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逼考科举 第121节
作者:清涴      更新:2021-04-04 23:05      字数:6979
  眼下朝中最要紧的便是新帝登基的恩科之事,昭宁帝在二月初二即位,会试自然赶不上加科了,但乡试还有时间可以准备,便格外加了一科,明年二月进京赶考的举子又要齐聚京城,开启新一轮的角逐。
  昭宁帝私下透露了一点口风给虞衡,“等到新科进士都安排好后,各地的官员任免也该动一动了。”
  虞衡了然,看来自己外放之事,明年就要定下来了。
  这么想着,虞衡也开始向昭宁帝透露自己的心思,“微臣听闻岐州节妇之事,颇为动容,若有机会,真想去岐州看一看。”
  昭宁帝都被虞衡这话给惊呆了,愣了半晌才问虞衡,“你竟然想去岐州?”
  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啊?就算去江南那些富庶州太过抢手,不太好办,但去些中等州绝对没问题,怎么突然之间就想着去岐州了呢?
  昭宁帝摸着良心说,他是想历练虞衡,没想把虞衡放去富庶之地,但也没打算把他扔去岐州啊。那边基本都是贬谪发配臣子的去处,虞衡竟然主动请缨,要求外放去岐州,任谁听了,第一反应都会是让他看个大夫,怕是病得不轻。
  虞衡也没想到昭宁帝会有这么大的反应,顿时觉得这是个刷好感度的好机会,立即一脸大义凛然地对昭宁帝道:“微臣知道,陛下这是有意历练微臣,为日后再次提拔微臣做准备。陛下如此为微臣着想,微臣也想为陛下分忧。好去处大家都想去,但贫困之地也得有人去,不然的话,那里永远没有任何长进,一代又一代地穷苦下去,朝廷也总是要为这些地方烦心。微臣虽然没有什么大能耐,也想为朝廷多出一份力。岐州那边既然没有人愿意去,那就让微臣去吧!”
  昭宁帝心说平时也没看出来虞衡竟是这般无私的人,颇为感动地对虞衡道:“爱卿一心为朕分忧,果真是朝中肱股,朕为太子寻到一宰相也!”
  虞衡自然口称不敢,心下倒是颇为喜悦,没想到昭宁帝这么信任他。当文官的,谁不想入阁当首辅呢?哪怕虞衡是条咸鱼,首辅这个位置对他的吸引力也颇大,这确实是所有文官的梦想。再说了,虞衡还想着以后要多做点事,让这个时代有一点点改变和进步,那手上没有权力怎么能行?
  手中没有权力就没有话语权,想做什么都只能想想,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想要有所改变,必然得将权力握在自己手里才行。
  虞衡觉得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可以等,更重要的是,太子现在也隐隐受了他的影响,在对待女子之事上更宽和了一点,慢慢做到了虞衡所说的,要对弱者有怜悯之心和同理心。
  这就是希望的火种。
  虞衡觉得未来还是有点光明的,并非是一片黑暗。为此,他愿意多努力蹦跶几回,争取当条活蹦乱跳的咸鱼,努力翻身不躺平。
  虞衡想去岐州的事儿也没瞒着阁老们,胡尚书等人听到虞衡的打算后,第一反应和昭宁帝差不多,还以为虞衡烧坏了脑子,还想劝他换个地方。
  倒是秦首辅略一思索,对虞衡的选择表示赞同,“越难治理的地方,越容易出政绩。你是个有大本事的,若是在岐州做出了让人侧目的政绩来,日后要入阁,即便你的年纪相较于阁老来说还太年轻,其他人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富贵险中从,虞衡要真让岐州那块穷苦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好,那就证明他确实有治理国家的能耐,这么苦难的地方他都能做出政绩,实力绝对可以碾压一众官员。既然如此,常规的入阁要求就禁锢不住他,天才,总归是要特殊一点的。
  就像虞衡最开始被景隆帝封为嘉秀侯时一样,文官封侯,难吗?难如登天。但虞衡不还是当上了这个嘉秀侯吗?
  只有实力高到一定境界时,才能打破常规。天才,走的从来都不是寻常的路。
  虞衡当然可以选择去富庶的地方混上几年资历,而后入阁。但那路子,总觉得他这一路走得太顺了,难免沾了运气的光,真正的治理一方的实力还没体现出来。到时候,他入阁倒是能入,但要想当首辅,竞争力可能就不如其他阁老们了。这就跟后世富二代创业一般,太过顺利,就要做出比一般人更厉害的成绩,才能摆脱家庭的光环,让大家认可他本人的实力一样。
  虞衡这一路走得也太过顺利,有父亲兄长和帝王阁老护着,更重要的是老天爷都护着他,运气好得让人连嫉妒都嫉妒不起来,已经达到佛系躺平看他秀的程度了。认真算下来,虞衡确实没有展露过太多的治理能力,技能点大多点在了念书、农业和经商上。治理朝政的本事,还没完全展露出来,这样的履历,让他当首辅,确实有些不太能服众。
  什么?你说他为大宣做出了巨大贡献,带领大宣百姓过上了温饱生活?那不是已经有了爵位奖励了吗?一码归一码,想当首辅,要求还是很高的。这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要是一个眼瞎选错了人,那怕是整个大宣都要被霍霍了。
  虞衡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决定去岐州,一方面是想去见见方氏,改善一下那里的风气,另一方面,就是秦首辅所说的,越艰苦的地方,做出来了成绩就越让人心悦臣服,虞衡想要用自己真正的实力让所有官员心服口服,对他当首辅的事绝无二话,而不是被人背地里叫水货。真这样,他当上首辅后还得费心给人来上几个下马威,那多累。
  胡尚书等人听完秦首辅的分析,心中认可了他的说法,嘴上却不饶人,没好气地吐槽秦首辅,“好歹虞衡还是你孙女婿,你这老家伙,真是心硬,都不心疼孩子。”
  秦首辅无奈,“我心疼他,能把我这个位置给他吗?”
  那当然是不能的。胡尚书也知道自己有些无理取闹了,但这几年他和虞衡来往甚密,处出了感情,对虞衡要去岐州吃苦这事儿,总觉得心里不得劲儿。虞衡还没出发呢,胡尚书就开始担心他在岐州遭罪了。
  天可怜见,这小子被侯府娇养着长大,比一般官员家的姑娘家还养得精细。真去了岐州,最少都得待三年,这孩子能撑得住吗?再说了,政绩那是想有就能有的东西吗?谁不知道越艰辛的地方做出了政绩就越能彰显本事的道理?问题是,这些地方哪是那么好改变的,万一虞衡没能想出应对之策呢?
  摸着良心说,就是胡尚书自个儿,到了岐州那地儿,也想不出什么有效的治理办法来。
  更重要的是,他实在舍不得虞衡。他们这把老骨头,活一年少一年,谁知道虞衡这一去,他还能不能等到虞衡回京之日呢?
  虞衡则没那么多烦恼,见胡尚书一脸不舍,虞衡心下感动,眼神微微一闪,上前便揽了胡尚书的脖子,笑嘻嘻道:“既然您这么心疼我,到时候我真去了岐州,您这个钱袋子可得大方一点,多给我拨点银子。我也不要多了,先前巩尚书他们一人要了一百万两,那我也要这个数。”
  胡尚书顿时什么伤感的心情都没有了,当即翻脸,“滚滚滚,张嘴就要一百万两银子,你怎么不去抢?见天的盯着国库,国库就算堆满了金子,也禁不起你们这么败家!”
  虞衡这话还真不是在开玩笑,各州的发展都离不开朝廷的支持。虞衡就算有各种奇思妙想,没有资金要怎么准备那么多材料,将设想做出来呢?
  州和州之间也是有竞争的,刺史们都会尽可能地多为自己的州争取资源。就像后世各省抢各种发展机会一样,专项拨款,课题试点,都是绝佳的机遇。虞衡要去岐州,任什么官还不确定,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他需要银子。
  说白了也就是那么回事,跟着你有肉吃大伙儿就跟着你干,驴子面前吊了胡萝卜才能引着驴子不断干活。虞衡一想到岐州刺史那一心养老万事不管的做派,就知道岐州的官员大多也被他影响的十分佛系,全都是咸鱼,就是一咸鱼大本营。
  这么看这地方还怪适合虞衡的,但虞衡这次去可不是去当咸鱼的,而是要当凶残的鲶鱼,将不爱动弹的咸鱼们全都给抽醒。
  这种全体懒政之下,想要刺激众人的工作积极性,没什么比真金白银更能激发人的斗志了。
  虞衡上辈子也是当过社畜的人,深知这一朴素的道理,小钱钱才是硬道理。
  胡尚书自然也知道这道理,尤其是越穷的地方,想要发展起来,朝廷投入的银子就越多。虞衡张嘴就要一百万两银子,听着不少,放进岐州一整个州,开两个厂,或是铺路修桥也没能剩下什么。
  虞衡要银子的本事可是巩尚书手把手教出来的,胡尚书又偏疼他,磨了几天,胡尚书终于松了口,说是等虞衡去了岐州再说。要银子,也得有具体项目啊,到时候他多求求昭宁帝,以虞衡先前搞事情的成功率来说,这事儿基本也就成了。
  虞衡还没到岐州,就先给自己争取到了一笔巨额拨款,更是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旦到了岐州,定将大展身手。岐州的咸鱼们,颤抖吧!
  日子一晃眼就过去了,虞衡和胡尚书扯完皮,乡试的日子又到了,京城又多出一批新进举子,信心满满地准备参加明年的会试。
  等到小汤圆都能晃晃悠悠走上几步时,新科进士出炉,志得意满打马游街,正是春风得意之际。
  虞衡则在这个时候得了昭宁帝确切的旨意:前去岐州境内,离州城最近的怡阳府,任怡阳府知府。
  昭宁帝本来是想让虞衡直接任岐州刺史的,但京官外放直接当刺史,也没这个先例,也怕虞衡没有治理经验,若是出了岔子,就不好再让他入阁。岐州刺史已经上折乞骸骨,昭宁帝便想琢磨着,再留他一年,若虞衡干得不错,等到岐州刺史退了后,正好将他升上来,倒是两全其美了。
  于是,在新科进士们欢欢喜喜进入翰林院时,虞衡则收拾好行李,同一众亲朋好友道别,带着秦溶月和小汤圆还有一众护卫,向岐州而去。
  那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虞衡很期待自己人生的新篇章,更想趁此机会,见一见方氏。王家不是有个孙子要准备乡试吗?也不知道过了没有。
  第94章  三合一
  其他官员得知虞衡要去岐州任知府的消息, 也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虞衡哪里惹了昭宁帝的怒火,被昭宁帝发配岐州去了。原本御史大夫还情绪激动地劝了昭宁帝一回, 这位大人虽然和虞衡有些罅隙, 但为人很是公正,一码归一码, 将和虞衡的矛盾扔在一旁, 据理力争,说以虞衡的功绩,即便要外放,上等州不去,也有中等州, 突然把人扔去了岐州, 这不公平!
  昭宁帝冷不丁就被御史大夫喷了一回,一时都不好解释, 还是虞衡主动站出来, 说是自己主动请愿去岐州的。
  想当然耳,满朝文武都觉得他脑子有坑,那么多好去处不选, 主动去岐州?
  御史大夫更是被他气了个半死, 以往这小子有什么好事,他反对, 被这小子怼个半死也就算了,怎么这回,他明明是站在这小子这边的,到头来却还是要被臭小子气个半死?这小子,莫不是天生就是来气他的吧?
  御史大夫心里那个怒啊, 恨不得敲开虞衡的脑袋,看看里头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然而虞衡却丝毫不为所动,一脸坚毅。
  就知道,他和这臭小子八字不合!以后,这小子再有什么事,他再也懒得管啦。
  太过生气,御史大夫都决定不来送虞衡。但是到虞衡出发去岐州的这天,御史大夫还是别别扭扭地过来了,见了虞衡还是没什么好脸色,嘴也硬得很,“老夫就是得了空过来看看热闹。”
  虞衡心下暗笑,面上还是一派理解,“这回多谢大人为我费心了。”
  “老夫那是对事不对人,并不是故意站在你这边!”御史大夫哼唧一声,又递给虞衡一张名帖,小声道,“岐州刺史许复同我还有几分交情,多年前他曾欠下我一个人情。岐州地处偏远,民风又彪悍,你虽然出身尊贵,但强龙不压地头蛇,有什么事,拿着我的名帖去找许复,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也不会袖手旁观。”
  虞衡倒是没想到御史大夫竟然还会特地过来给他送了这么大的一份礼,心下感动,温声致谢,“大人对小子一片关爱之心,小子铭记在心。”
  “行了,别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御史大夫摆摆手,“老夫这是爱才,不忍心你被困在岐州。年轻人敢想敢拼是好事,若是一开始就给自己选了个大难题,怕是要跌跟头。你啊……”
  余下来的话,御史大夫并未说出口,但显而易见,这位大人并不怎么看好虞衡这次的选择。
  虞衡也不过多的解释,再多的解释也比不过真正做出来的成绩,实力才是硬道理,到时候真做出来政绩了,御史大夫的想法自然也会随之变一变。
  不过,虞衡还是感激御史大夫对他的这份心意,从来人情债是最难还的,官场上尤其如此。御史大夫把他的名帖给了虞衡,实际上就是转手把他自己的一份大人情送给了虞衡。
  岐州虽然地处偏远,是出了名的穷困之州,但一州刺史的人情,分量还是不轻的。即便御史大夫现在用不着,也能留给子孙后代。
  现在比后世更讲究人情,一个人情甚至可以记几代,日后的事情谁都说不准,未必没有用上这个人情的时候。御史大夫能告诉虞衡这事儿,委实让人震惊。
  由此可见,他有多看好虞衡,多么希望他再次回京,生怕他在岐州受挫,在履历上添上一笔污点。
  虞衡震惊完之后,还有心思向御史大夫开玩笑,“我还以为您特别不喜欢我呢。”
  先前自己生了小汤圆,他还从病床上爬起来放了爆竹来着。
  御史大夫冷笑一声,坚定自己的立场不动摇,“你这小子,什么地方都好,就是太看重闺女了。老夫还是那句话,你要还是先前还心思,还是一直生儿子为好!”
  这是什么狗屁倒灶的话!虞衡心里顿时什么感动都没了,连呸三声,“胡说,我肯定能有闺女!”
  当然,虞衡临走时还是收下了御史大夫给他的名帖,万一能用得上呢?至于人情什么的,就当嘉国公府欠了御史大夫一个人情吧,一个刺史的人情换成世袭罔替的国公的人情,应该够了吧?
  京城去岐州的水泥路倒是已经修好了,这几年巩尚书一直没闲着,从胡尚书那里骗来经费后,九条水泥官道齐刷刷动工。这工程量可不小,巩尚书的进度又催得紧,除了百姓要服的徭役之外,工期还要长上很久。多出来这一部分,巩尚书不是从胡尚书那儿坑了大批经费吗,全花在前来干活的百姓身上了。
  按天给工钱不说,还管一餐饭。寻常百姓本就没有什么挣银子的渠道,听说工部这边修路,不但管饭还给银子,干劲儿都足得很。这还是好差事呢,大家都争着抢着过来干活,就为了给家里多攒点银子,干活积极性特别高,过年期间都没停下来,十分拼命。
  直到虞衡离京时,九州的水泥官道已经全部竣工。这样高效率,放在后世都能让人惊叹。
  虞衡这次去岐州,走的当然就是新铺好的水泥官道。不得不说,乘车体验要好上不少,道路平坦,马车也没那么颠簸,还算是舒服。
  这一次去岐州,虞衡带的人可不少。光是小汤圆身边伺候的人就有十六个,加上秦溶月用惯了的人手,这还只是后院的人,前院的小厮护卫人数也不少。这年头儿治安可不像后世那么好,到了荒郊野岭,说不准还能撞大运碰上一回山匪。
  财物损失倒是小事,虞衡还带着老婆孩子呢,哪能容忍这路上出现任何差池?虞启昌也不放心,说什么都要让虞衡多带些护卫,所以,单是护卫,虞衡这回就带了三百人,还全是武装到牙齿的那种,真不夸张,这三百护卫,除了身上的盔甲武器都是朝廷最精细的之外,还带上了一部分火药。就这配置,别说碰上山匪了,就算想一路剿匪过去都行。
  当然,岐州那边肯定住不下这么多人,所以,这三百护卫,护送完虞衡到了怡阳府后,大半都要回京的。
  不得不说,这样的一队给力护卫护送,让人心里十分有安全感。就算碰上有坏心思的人,只要智商超过了及格线,就不可能昏了头来啃这么一块钢筋铁骨。
  虞衡抱着好奇地看向外面的小汤圆,指着外面的景物一样一样向他解释,“看,那田里绿油油的,都是粮食,到了秋天,就会变成黄色,粮食也就成熟了,农民伯伯就得顶着大太阳将它们收好,一年的口粮就有了。”
  秦溶月有些奇怪,怎么虞衡会称庄稼汉为农民伯伯,但仔细一想,这称呼好像也没毛病,就觉得头一回听,怪新鲜的。
  小汤圆听得很认真,他已经能说些较长一点的句子了,总结能力也十分不错,还拍着手编了儿歌,“田里绿色的粮食,变黄就熟了,农民伯伯收起来,一年的口粮就有啦!”
  虞衡当即给儿子鼓掌,夸张地表扬他,“小汤圆真聪明!”
  小汤圆被亲爹这么一夸,有些不好意思,心里却很是高兴,扭扭捏捏道:“也就……聪明一点点啦。”
  嗨呀,爹爹真不愧是爷爷亲生的,吹起儿子来这副夸张的模样,简直得了爷爷的真传,三分的本事就能吹成十分,怪让人觉得不好意思的。他作为一个低调懂事的宝宝,只能宠着爹爹啦~
  虞衡低头一看,儿子一脸傻乎乎的笑,心里也担忧,嗨呀,生了臭美爱听好话的儿子,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宠着他,彩虹屁轮番上阵,让他明白,吹人的本事也分档次的,别被别人一两句直白的马屁就拍得找不着北。
  亲生儿子,也只能宠着啦~
  系统不乐意了,哼哼唧唧地争侄子:
  【都说了我侄子聪明得很,侄女肯定只有他坑别人的份。你还是好好想想自己吧,岐州那可不是个好地方,不太好搞发展。】
  虞衡很淡定,“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到我到了怡阳府,每个县城都去转一转,看看当地有什么可以发展的东西。再说了,胡尚书不是答应了要给怡阳府拨一百万两银子吗?有了银子就有底气,想办什么事情办不成?”
  那可是户部直接拨下来的专项款项,朝廷上下谁不知道虞衡和胡尚书的关系有多亲近。这一百万两银子,从京城到怡阳府,定然没有一个人敢伸手的。说是一百万两银子,那绝对就是实打实的一百万两,一个铜板都少不了虞衡的。
  系统还是第一次看到虞衡这样信心满满的样子,也觉得这家伙狗屎运好的不行,哼唧道:
  【算你运道好,瞎猫碰上死耗子,又挑上一个有潜力的地方。原本那岐州那地方没什么好资源,现在也有了。】
  虞衡奇怪,“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原来没有,现在有了?”
  系统却又卖上关子了,说什么都不愿意透露点口风,只一个劲儿地说道:
  【你不是说,到了怡阳府后,要去各个县城走访一番吗?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虞衡的好奇心完全被系统给提了起来,但系统这回口风紧得很,任凭虞衡什么坑骗拐骗的手段都用上了,系统愣是都没上当。
  一行人就这么高高兴兴地到了岐州。出乎虞衡意料的是,他们一行人刚到岐州,岐州刺史许复,就已经领着一帮官员在州城门口等虞衡了。
  一州刺史领着一帮属下来迎接治下的知府,这也算是奇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