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修文物_分卷阅读_264
作者:安静的九乔      更新:2020-07-30 06:59      字数:6958
  贾琏回京颇为低调, 甚至行李都是当日他与凤姐分别出京时的那些, 并未额外添置过什么。虽说地方官员生财有道, 但是往来人情,往上级打点出的开销也多。且贾琏夫妇手上有织金所,不缺钱, 因此他们也不会去搜刮地方, 刻意敛财——这也是贾琏官声好的原因。
  回京之后,贾琏照例去椿树胡同寻石咏,在胡同外转来转去,始终没好意思叩石家的大门, 结果在胡同口遇上从景山官学回来的石喻,石喻认得贾琏,自然将人一堵,扭回石家,石咏才得以与贾琏相见。
  “琏二哥!”石咏跌足道,“你怎么能这样!”
  若真发生贾琏过门而不入的事,石咏怕是要讨厌自己——多年的朋友,回京了,竟然还不肯上门。
  贾琏苦笑着挠挠后脑,道:“这不是想着你也需要避避嫌吗?”
  石咏气笑了道:“这话怎么说的来着,当初你没当差的时候,咱们几个就已经一起合着伙做生意,这事儿人尽皆知。你觉得我跟你这交情,就算避嫌了,旁人能信吗?”
  贾琏一想也是,他本就是个磊落之人,石咏这么一说,他便撂下那些有的没的心思,哈哈一笑,伸手摸着肚皮,道:“五脏庙唱空城计了,哥哥我就不客气,在府上叨扰一顿饭了!”
  石咏赶紧将他往府里迎。如英知道贾琏是丈夫的好友、迎春的兄长,赶紧命人传饭。一时上房摆饭,贾琏石咏两人先祭了五脏庙,都吃了个八分饱,才静下心来说那些令人烦心的事儿。
  “因着史家两位表叔被押解上京,老太太便病倒了,前一阵子延医问药,很是闹腾了一阵。本想着我回京,许是能有点儿希望,谁晓得眼下竟是摊上这样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
  听见贾琏如此说,石咏连忙安慰,只说他近来冷眼旁观,雍正用人,但凡品行并无差失,办差又有能力的,如李卫、王乐水等人,都已经履了新职。贾琏在山西任上的功绩全是可以拿出来说的,吏部没有理由就这样将他晾着。
  贾琏听了这样的安慰,反而更愁了:“我也觉得我当差当得不错啊!”
  话音一落,石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琏二哥自己都有这等自信,可见将来必然能堪大用的。”
  贾琏也忍不住笑了,片刻后才道:“我这次怕是受了府里之累。而且好些事府里一直瞒着我们夫妻两个。我回去之后,府里什么都没告诉我们夫妻,直到我去探视老太太,老太太告诉我一件事——苏州史家去年腊月时的年礼加厚,多给咱们家送了五万两银子!”
  石咏听说了,只有扶额的份儿——原来他所料真的不差,史家真的得到雍正登基的消息之后就立即开始转移财产了。说来去年腊月正值国丧,京里哪家人家有这心情过年?贾府又没有添丁进口,史家哪里来的由头给贾府的年礼加厚?
  石咏赶紧问:“府上是哪位收下的这年礼?”
  贾琏想了想道:“二太太!”
  石咏心想:王夫人这也是猪队友本友了。
  他又补充说:“我回京之后,也拜见了二太太,但是二太太丝毫未提此事。你嫂子那里,刚一回府,也是两眼一抹黑的。唯有老太太在病榻上,还惦记着这件事,告诉的我。”
  “除此之外,老太太还命人打听到了,那时史家的管家在京中,往廉亲王府的年礼多送了八万两。十四贝子那里,因为人还没回京,所以只运了五万两去,请百花深处那处外宅看院子的人先收下了……”
  石咏听得目瞪口呆,心想这个世道,真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史家两位侯爷,当真是胆大到没变了。不过,他们怎么就没想着往杭州王家也送一些呢?许是王子腾天生胆子小,就怕死?
  那边贾琏也说:“原以为两位表叔是胆子大,可毕竟这两位也没往九贝子府上送啊?”
  他与石咏对视一眼,两人都道:“可见这银子实是寄存的了。”
  史家的财帛,置于这几家,大致都能明白史家的意思,是请托代管,唯有九贝子绝对不会这么大度与实诚,九阿哥只会直接将这些银子一口吞下,据为己有。
  至此石咏绝倒,心想这史家也真是绝了:史家二侯没还完的亏空,明明只有二十五万两白银,他家已经往这三处送去了十八万两银子。若是事先没有转移这些,老老实实填补亏空,再往亲戚朋友家挪借一些,所有的亏空便可以填上。如此虽然财帛尽行失去,可总不至于像现今史家二侯一样,落得个身陷囹圄,子孙没入内务府包衣旗下为奴的下场。
  可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史家心中存了贪念,此事便注定无法善了。
  “所以哥哥今日过来,只是想找你商量一个主意。”贾琏眉头皱在一处,满脸写着苦恼,“史家的这件事,该怎么处理,总不能真就这么帮人家收着这五万两银子。”
  “可是要真将史家的事举告出去,第一件,老太太该如何自处?老太太毕竟是史家出来的,这样要是真的加重史家的罪责,老太太心里怎么过得去;第二件,此事若是由我贾府去做,贾府本就是史家的姻亲,二侯又是我等的长辈,这样做了,是否有落井下石之嫌?毕竟贾史王薛,四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贾氏这样做了,旁人会怎么看我们,是否会戳着脊梁骨骂我们贾家不是东西?”
  贾琏说完,抱歉地抬起头,望着石咏,道:“茂行,实在是对不住,竟用这种问题来为难你。可是我实在是找不到旁人能说说这件事的了。”
  石咏想,这问题确实棘手,也难怪贾琏早先在门外转悠了那么久,险些过门而不入。不过,不是有句老话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这件事,石咏与贾琏有完全不一样的观点。
  “头一件事,琏二哥,你觉得老太太在病中,为什么依旧心心念念要将这件事告诉你?”
  贾琏脑海中登时“嗡”的一声,神智仿佛陡然清明,伸手重重拍一记脑袋,道:“是呀,我怎么会想不到呢?”
  贾母若想对外隐瞒此事,直接称病不见贾琏就是了,为何又都告诉了贾琏。而且她一个病榻上的老太太,竟有这种能力,命人打听了史家其他动向,也一并转述给贾琏知道?许是爱之深责之切,又或是贾母实在不忍心史家二侯自毁全家,想要通过贾琏检举,将这些财产也一并充公,为史鼐史鼎兄弟俩抵减一些罪过?
  贾琏再回想老太太当日见自己的情形,好像有些明白了。
  “至于琏二哥的第二个顾虑,我倒以为,眼下最紧要的不是旁人怎么说,而是贵府的态度。”石咏很有把握地道,“你以为,史家做的这些事,当真是神不知鬼不觉,朝中无人知道吗?”
  贾琏听到这里,恍然大悟,连忙站起来,冲石咏就拜了下去,说:“茂行,古人有‘一字之师’,你乃是我的‘一言之师’。做哥哥的真要好生谢谢你。否则当真是当局者迷,怎么走都走不出来了。”
  这事在石咏看来却很清楚:雍正在藩邸的时候就有粘杆处,而十三阿哥以前手里握有虎符,亦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暗中进行调查的,所以史家在京里四处活动,赠送“年礼”,只怕早就落在了上位者的眼里,只是隐忍不发而已。
  这种隐忍不发,石咏的解读便是:观望一下贾家的态度,尤其是贾家现在看起来仕途最稳的贾琏的态度。如果贾琏态度坚决,那以后一切都好说;但若是贾家什么都不说,昧下这笔钱,闷声大发财,此后便很有可能被毫不留情地清算。
  “琏二哥的顾虑,原是人之常情,你纠结的这些,旁人若是原将心比心,也一定能明白。你这就随我来吧!”石咏说。
  “去哪里?”贾琏诧异地问。
  “自然是去金鱼胡同。”石咏说,“你好不容易回了京城,咱们之前办的那些产业如何了,总要与怡亲王交个底儿,顺便也将你的苦恼与他老人家说说呗!”
  贾琏诧异地道:“现在?”
  石咏点头:“现在!琏二哥,你且将此前对我说的,一字不差,都与怡亲王说一遍便是。只不过暂且不要提老太太病中的那些话,也不要分了长房二房,你所说的这些,得是代表贾府的意思才行。”
  他认为贾琏现在这般瞻前顾后,内心觉得不妥却又顾虑重重的心态,乃是最真实的贾琏,若是能将这一面展现出来,旁人反而能对他多几分理解。
  贾琏登时有些明白了,早先那些纷繁的想法在心内转了转,便决然抬起头,对石咏说:“茂行,咱们走!”
  于是两人联袂,一起去了金鱼胡同,拜见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此时刚刚从宫中出来,见到石咏与贾琏这二人,微笑着说:“正好我用饭,怕一人无聊,你们俩便来陪着。”
  十三阿哥这般作息,石咏已经习惯了,贾琏却惊讶不已:毕竟十三阿哥如今权柄极大,是雍正最信任的第一人,然而见十三阿哥如此忙碌,到这个点了才能顾上用饭,如此勤政,令人惊叹。他又听石咏说如今京中要员大都都是这样,少不了暗自感慨,果然新帝登基之后,官场是面貌一新了。
  于是十三阿哥盘膝坐在炕上,炕桌上放了一碗粳米饭,几样小菜。十三阿哥问了贾琏在山西的情形之后,接着便淡淡地问:“你来寻我,怕也是为了府上的事吧!”
  贾琏看一眼石咏,知道被石咏说中了。当下他斟酌着,小心翼翼地将史家加厚年礼的事一一说了出来,并且道:“本就是姻亲,因我们府老太太的关系,因此南边送来年礼,府里只当是旧例,便收下了,到入库盘账的时候才发现多了那么些银子,正惶惑无计处,忽听说苏州织造被查出亏空之事,又听说京中另外两处史家也送了这样的‘厚礼’,因此我等心里越发不安,但是史家毕竟是姻亲,况我们老太太年事已高,如今又病着,唯怕万一老人家心里过不去,有个好歹……”
  他简单地将贾府的几处顾虑说了,最后道:“下官也是惶惑无计,但记起王爷以前的教诲,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我们家里绝没有混淆是非黑白的意思,也愿意谨守本分,只是当真要出面举告自家的姻亲长辈,实在是为难之至,因此来求王爷指点迷津。”
  他这番话全是心里话,所以说得极其真诚,没有半点作伪。十三阿哥坐在对面,倒也听得真真的。这位怡亲王一直没作声,只低着头快速将碗里的饭都扒完了,这才放下碗筷,用手巾子擦了擦手,这才好整以暇地问:“府上收下的五万两银,若是入国库,可以冲抵史家的罪过,府上愿献么?”
  贾琏没有分毫的犹豫,斩钉截铁地说:“愿意——”
  十三阿哥转向他,目光锐利,似乎想要看穿贾琏的内心,寒声问道:“若是说,这五万两银,亦可冲抵贾家当年在织造任上亏欠的五十五万两白银,你又会如何选择?”
  十三阿哥这样一问,贾琏背后迅速出了一身透汗,扬起头颤声问道:“敝府……敝府当年,当真有这么多的亏空吗?”他生也晚,长大成人的时候贾氏早就从织造任上退了下来,因此实在是没有想到,贾家自己,竟也有这么多的亏空。
  但是十三阿哥目光灼灼,根本不容贾琏细想,逼着他立即给出一个答案。
  贾琏一凝神,道:“史家的家资,即便转交我府,也是史家的钱,理应填补史家的亏空。我贾氏欠下的债,理应有我贾家来还。”
  说着他一凝神,抬起头对十三阿哥道:“王爷,下官不才,但手里好歹还有几处产业,此前的玻璃厂和织金所,下官手里的股份全部献出,应当就够弥补贾家的亏空。”
  石咏在一旁听着也震惊莫名,实在是没想到贾琏有这般魄力,竟敢应承将手中的产业都献出去。织金所上次一下次调集了四十万两现银,再加上它自身的货品,要抵上贾家五十五万两的亏空,应该是绰绰有余。
  可问题是:织金所的钱,并不全是织金所的呀!
  第349章
  贾琏回京以后, 莫名地宝玉觉得自己有了主心骨。这个隔房的兄长,在宝玉看来, 已经越来越不像贾家人了, 尤其与东府那边的贾珍贾蓉等人有着天渊之别。宝玉着实挺羡慕贾琏的, 觉得这个琏二哥哥自从走上仕途以后, 所见与所想,就与他们这些高门大院里长大的寻常子弟完全不同了。
  宝玉也不知道将来自己有没有这个运气,能成为贾琏这样的人。
  这日晚间, 宝玉索性过去贾琏的院子, 想将自己将来的打算与贾琏说一说。他也没带人,只自己提了一盏煤油灯, 往贾琏夫妇的旧院子过去。
  待到了院子门口, 宝玉刚要拍门,忽听院里传出吵闹的声音, 不是旁人, 正是凤姐高声道:“不行, 不行,绝对不行——”
  贾琏也有些微恼,似是想要将自己的意思好好向凤姐辨清, 于是开口道:“阿凤, 你听我说!”
  “你那些说辞已经翻来覆去说了一百遍了,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告诉你,贾家亏空下的五十五万两白银,跟我们夫妻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织金所是我耗尽心血,一点点打理出来的生意,如今你要全端了去还贾府的亏空……我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钱,是你媳妇儿的体己,你女儿的嫁妆,你儿子的老婆本儿,你但凡惦着膝下这一儿一女,也不会生出这样的念头!”
  宝玉在外头听得大惊:织金所是哥哥和嫂嫂的产业,一向经营得很好,贾府里人人都眼红,偏生贾琏对外说是凤姐拿嫁妆银子办的产业,旁人看得见,摸不着,一点儿法子都没有。可如今这……什么叫亏空下的五十五万两白银?贾家的亏空,不早就用盐政的银子还完了吗?
  那边凤姐已经放大哭起来,道:“要毁了这产业,你不如拿条藤儿来,先就此勒死了我!”
  贾琏大约也是心酸,沉声道:“岂止是你一人的心血,你想想当初这织金所刚刚建起来的时候,咱们两人连夜挑料子,往南边去信,去码头接货,你帮着调理所里的人,我忙着赶着那些名录和装点那些铺子,若说你对这生意有感情,我何尝没有?”
  “只是到眼下这个情形,你见见史家的光景……若是一个不慎,咱们便是第二个史家!”
  凤姐似乎被吓住了,哭声立即小了些。史家被发往内务府为奴的人之中,有不少是他们夫妇俩原本就相熟的亲眷,如今史家一倒,贾府是唇亡齿寒,感同身受。凭凤姐这样的泼辣性子,也没法儿不怕。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为着哥儿姐儿着想,我也是,我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家!若是没了家,就什么都没了!你也不想哥儿姐儿将来成为犯官之后,顶着这样的名声出嫁娶亲,你也不想咱们的子子孙孙,都背负这这样的名声:他们祖上是靠贪墨起家的……”
  宝玉听见贾琏说起“没了家,就什么都没了”,不由得发怔,立在当地,手依旧抬在空中,却一动不动,连胳膊酸了都没察觉。
  那边凤姐又嘤嘤嘤地哭起来,小声地道:“你道我为什么那么爱财,成日价只想着往自己兜里敛银子么?”话里原本的怒意已经消了,此刻哭出来的俱是伤心与委屈。
  贾琏赶紧安慰:“别哭,别哭,我知道你都是为了咱们的哥儿姐儿,为夫没能耐,让你受累了。”
  “你……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王家就没有亏空么?”凤姐抽抽噎噎地又问。
  贾琏完全不知道——对了,为什么呢?为什么贾家史家都亏空了,王家就没有呢?
  “因为我祖父和叔叔都抠门儿,我叔叔最是怕事,当日先帝爷南巡,那接驾的银子,花得跟流水似的,可是我叔叔就是不敢挪用织造府的银子,除了向杭州富商讨些‘报效银’之外,织造和盐政的银子他一分也不敢动,最后动的,都是王家祖上的存银——”
  原来当初康熙驾临杭州,王子腾接驾时,不敢用织造的银子垫付,只能想尽法子填补,甚至动用了别房的钱。凤姐是王子腾的侄女,也被迫过上了表面光鲜,内里拮据,而且这种日子,一过就是好些年。
  “我爱钱,实在是因为小时穷怕了。”凤姐哭道,“亲眷家的女孩儿都金尊玉贵的,我从小被当个男孩儿养,与那些小子们一处玩闹,市井言语学了一套有一套,与人打架我也不会输,可是到旁人去学塾读书认字的时候,我就是个女子了,读不得书,认不得字……”
  “当时我只想,这种没钱的日子,我再也不要过了——我就自己动手,想那赚钱的主意,所以我老早就学会了放印子钱,我刻薄,我克扣下人月钱,能赚钱的手段我都使上了,若不是你劝我,我怕还是在昧着良心赚那些见不得光的钱……”
  宝玉对庶务一窍不通,印子钱什么的他一概不知,但听凤姐说,也知道这些见不得光的营生。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织金所,你却要为了家里这个空壳子,要将织金所生生就这样填进去,你叫我下半辈子去哪里着落?”凤姐说着又大哭起来,而贾琏则一阵唏嘘,不再与她较劲,只管柔声安慰。
  “纵观这些年,老太太偏疼哪一房,是一望而知的。”凤姐突然又想起一茬儿,继续拉着贾琏哭道,“你这又何苦来,明知老太太不待见长房……”
  贾琏还没说话,外头宝玉已经尴尬得不行了。贾母偏疼二房,而他作为二房嫡子,年幼时不觉,这些年却看得很清楚。偏偏在这种时候,贾府的气数,竟然要靠长房来挽救……
  贾琏在院内,低声对凤姐说了些什么,凤姐犹犹豫豫地问:“真的么?”贾琏“嗯”了一声,又说了几句什么,凤姐才略觉得好些,止住了哭声。
  宝玉在院子外头,无声无息地吁了一口气,收回了原本准备拍门的手,提着灯笼转身往回走。贾琏是他堂兄,态度却非常坚决,一旦阖府有难,便须抛却各房之间的矛盾,一致对外。长房是这个态度,可是他所在的二房,遇到利益之争的时候,也能做到这点吗?
  宝玉提灯,默默走着,忽听背后门板豁拉一开,贾琏的声音在后响起:“宝玉!”
  贾琏快步赶上宝玉,与他并肩一起走着,随口道:“宝玉,我也有些心事,睡不着,出来走走,正好与你聊聊。”
  宝玉面对贾琏,有些心虚:“琏二哥哥,我也想……好生与你说说话。”
  他以前从未觉得贾琏比现在更可靠过。
  “是啊,一别数年,还真是没与你好生聊过。”贾琏感慨,“听说你上次乡试……真是太可惜了!”
  一听到这里,宝玉又羞又臊,简直想找个地洞钻进去才好,手中举着的煤油灯也晃了晃,贾琏那边没照见光亮,走着走着,脚下一绊,贾琏登时往前一摔,直接扑在地面上,怒道:“什么人?”
  宝玉这才发现墙根无声无息地半躺着一个人,正是此人伸出的双脚绊倒了贾琏。贾琏闻到一股子浓重的酒气,登时怒道:“这是哪里的奴才,灌了黄汤便倒这儿睡?府里还有半点规矩没?”
  宝玉手中举着煤油灯,往那人面孔上一招,登时期期艾艾地道:“琏二哥哥,怎么好像是……大老爷?”
  贾琏闻言一惊,仔细一看,发现真的是贾赦,伸臂去摇一摇,贾赦没有半点反应,贾琏大吃一惊,与宝玉对视一眼,两个年轻人脸上全是骇色。
  于是贾琏小心翼翼地伸手,到贾赦鼻端探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