,几个幕僚全回避了。沈妍和项云环进来,给项怀安行了礼,坐下闲话。
听说沈妍不想入沈家族谱,项怀安看了汪仪凤一眼,没说话,嘬茶寻思。
“老爷,妍儿还小,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不如……”
项怀安冲汪仪凤摆了摆手,打断她的话,问沈妍,“你是如何打算的?”
沈妍很喜欢跟项怀安谈事,对于子女,他从不独断,都会询问他们的想法。
“走一步算一步,看看再说。”沈妍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她想给平慕轩写封信,讲明顾虑,听听平慕轩的意思,再做打算。
“走一步算一步怎么行?你也不小了,该有打算了。”项怀安笑容温和,“你很聪明,但年纪还小,难免虑事不周,比如这件事……”
轰隆隆的鼓声有如晴天雷鸣,闷响入耳,打断了项怀安的话,众人不由紧张起来。听声音就知道这面鼓不是府衙门口的鸣冤鼓,而是金州城校场里传报军情的撼天鼓。这面鼓一旦敲响,就说明有紧急军情,刻不容缓。
“快去看看发生什么事了。”项怀安冲回避的幕僚摆了摆手,“去大堂。”
项怀安几人还没走出花园,就看到衙役带着两个满身狼籍的兵卒跑进来。
“大人,西魏突然用兵,平安州被攻陷了,现在他们正进攻边郡,恐怕……”
“先带他们进去休息,缓口气再细说。”项怀安一手扶住雕栏,身体仍轻轻颤抖,他在平安州做知州,与西魏一沟之隔,见识过西魏官兵的残忍。
沈妍和项云环都紧紧抓住汪仪凤的手,面色苍白,一脸慌乱。平安州已被攻陷,西魏也向边郡发起进攻,金州这才收到消息,可见此次西魏至在必得。
第八十一章 求婚
听报信的兵卒讲了西魏大军在平安州屠杀的惨烈、攻打边郡的猖狂,大堂内雅雀无声。项怀安等官员敛眉沉思,忧心不已,几个幕僚满脸担惊恐惧。
项怀安急忙写好一份折子,叫来衙役,吩咐道:“八百里加急,送往兵部。”
衙役接过折子,包好外袋,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飞速送往驿站。
一位张姓幕僚寻思片刻,抱拳说:“大人,折子送往兵部,兵部再奏明圣上,哪怕是圣上火速派兵点将,大军到来恐怕也需要一个月,到时候恐怕……”
“唯今之计,除了向朝廷求援,还有什么办法?西魏大军来得太突然,我们措手不及。”项怀安双手拄在桌子上,叹息说:“自十几年前边郡决战、西魏惨败之后,一直消停了这些年,朝廷也放松了警惕,没想到……”
一名同知官宽慰项怀安,说:“大人莫急,平安州一马平川,又处于大秦皇朝、楚国和西魏的交界点,不好防守。边郡两面临山、易守难攻,与平安州大不一样。当年,慧宁公主一介女流,只带了几千兵马,就在边郡坚守了五年之久。”
另一名同知官也说道:“是呀!大人,只要西魏兵马不攻陷边郡,金州就无事。平安州暂时失守,等朝廷派大军一来,再收复也并非难事。”
近百年来,西魏与大秦皇朝烽火硝烟,战乱不断。十几年前,西魏兵马攻陷平安州,围困了边郡,把边郡的后援之路也堵死了。慧宁公主带兵坚守五年,援军一到,里应外合,惨败西魏大军,收得平安州。那一次大战,西魏兵马受到重挫,不敢再轻易开战,一直安定了十几年,没想到突然间战乱又起。
几名幕僚听两名同知官这么说,赶紧附和,分析了当前形势,认为此时战事并不严峻。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于边郡易守难攻,也拿不出最佳的退敌措施。
项怀安听众人这么说,也松了一口气,见张姓幕僚脸色凝重,沉默不语,他的心又不禁一沉,“张先生,你虑事一向周全,怎么看此次西魏用兵之事?”
“依学生之见,西魏此次用兵突然,恐怕所图不浅,不能小觑轻敌。”张先生顿了顿,又说:“学生认为应付西魏用兵,应该有两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