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逼考科举 第53节
作者:清涴      更新:2021-04-04 23:03      字数:6883
  虞衡万万没想到,景隆帝对臣子之间这种小八卦也了如指掌,瞧着不仅不排斥听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儿,还挺乐意参与进这个话题,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了。
  这么想着,虞衡的心情又放松了不少。再面对景隆帝时,虞衡就没有了原本的敬畏感,胆肥得将景隆帝当成某位亲近的叔伯对待,还能顺势说几句玩笑话。
  景隆帝还真就吃这一套,他膝下六位皇子,除了太子在东宫外,其他五个皇子全部都在外开府成婚搬出了皇宫,宫内倒是还有几位年幼的公主,也有皇孙来给景隆帝问安,景隆帝也算是享受了天伦之乐。
  人年纪越大,对亲情的需求就会越高。景隆帝本身又是个仁慈的君主,对官员们的态度比先帝温和多了,又经常听虞启昌吐槽儿子夸儿子,可以说,他虽然在殿试之前跟虞衡没有过任何接触,但虞衡在景隆帝心里的分量还是和同年的展平旌等人有所不同,四舍五入一下,虞衡也算是景隆帝看着长大的子侄,对他自然会多出一点宽容和放纵。同理还有萧蕴,这位是景隆帝的表弟,实打实的血缘关系,奈何体质太奇葩,景隆帝能想起他来全靠承恩公时不时帮他刷一刷存在感。
  这种情况下,虞衡对景隆帝的态度亲近些,并不会让景隆帝觉得冒犯,反而觉得虞衡挺实诚,好感度蹭蹭往上涨。
  聊完了红薯的事儿,又唠了会儿家常,景隆帝这才把话题转到了让虞衡讲经这上头来,这才是他传召虞衡进宫的理由来着,“你连中六元,正是得意之时,想来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应当难不倒你。朕今日想听听《孝经》,不知你可有其他见解?”
  《孝经》总共十八章,大宣如今以孝治天下,《孝经》的地位可想而知,景隆帝给虞衡出的这个题目看似容易,实则困难很大。这样重要的书籍,前人已经不知道讲过多少个令人惊艳的观点了,虞衡要想推陈出新,难度系数极高。
  也就是说,讲《孝经》,不容易出错,更不容易出彩。
  虞衡还是挺想凭自己的本事让景隆帝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好歹他也是连中六元的传奇人物,若是讲的全是拾人牙慧的观点,那还有没有六元及第的排面了?
  《孝经》并不只是单纯讲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而是对各个阶级的人的“孝”都做出了繁琐的规定,子女之孝、卿大夫之孝、士和庶之孝各不相同,都有明确的规定。
  虞衡直接跳过章节内容,组织了一下语言后,开始向景隆帝分析《孝经》中提出的道德规范和律法之间的联系,而后继续深挖道德与法治二者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治理国家,洋洋洒洒一大堆,说到兴起之处还提到了后世的某些观点。景隆帝最开始闭着眼一边听虞衡讲经一边小憩,随着虞衡的话越来越放飞,景隆帝的眼睛也慢慢睁开,认真听着虞衡的观点,时不时露出深思之色。
  在虞衡扯犊子似的将话题扯到了孩童身心健康上时,景隆帝终于忍不住打断了虞衡的话,皱眉问道:“这样对孩子不好,那样也对孩子不好,这是养孩子还是养祖宗呢?自来父为子纲,只有孩子顺从父母的,哪有父母费心哄着孩子的?”
  说到兴头上的虞衡立即顿住,轻咳一声小声解释道:“正因为孩子年纪小,宛若白纸,分不清好坏,才更需要父母花费精力照看引导。孩童时期若是受过伤害,容易在心底留下一辈子的伤疤,伤人又伤己。一般来说,小时候受过伤害的孩子长大了,要么将那段记忆封存,成为忌讳,要么心理强大,治愈自己,但自己小时候没能得到的东西,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充回来。”
  景隆帝回想了一下自己幼年和青年时期,同萧太后一起被贵妃和御王压制得喘不过气来的日子,心情便不像最初一般美妙。再回想自己当了爹后,也确实想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到父爱,不像当年的他一样,只能躲在暗处羡慕御王独得先帝宠爱,更是对贵妃这个位份心生不喜,登基后就没立过贵妃。
  仔细一想,这一桩桩,一件件,还真像虞衡说的,都是小时候留下的心理阴影。
  景隆帝微微点头,觉得虞衡这话确实有道理,又摇头笑道:“你说的这些注意事项,也就适合家里孩子少,最好就一两个,才能这般精心教养,除却让他锦衣玉食外,还要时刻留意他的心情,孩子多了,哪家父母能照顾到每个孩子?总有被父母忽视的孩子,若是因此就自怨自艾,倒让人觉得没出息。”
  虞衡只能点头表示同意,时代背景不同,景隆帝能这么想已经算是很开明的了,不能要求再多。
  景隆帝眼中看不出什么情绪,笑眯眯地赏了虞衡一块贡墨,“你这话也颇有道理,很是新奇,朕听着也觉着有趣,下回得空,再传你进宫来为朕讲经解闷。”
  虞衡拿着赏赐美滋滋地走出了御书房,正巧碰上了前来找景隆帝的秦首辅。
  秦首辅生得仙风道骨,换身道袍装个老神仙完全不违和,就算老了,也是个俊美的老头儿。见了虞衡,秦首辅微微颔首,不着痕迹地打量了虞衡一番,见虞衡手里还拿着景隆帝赏给他的贡墨,秦首辅顿时微微一笑,“看来你的经讲得不错,讲的哪一经?”
  虞衡拱手,“陛下让下官讲《孝经》。”
  秦首辅目露了然之色,“看来你的话很合陛下心意。”
  虞衡只能谦虚道:“大概是陛下看下官年纪小,赏了样东西鼓励下官吧。”
  秦首辅见李总管从御书房内走了出来,又勉励了虞衡几句,跟着李总管进了御书房。
  虞衡看着他卓然的背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秦溶月,暗道一声秦家人都生得一副好相貌,颜值和实力并存。
  ========================
  景隆帝在虞衡离开御书房后,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道:“朕记得,朕的私库中还有不少犀角香,找几块给齐王送去吧。”
  李总管恭敬应了,又禀了景隆帝秦首辅求见,景隆帝这才收了眼中的怅惘之色,恢复了原本弥勒佛的模样,“传他进来。”
  秦首辅进了御书房后,也没废话,直接禀明景隆帝,“陛下,江州刺史加急密报,疗州连日暴雨不歇,恐有水患。依臣之见,朝中应早做打算。”
  景隆帝一听这话,立即坐直了身子,“辽州现如今情况如何?粮食可够?命辽州刺史赶紧疏散百姓,加紧筑堤,不要让百姓有大伤亡!”
  “辽州民风彪悍,百姓历来不太守规矩。如今洪水尚未爆发,百姓们为了他们屋中那些钱财,不一定肯离开。辽州刺史崔贺新上任不久,也不知他能不能妥善处置此事。”秦首辅客观地阐明了辽州刺史的难处,又提出自己的建议,“依臣之见,先令户部备好赈灾的钱粮,再让工部派人前去查看河堤,若真溃了堤,得赶紧重修。另外,辽州若发大水,其下的连州也难以幸免。趁现在连州还未有任何动静,命连州刺史赶紧加筑堤坝,疏通水道。辽州挡不住洪灾,不能让连州也一并遭灾。”
  这会儿才春耕没多久呢,一场洪水下来,百姓今年一年的指望全没了不说,家底都得被洪水全部冲光,也不知会上演多少人间惨案。
  人力无法与天灾相抗衡,秦首辅也只能想办法在抢救辽州的同时,也尽可能保全其他地方。
  景隆帝很快便做出决议,“就按爱卿说的办!另外,马上传召阁老们进宫,朕有要事同他们商议!”
  李总管赶忙应了一声,听了全程的他不敢耽搁,脚下像踩着轮子一般,刺溜一下便出了门,赶紧让小太监奔出宫传话去。
  虞衡对这些大事一无所知,在他捧着景隆帝赏赐贡墨回了翰林院后,不少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多少人在翰林院等了一辈子都没等到陛下的传召,虞衡这经历……简直太他妈让人羡慕嫉妒恨了。头一回给陛下讲经还得了赏赐,这两年都没有这样的幸运儿了。最近的还是上一届状元郎,妈的这么一想,上一届状元郎正是苏熙——虞衡他姐夫,还他妈是一家人。
  众人心里便更酸了,都奇怪靖安侯府这几年到底是被哪路神仙眷顾了,文武两开花。京城像靖安侯府这么稳扎稳打儿女出色的人家,少啊!
  周翰林心下也微微发酸,很快又调整过来,真心为虞衡感到高兴,“头一回就在陛下面前露了脸,你果然是个有大前程的。不过你也别骄傲,该干的事儿还得干,将你手头上的事儿干好了,下回陛下问起来,又是一桩功劳。”
  虞衡认真点头,对周翰林的一片好意很是感激,诚恳向他道谢,“谢过周翰林提点,晚辈一定仔细干活,绝不因此沾沾自喜。”
  “这就好,心性沉稳才能走得更长远。你且耐心等几年,总有你出头的时候。”
  虞衡这个出头的机会还没来,却等来了太医院的李院判。
  李院判来找虞衡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想问虞衡,“听闻三公子当日曾在东市义诊,免费为穷苦百姓诊病。老夫听闻里头有个老妇人,腹有肿块,胀痛不已,以至于食不下咽,胃口大减。喝了三公子几服药后,便好转了不少?”
  “那位老婆婆已经好转了吗?”虞衡这些日子太忙了,都忘记跟进病人的后续情况了。一听李院判这话,虞衡顿时大喜,连连追问道,“我这些日子都不得空,没去看他们的恢复情况。李院判怎么知道有这么个腹有肿块的老婆婆?”
  李院判老脸一红,脸上透出几分尴尬之色来,“不瞒三公子,老夫先前也曾听闻过这个症状,却想不出治疗之法。没想到三公子年纪轻轻,竟然在医术一道上有如此精妙的见解,果然不负天才之名。”
  虞衡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往上翘了翘,瞬间觉得怪不得大家都爱听好话呢,瞧人家这话说的,多中听!被人夸天才,虞衡这回可就有底气多了,以他现在的智商值来看,他就是天才,没毛病!
  而后,虞衡就见李院判一脸羞窘地望着他,脸上神情十分窘迫,眼神中满是愧疚和难为情。
  虞衡当即后退一步,心说这位院判大人到底是闹哪样呢,素不相识冒昧登门拜访也就算了,突然露出这么个表情,实在很吓人的啊。
  虞衡吓得都结巴了,“您……您有什么……什么事就说吧!”
  李院判也被他的情绪感染了,同样结巴道:“老夫……老夫就想问一问…………三公子那个药方,是怎么开的?”
  越到后面,李院判的话说得越利索,最后索性眼睛一闭,满脸通红豁出去道:“老夫今日是来向三公子请教的,若是三公子愿意告知一二,老夫愿拜三公子为师!”
  虞衡当即虎躯一震,疯狂摆手,“别别别!您可别激动,不过就是一张药方的事儿,真不至于拜师。我就是兴头上来看了些医书,当不得院判一声师父,咱们就单纯的交流一下经验,交流交流,别搞拜师那套,您看行吗?”
  李院判在这一点上却有着奇异的坚持,“那可不行,达者为师,与年龄无关。再说了,医术这等独门秘技,本就是各位大夫吃饭的饭碗,寻常人要是想学,还得诚心拜师当上好几年童子伺候好师父,才能学会呢。
  老夫也就是看着三公子不缺这口饭吃,不以此谋生,这才厚着脸皮上门来拜访,想请教一番这病该如何治。本就不合规矩,三公子还如此宽和,难度也不能一直占你的便宜。
  三公子若是不让我拜师,我可就没脸再见杏林诸位同仁了。”
  好家伙,开个义诊摊竟然能给自己召来个身份不低的徒弟?虞衡当时就震惊了,完全不知道原来杏林还有这规矩。但就算知道了这规矩后,虞衡瞅瞅李院判花白的头发,再看看自己嫩白又有爆发力的手腕,只想丑拒他。
  并不想万一要个年纪这么大的徒弟呢。
  当然,也是徒弟来头太能亮瞎虞衡的眼。太医院院判,搁后世就是国内最顶尖的、服务于住在某某海中领导的大国医,这么一个牛逼的人物来找虞衡,还一口要认虞衡为师,虞衡心里能不发慌吗?
  然而不管虞衡怎么拒绝,李院判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认真地给虞衡行了一礼,在虞衡的疯狂拒绝中,李院判中和了一下,敬茶就免了,作个揖便当行了礼,而后主动搬来小板凳坐在虞衡面前,等着虞衡为他上课解惑。
  莫名其妙多出来一六旬老翁徒弟的虞衡:………
  万万没想到,太医院院判竟然是这样的院判。
  脸皮够厚,心理素质够强,本事也不差,怪不得人家能一路混成太医院院判。
  李院判也没想到虞衡竟然是这么博学的状元郎。照理来说,按照虞衡现在的年纪和展现出来的实力,他该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念书才有可能取得今天这六元及第的传奇成绩。
  就这么一个人,轻松拿下六元已经十分令人震惊了,结果你他妈告诉我,事实还能更刺激点,这位的医术也是一绝,我身为太医院院判都想不出救治办法的病症,他竟然开个义诊随便给人开几服药就喝好了?
  李院判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给老人家留任何活路,这彪悍的战绩,没颗强大的心脏都得把自己给憋死。
  这一刻,李院判立即明白了当年展平旌等人被虞衡碾压的心情,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老天爷偏心。其他的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虞衡受了李院判的礼,也不好随便糊弄人家,认真地告诉了李院判自己给那位老婆婆开的药方,又分析了一下病因,以及用药的根据。
  李院判听得连连点头,护如获至宝,又厚着脸皮问虞衡要了笔墨,仔细将药方记下,珍而重之地收进衣襟中,脸色十分满足,从头发丝儿到脚后跟儿都透着一股喜气,显然是高兴到了极致。
  虞衡见状,脑内顿时灵光一闪,“嗨呀,我可以把这本医书交给他啊!以他这个爱钻研的性格,不得把这些药方全都琢磨透啊!加上他的身份,多好的宣传渠道,多权威的人士作证,这本医书终于找到合适的去处了!”
  别说,有时候虞衡某些神来一笔的想法确实还挺有用,系统听了都要鼓掌:
  【宿主越来越机智了,李院判搁后世就是个科研狂魔。你要是把这部巨头医书送给他,按他的人品肯定不会私吞你的,但可能因此几个月不出,一门心思研究上头的药方可不可靠,还能在太医院继续开会商量一番,宿主真是找对人了!】
  虞衡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棒,从系统的话中听出李院判人品十分过关后,立即起身假装进内室拿东西,实则是从空间中取出自己整理的那一系列经由系统验证的,药方全部无误的医书,将它们搬出来放在李院判面前,特别爽快地开口道:“李大人不是好奇我为何能治那位老婆婆的腹生肿块之疾吗?喏,这些医书都是我从各处寻来的,里面记载了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治办法,许多药方都令人拍案叫绝,只可惜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医书的作者是谁。又因为原本太破,我自己抄了一份。李大人若是有兴趣,我便将这套医书借你看上一段日子,你也能抄一份放在家中,后世子孙都能看。太医院那边也能放一份,诸位有意想学的,品行端正的太医们都能一起学。”
  李院判都被虞衡的大手笔给惊呆了,他本来觉得自己来问虞衡的独门药方就够犯忌讳脸大了,没想到虞衡竟然这么豪爽,告知了他药方不说,还给他来了出孤本医书点头就送,这是哪里来的菩萨转世?
  李院判狂喜之下都顾不得忌讳不忌讳的问题了,医学宝藏就在眼前还能狠心拒绝的,一定都不是大夫!
  诚心谢过虞衡后,李院判如获至宝地伸手拿了第一本医书,顾不得虞衡还在场,立即翻开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不得了,虞衡终于明白了这世上真的有人为了学习而废寝忘食,瞧李院判这架势,自从翻开了这本医书后,眼中就没别的了,虞衡喊了他两声都没应,沉浸在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不可自拔。
  虞衡很是无奈,只能在一旁等这位大佬自己醒过神来。直到一个半时辰后,这位大佬终于看完了第一本,正想接着看第二本时,虞衡伸手止住了他的动作,指了指外头的太阳,提醒他道:“天色不早了,大人不如回家后再好好研读这些医书?”
  李院判觉得虞衡的话十分有道理,在虞衡送给他这堆医书后,在李院判心中,虞衡就是他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别说虞衡这会儿只是提醒他该回家了,就算虞衡刚才说太阳是绿的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点头。太阳怎么就不能是绿的呢,指不定它也病了呢!
  脑残粉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李院判得了这堆医书后,接连请了半个月假,就打算窝在家把医书全部看完,所以完美错过朝堂上的一场纷争。
  辽州水患基本已成定局,朝中为准备救灾之事忙得脚不沾地,意见不和还得在朝堂上吵上几架,很是热闹。
  辽州的堤坝能不能撑住,谁也不敢保证。既然如此,那就要做两手准备,怎么都得想办法保住它下面的连州,不让连州也被洪水波及。
  那问题来了,此时该派个身份尊贵又能镇得住场子的人火速赶往连州,全力调动连州人手修坝筑堤,挖通河道,以抵抗可能从辽州奔腾过来的洪水。
  这个苦差事,身份足够尊贵的那几位,要么走不开,要么不想去。
  沉默了片刻,还是齐王突然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前去连州。众人齐刷刷松了口气,这位确实合适,身份够,性格也够喜怒无常,镇得住场子,确实不错。
  但齐王却提了个莫名其妙的要求,说是要虞衡陪同他一起去连州。
  天降大锅的虞衡:………
  喵喵喵,这关我什么事?
  第48章 三合一
  虽然这事儿确实跟虞衡这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没关系, 但齐王都发话了,景隆帝也觉得年轻人该多出去历练历练,长长见识。虞衡好歹也是靖安侯的儿子, 这回前去连州处理防水事宜, 回来后也是功绩一件。
  当然,功绩大头是齐王的, 但虞衡这个入朝才一个多月的翰林院修撰, 这会儿能凑上去蹭个履历,还计较什么!
  看看和虞衡同届的其他进士,别的不说,第二第三的江弈然和展平旌还在打酱油呢。虞衡能这个露脸的机会,在其他人眼里, 完全是占便宜的事儿。
  齐王好歹是个皇子, 还是景隆帝除太子外最宠爱的皇子,性格又强势, 到了连州, 不得把连州上下官员收拾得老老实实?虞衡这回去,完全就是躺赢。
  就算倒霉,辽州的堤坝没能挡住洪水, 处于辽州下游的连州遭了灾, 齐王还是能提前避一避的。这种潜规则,大家心里都有数。真折个皇子在连州, 景隆帝就算再仁慈,也得给官场来个大清洗。
  摸着良心说,虞衡完全不想要这个蹭功劳的机会。上回和齐王起过一次冲突,齐王明摆着不待见靖安侯府所有的人,这回自己跟他去连州, 路上还不知道要怎么被这位大爷折腾呢。
  然而虞衡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景隆帝已经同意了齐王的要求,让虞衡跟着齐王一同去连州。
  虞衡:………
  行吧,你是皇帝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