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分卷阅读_65
作者:蝶飞絮舞      更新:2020-12-15 22:30      字数:6103
  由于是近乎于逃难的方式入岛,许多人几乎没带什么钱,随行家属当然也就没地方可以安置。为了免除军人的后顾之忧,当局动用从大陆带来的黄金对他们进行了有计划的安置。除了由日据时期遗留房舍所留下的眷村建物外,大多眷村眷村都建设于公有地的简单房舍。其中,最普遍的克难房子,是屋顶盖稻草、竹泥墙的眷村房舍。
  一时无法安置在营地,或者是那些随部队移动到中部的军属,就暂住在学校、寺庙、农舍或牛棚里。
  飘落异地的人们,为了生存,用茅草、竹子等作材料,混合砖块和水泥,搭建起了一个个临时的住所。
  从此,“竹篱笆”就成了这些异乡人的代名词。
  车子渐渐驶近金毓易家所在的眷村,四周的环境明显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按照敏叔的介绍,眷村中的住房有着一定的等级,分为将校官的房舍与普通士兵房舍,两者在环境上有明显差别。村内设有学校,村外围有部队,并配有机枪碉堡,整个眷村俨如军事要塞。这些高高的围墙,严格区分着本省人与外省人。
  这里,就像一个独立在台北之外的小社会,一个找不到归属的孤岛。
  进了眷村,首先引人眼帘的便是高高低低、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大小不一房屋。
  敏叔解释说,那些比较规整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国家统筹安排的正规的初期安置建筑。另一片明显看起来破旧很多的房屋,则大多数是后来大家为了生活,不得不加建的违章建筑。说是违章建筑,其实一直也没有人敢去管理。因为,这么多人的吃住,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承担得起。
  可即便是最整齐的正规安置建筑,在文岚看来也是没有规格可言,因为楼顶真的是五花八门。
  但是,这些特色的房屋,正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心灵手巧的劳动结晶。因为,那些初时用竹篱笆、红砖、灰泥、黄土搭建的家园,毕竟简陋,还是抵挡不住岛上最常见的台风侵袭。每次台风季来临的时候,只要一下大雨,室内必定就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而南方的雨季时间特别长,这种一刮风下雨便要在遮风避雨中等待雨过天晴的日子,谁也受不了。
  于是,中国人的刻苦耐劳的本性以及不屈不挠的天性,是不允许人们就这样轻易放弃的。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活路大多是被逼出来的。于是,众人当然也可以想办法改建房子,使得其居住得更为舒适。
  那时,通常的整修方式是从门口向外延伸厨房,室内增加吊铺,开采光天窗,甚至是增建二楼等等。大家用的建筑材料各异,从原来的竹篱笆、灰,逐渐慢慢变成坚固的砖块、水泥、瓦片。时间久了,青瓦、黑瓦、水泥瓦、羊毛毡等等,不同时期不同的建材,全部被原封不动的保留在了眷村的房子里,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眷村,大多数由面积大小不一的房舍组成,居住人则为外省籍公务人员、军人及配偶和子女所居住。若细分约可分为外省籍高级军职官员,职业军人,基层公务员,教师及其眷属。不同职业,分住在不同的眷村中。
  要申请这类房屋,申请时,必须要有主要申请人和主眷(通常是妻子),以及至少要有一名以上的子女。居住凭证或眷户名册上都会记载夫妻的名字,房舍的分配依眷户人口数、考绩、结婚年限来分配,有甲、乙、丙、丁四型不同大小的眷舍,甲型12.3坪,乙型10坪,丙型8.4坪,丁型7.6坪。
  按照文岚所知道的历史资料,这些房子1960年代-1970年代之后,经军方出资修建后,大多眷舍主体成为砖造,并具有私人厕所、浴室、厨房规模及主梁、屋瓦与电线线路等设备。经过修整后,这些建物变成跟村外的其他建筑大致相同。
  但,这些房子说是安置入岛军眷。实际上,安置后世的统计数据来计算,当年大概只安置了三分之一的外省人入住在眷村。
  更多的人,一直没有申请到房子,在退职或者退伍后,逐渐变成了自己解决住房问题。
  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为了获得一瓦遮头,在各共用地方,用简易的砖土窝棚似的小屋,暂时栖身。
  此时,文岚在车里看到的奇奇怪怪的小屋,便是这种杰作。
  村里,不满一米高的小孩子,在街上穿来穿去,神出鬼没的。
  为了安全,敏叔不得不把车速降到40以下。
  这时,文岚注意到右手边有个单独隔离出来的住宅区域,里面全是一格一格的单人住宅。高耸的栏杆,紧闭的铁门,把他们圈成了城中之城。这,不太寻常。
  文岚指着那片区域好奇地问道:“敏叔,这里不是安置军人和家属的地方吗?怎么这个房子那么奇怪,看起来全是单人间?”
  敏叔顺着文岚的手指看了过去,面露不忍:“你年纪小,很多事情不知道。当初,将主席说要打回家乡,所以抽调了一批精英,组建了特殊队伍。因为他们身份重任,所以,他们基本不能与外界往来。这些年来,他们受军令限制,不可以结婚,不可以立刻。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原来那些精壮小伙,现在都变成中年人了。”
  “现在,最多也就是今天你打一顿炮弹过来,明天我回一排炮火回去。他们,难道还是不能结婚吗?”文岚大吃一惊,这事完全不在她的预料之内。
  敏叔那头发斑白的头颅轻轻一摇:“不行,上面没有收回成命,下面的人怎么可能开这个口子。”
  “可是,他们至少也30岁了,年纪稍微大一点都要40岁了。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赶走了日本鬼子,被裹着来到了这里,就已经够牺牲得了。难道,上面的人,就要这样眼睁睁看着他们一辈子无父无母无妻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凄凄惨惨地客死他乡吗?”
  “是啊,我们都知道他们很惨。可是,我们一介平民,又能怎么办呢。”敏叔捏捏鼻子,“前年,有个叫叫谭堂的逃了出来,躲在我们厂里仓库后面的狗窝里,一躲就是三天三夜。起初,大家谁都没有发现,后来才发现我们养得两条看门狗白天总守在狗窝门口,才觉得不对。看仓库的老魏好心,偷偷地喂了他一点吃食,才探得他说真话。那人23岁时,被从家里绑走。他哭着说,他被绑走的时候,他女儿才1岁半,跟着他背后踉踉跄跄地哭着喊爸爸。他的妈妈,匆匆从村外哭着赶过来,还没有靠近,就被人打得头破血流。这么多年,他做梦都想再抱起女儿,抹干妈妈的眼泪。”
  敏叔的声音越来越低:“他说,他梦见他爷爷奶奶哭着喊,堂伢子,你怎么还不回来呀,我熬着撑着等你回来养老送终,却怎么也等不了。醒来之后,偷偷掩着被子,哭了大半宿。他怕自己就这样死在外面,他怕自己这一辈子都见不着家乡的亲人,于是,趁集训的时候,偷偷逃了出来。”
  这样的故事,文岚听过无数次。
  但,每次听了,依然情不自禁满泪盈眶,满腔酸楚。
  文岚清了清嗓子,调整了一下声线:“那么,后来呢,他逃出去了吗?”
  “我们这边没能留他太久,免得给厂里惹祸上身。老魏和老福,给他凑了点吃食和盘缠。我和另外几个人给他凑了一点美金,让他去找三合会的路子,先跑去香港。”
  敏叔一侧头,便看见文岚亮晶晶的大眼睛:“这,当然不是我个人的意思。老爷说,大家都是外省人,都不容易,一点小忙,能帮就帮,总不好见死不救。因为,听说也有被抓回去,直接被处理掉了的。”
  文岚打了个寒颤,咽下了多余的话。
  眷村真的非常大,据说这里医院、学校、商铺一应俱全。当时每个眷村只有一部对外联络的军用电话,全村与外界互通信息全靠它。村里的人,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轻易不会离开村子。而这种无产权房舍群聚,通常所占区域大小不一,其文化氛围自成一格,语言,习惯,文化鲜少受眷村外环境影响。
  居住环境相当不同,以致眷里面的人,多安于封闭生活领域,与村外的本省人泾渭分明。另一方面,眷村内部又是不同地域文化的汇集处,这里的人们大多适应性很强,发展出台湾社会现象中相当特殊的族群与人文现象。
  据说,当时眷村的人,从来没有谁家是关着门的。大家都是前窗挨后院,一家出了事,大伙都会去帮忙。小朋友之间就更是如此,大家每天一起上下学,如果和本省同学打架,大伙都一起上,“团结、有情有义”也是眷村的特色之一。
  建筑的特色,环境的穷苦,也让眷村里面居民感情融洽。以前的人,生活大多数都非常穷苦,所以都特别珍惜食物。因为每户人家都住得很近,所以大家感情都很好,也常常去邻居家吃饭。村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擅长的菜式合配料完全不同。渐渐地,大家互相提供自己独门的拿手菜肴,切磋厨艺,推出有特色的菜给邻居吃。后来,大家互相借鉴,慢慢就开发出了许多特色的眷村菜品,著名的卤菜系列便是其中之一。
  村里的开着众多的小餐馆,厨师们每次有机会到外面的餐馆用餐,如果吃到较好的菜肴,会细心观察菜的材料以及研究烹饪的方法。然后,回到村里,再尝试把那些菜式与他们本身的熟悉的食物,进行产品结合以及改良。
  比卤菜更出名的便是,眷村牛肉面。其实以前本省人本来不吃牛肉,因为对他们来说,牛是耕田的伙伴,台湾有专门的牛的疗养院,为牛养老送终。而且,宝岛不生产小麦,面粉要从外面运过来要渡过台湾海峡,那是非常奢侈的,所以本省人不会用这么贵的食材拿来做面条。
  但1949年以后,情况大不相同。大量外省人过来定居,此时又获得了大量米国援助的来自北美大陆大量的滞销面粉。没想到,这正好解决了外省人饮食不习惯的问题。习惯面食的北方人,把思乡融入了面条美食之中。从此,牛肉面到处都是,就连最偏僻的乡镇都可以找的到牛肉面的身影。
  现在,文岚看到的便是在一间写着牛肉面招牌的铺子外面,坐着几个肢体不全的老兵。
  一个右脚空荡荡的干瘦老汉,夹杂着湖南腔的发音,打着拍子哼唱有家不能归的哀伤曲调,唱着唱着早已老泪纵横。
  年纪不一的一群男女老少,围坐一旁,打着拍子,为他们助唱。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我好比浅水龙被困沙滩,
  我好比弹打雁失群飞散,
  我好比离山虎落在平川!
  思老母不由儿肝肠痛断,
  想老娘不由人泪珠不干……”
  唱腔丝丝扣入,动人心弦。
  余音悠长,颤音凄苦。
  在华国人的心目中,清明时节,没有祖坟可以上的地方,就不叫家乡。
  那是怎样一种悲哀和酸楚啊。
  作者有话要说:  “笼中鸟”是《四郎探母》里面的唱段。
  ☆、魂牵故里
  越过有票友唱戏的牛肉面店,再往前开了两分钟,便到了金毓易表叔公家里。
  听敏叔的介绍,金毓易表叔公因为是军官,所以住在陆军军官这片区。
  1957年,金秉枋舅舅外出看厂房的时候,偶遇金毓易,才知道他也到了宝岛。
  金毓易的母亲在1941年12月8日陪着身怀六甲的大嫂外出购物,不料,却遇到了日军。在佣人的陪同下,两人匆忙往回赶。不想,迎面遇到骚乱的民众。也不知道是哪边先动了手,总之,金毓易的母亲中弹不治身亡,金毓易的大嫂受伤早产生下一个女儿后也撒手人寰。气愤不过的金毓易,转身不听劝阻,才16岁的他依然参加抗日队伍,坚持要用武器为家人讨回公道。
  这一参军,便在部队里面一直待到了现在。在1949年2月,金毓易接到命令后,给家里写了封信,说是要准备南下,暂时书信不便,待确定后再写信回家。这一南下,便走到了极南,穿过海峡,到了宝岛中部。
  从此,对于金家人来说,金毓易便是音讯全无,不知生死。
  对于金毓易来说,家,就是那叠家书寄托的地方。睡不着的晚上,金毓易捧着珍藏的书信,翻来覆去地看,把每封信都背得滚瓜烂熟,把信纸都摸得花了边。
  一年,回不了家。
  两年,依旧回不了家。
  三年,仍然没有回家的希望。
  身边的不少战友,娶妻生子,安家落户,开始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
  没了念想的金毓易认识了一个让他心动的本地女孩,娶了那个当地小农场主家的张姓独生女。
  为了结婚,金毓易同意了女方家长的要求,以后的儿子采用新式复姓,改姓“金张”。女方父母同意死后,家中所有的资产,包括土地,全归金毓易的子女所有。
  金秉枋找到金毓易的时候,他已经结婚生子,大女儿都快满周岁了。金毓易平时呆在军营,只有休假时才能回家见妻女。小孩子忘性大,每次见到完全不熟悉的父亲,便嚎啕大哭。待到好不容易混熟了,肯接受来自父亲的亲昵时,金毓易却到了必须归队的时间。每次暂别,对于小孩子来说,便是一次生命的诀别。
  见金毓易日子过得艰难,昔日王府少爷的骄娇二气早已无踪无影,金秉枋实在于心不忍。
  于是,金秉枋主动出面找关系,把金毓易一家调到台北,并按照规定入住眷村特定级别的宿舍中。后来,在金家人的照顾下,金毓易把原来的平房拓宽成为两层小屋,大大改善了生活质量。
  可惜,此后,无论怎么劝说,金毓易都不愿意接受额外的资助,坚持要靠自己维持一家大小的生活。
  幸好,不管怎么说,张家父母总会补贴女儿女婿一点,金毓易也不好拒绝,只得舔脸接受。
  就这样,靠着金毓易微薄的粮饷,一家人总算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
  虽然在金秉枋眼中仍是非常困苦,但相对而言,在这个村落里面金家的生活其实已经属于中上水平了。
  至少,金毓易的妻子张嘉慧只需张罗一家大小的食、衣、住、行,手里的财物足够保障生活,而不必太过于锱铢必较。他们不必像其他的外省籍官太太那样,在处理所有的家务之余,有机会就学点手艺,或是兼点小副业,赚去额外收入以贴补微薄的家用。更不至于像某些比较困难的家庭那样,有些退职或者残疾等人家入不敷出,甚至不得不改变信仰,仅仅只为了有资格去领取教会分配的奶油、面粉、牛奶等补给品。
  但,这个时代,大家的生活状态其实也差不了太多。除了个别人士外,大部分的人也就是在温饱线上浮动。区别只在于,离那条线的距离有多远。站在线上的金家人,在有余力的时候,还时不时会伸出援手,拉身边陷入困境的同袍们一把。
  在家的时候,不觉得。一旦离开了家,哪怕是在街上遇到一个口音近似乡音的人,也会心潮澎湃。照顾身边境遇相似的人,报团取暖,便成了本能。
  流落宝岛的金毓易,经常明里暗里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与家里亲人联系,却无能有半点进展。遇到金秉枋的那一瞬间,他曾满怀期待,不料却依然事与愿违。
  在失去希望的今天,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居然要登门了。
  请假赶回家里的金毓易,又怕失望,又还怀有期望。困在陋室里,金毓易坐立难安,只得拿起抹布,把家里的桌椅全部仔细抹一遍,苦苦挨时间。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张嘉慧一早便张罗完家里的大小事务,收拾好家里,陪着金毓易等客人上门。
  门一开,文岚便看见金毓易那张满怀期待的脸。
  一晃近二十年,金毓易早已不是照片里那副小公子哥的模样。昔日白皙斯文的男孩,变成了孔武有力的壮年男子。只有言谈之间的礼仪细节,方能看出这昔年贵公子的旧模样。
  “你是萱妹的女儿?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想不到萱妹的女儿都已经这么大了。”金毓易视若珍宝地看着文岚,揣摩着故人的容貌。
  “表叔公,您好!”文岚主动上前,请安问好。
  张嘉慧轻轻推开热泪盈眶的丈夫,把文岚和敏叔请进了家里。
  “不好意思,我们这条件不太好,让你们受委屈了。”张嘉慧拿来珍藏的进口糖果,摆上高档茶叶,尽力招待客人。
  “我是小辈,您这样实在太折煞我了。您请坐,表叔公,您也请坐。”
  文岚知道对方想看的人绝对不会是自己,所以,坐下来的第一时间,便是打开随身背包里的相片,从暗袋里抽出属于金毓易的那封家书。
  见文岚居然摸出一封书信,金毓易的身子明显得晃了两晃。
  金毓易从口袋里抽出手帕,把双手擦了又擦,生怕留下一丝污迹。
  接过那封书信时,金毓易的手一直在微微颤抖。
  后世的人,早已习惯通过互联网即时通讯,最次也可以在网络媒体中留下口信,早已忘却昔日家书抵万金的那种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