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逼考科举 第132节
作者:清涴      更新:2021-04-04 23:05      字数:5769
  但怡阳府和黎阳府,也确实因为这一点,关系有些微妙。
  虞衡这话,倒让其他人听了后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这才过了多久,怡阳府和黎阳府的地位就调了个个儿,虞衡这台词,以前该是黎阳府知府说的才是。
  怡阳府,果不然大变样了。
  橡胶厂的收益,确实让人眼红。
  这种情况下,虞衡升至岐州刺史,空出来的怡阳府知府一位,其他知府眼睛都盯着呢。虽然同为岐州境内的知府,但怡阳那橡胶厂,谁不眼红?都想在里面来分一杯羹,怡阳知府这个位置,也从原先无人问津的荒凉去处变成了香饽饽,就连黎阳府知府,也未尝没动过心思。
  好在虞衡做了其他保障,橡胶提取技术,虞衡分了好几个步骤,打乱后交由不同部门的人处理,其他人想要这个技术,光向工人们打听是打听不出来了。又因为发现橡胶,开橡胶厂的人都是虞衡,这其中,其实涉及到了公家财产和私人财产如何分配的问题。
  虞衡自己就从来没缺过钱,橡胶厂的收益确实高,但虞衡是真的没动过心思。直到后来,虞衡打算开慈幼堂。
  孤儿院可不是什么清闲不费钱的地方。后世把小孩儿当成吞金兽,有多少金子都能吞进去,现在虽然不能像后世那样,把孩子养得十分精细,但光是日常的吃穿用度,以及请人管理慈幼堂,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虞衡当然能自己先垫着,但他早晚都是要回京的,不可能要求接下来的怡阳府知府也和他一样自掏腰包去办慈幼堂,公私账目不分,那可是大忌。
  所以,虞衡特地写信告知了胡尚书这事儿,申明橡胶厂的四分之一收益必须用来办慈幼堂。这样,即便他不当怡阳府知府了,慈幼堂还能继续办下去。
  胡尚书当然不会反对,不仅不反对,他还在昭宁帝面前为虞衡说好话,虞衡也给昭宁帝上了奏折,说了自己的设想,倒是让昭宁帝吃了一惊:民间竟然女婴塔这等损阴德的东西?□□谋害一条幼小的生命,当真无人管?
  这个慈幼堂,必须得办!
  胡尚书和昭宁帝待久了,也能猜出几分昭宁帝的心思,立即开口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岐州那边确实有颇多不良风气,天下万民,都是陛下的子民,那些被亲生父母丢弃的女婴也是。陛下,人来这世上走一遭颇为不易,虞衡那孩子又心软,即便这个慈幼堂花费不小,现在岐州也能养得起,国库也不缺银子,便随他去吧。”
  “要是让父皇听到你这句话,定然要好好惊奇一番,你胡大抠门儿竟然还有不在意银子的这一天!”昭宁帝不由摇头失笑,打趣了胡尚书一番。
  胡尚书委屈,“当年国库不宽裕,老臣也只能来回拨算盘,不断盘算着各项开支。现如今国库宽裕了,能做点好事,为什么不做?国库的银子,本就是取之用民,到头来肯定也是用之于民。这世上,总有些东西,比银子更重要。”
  昭宁帝则笑眯眯地看向胡尚书,摩挲着下巴,忽而问道:“虞衡现在重用的那个方氏?”
  胡尚书心里骂了声娘,嘴上还不得不为虞衡开脱,“照顾女婴,本就是女子该做的。她们就几个寡妇,能做的事无非也就是带带孩子。都是可怜人,现在能养活自己,倒是省了朝廷费心了。”
  昭宁帝深深地看了胡尚书一眼,又想起先前大皇太后对虞衡颇为赞赏,再念及太后当年对他的种种关爱,到底心软了,叹了口气道:“罢了,不过是个慈幼堂,便随他去吧。你说那小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净干些出格的事儿。”
  胡尚书不乐意了,“哪里出格了?红薯玉米土豆自行车水泥,不都是朝廷得了大好处?那小子就是一门心思判闺女,推己及人,对女子多有些怜惜罢了。”
  昭宁帝不置可否,只在虞衡的奏折上批了个准字。
  自此,大宣第一家慈幼堂正式开办。里面收留的都是被遗弃的女婴,男婴被遗弃的极少,但也不是没有,都是要么得了重病要么有残疾。
  方氏一一收了,而后让人敲锣打鼓嚷嚷起来,
  “进了慈幼堂,那就是衙门的人,只当父母全死了!以后有腆着脸凑上来的,先打一顿板子,再把这些年衙门给你养孩子的银子给补上!”
  正做着美梦让朝廷帮忙养闺女的人立即傻了眼:怎……怎么还要罚钱呢?
  虞衡对此表示十分满意,还给其他各府下任务,“你们治下的那些女婴塔,我不希望再听到有人说,女婴塔中又有声音。你们作为知府,别整天待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上,该管的事都管起来!不要以为我不知道,岐州一直都有杀女婴的恶习,扔女婴塔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还有溺死的,拿针扎头,把婴儿尸身扔进桥下和路底下,让她们受万人践踏不敢再投生到自己家的,花样多得很。你们作为父母官,都有人在你们的眼皮子底下杀人了,还能无动于衷?”
  黎阳府知府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苦涩之意。
  一个府那么多个县,县下还有各个乡,要彻底杜绝这一恶习,他们估计是要像虞衡先前那样,一个县一个县巡视查访,走进村民家里看一看,亲自为村民普法才行。
  唉,可惜方氏近来没找着靠谱的照顾孩子的婆子,带孩子抽不开身,都有一阵儿没下去表演普法短剧了。
  不过,方氏可不是那种会甘愿藏于人后带孩子的人,等到找着合适的人手后,方氏立即马不停蹄地带着戏班子下乡去表演他们新排出来的戏,告诉所有人,不管任何形式的杀女婴,都是犯法的,要杀头!
  与此同时,昭宁帝送给虞衡的礼物也一路跋山涉水从京城来到了岐州。
  长长一块,还哈哈了块红布,瞧着像是一块牌匾的模样。
  虞衡好奇地上前掀开,上面的字迹十分熟悉,正是昭宁帝的御笔亲书“慈幼堂”三个字,一旁还有一方帝王私印。
  好家伙,这才是慈幼堂的排面啊!
  第104章
  岐州一直就是个不太被重视的地方。天下九州, 岐州就是吊车尾的那个,在京城那边也没什么好名声,一提到这边就是穷, 税收少, 人口少,时不时要朝廷拨救济粮。
  这样一个地方, 别说得到朝廷的表彰了, 能改变一下岐州在朝廷眼中的形象就非常不错了。
  结果这次,昭宁帝竟然亲自给慈幼堂题写了牌匾,还盖了帝王私印。
  这就意味着,以后,慈幼堂就是昭宁帝照拂的部门, 谁也别想在这里头弄鬼。
  这可是昭宁帝登基以来第一次送出的御笔亲书牌匾, 意义尤为不一般。
  岐州可真是出息了!
  想着慈幼堂以后要收留岐州境内十二个府的弃婴,为了方便管理, 虞衡决定还是将慈幼堂设在岐州州城。方氏等人虽然能干, 但在这年头儿,普遍对女子带着几分轻视,虞衡现在已经到了岐州州城任刺史, 再把慈幼堂设在怡阳府, 那就有些不合适了。
  慈幼堂还在起步阶段,虞衡可不想它刚开始起步就被污染了, 还是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更安心。
  所以,虞衡便在岐州州城挑了一座大宅院,重新修整了一番,划出了生活区和学习区。宿舍和宿管嬷嬷都给安排上,还有生活嬷嬷, 时刻关注女婴们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大夫也得安排起来。
  目前,慈幼堂收留的还都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这些女婴都是刚出生或者出生几天就被家人狠心扔进女婴塔的,要不是方氏她们救治及时,她们早就没了性命。
  虞衡还不放心,女婴塔内,女婴的尸体可不少,虞衡生怕这些好不容易被救回来的女婴染上什么病,还亲自跑去慈幼堂,一一查看每个女婴的身体情况。更是怕自己把脉不够细致,有所疏漏,虞衡直接把系统都给揪了出来,让它好好扫描一下女婴们,看看有不有什么隐患。
  系统都烦死虞衡了,【你自己的医术是白学的吗?这点小事还要来麻烦我?】
  虞衡陪笑,“那我也不能跟你比啊。人命关天,你就当日行一善积德了呗。”
  【还是那么心软。】
  系统没好气地嘟囔了一句,身体还是很诚实地给每位女婴都扫描了一下,最后得出一个让虞衡松了口气的结论:
  【放心吧,她们没什么大问题,传染病遗传病都没有。就是都有一个毛病,营养不够,你多给她们补补,一准长成一群健康的胖娃娃。】
  虞衡立即眉开眼笑,“这样就好,不幸中的万幸了。”
  【当然是万幸。生在那样不把女娃当回事的家里,还不如不出生呢。你又特别心软,在慈幼堂长大,可比一般人家的孩子过得更好。】
  系统最清楚虞衡的想法,虞衡把这州城的慈幼堂一布置,系统就知道他打算干嘛了。生活区自然不用说,那就是孩子们住的地方。那个学习区就很有意思了,看虞衡的意思,是还打算等女婴们长大了,教她们识字念书的。
  一般人家,不说女娃娃了,就算是宝贝儿子,也大多念不起书。
  单凭这一条,慈幼堂的这些女婴们就胜过许许多多家庭的孩子了。
  虞衡却不这么认为,“物质条件是物质条件,父母对孩子爱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她们缺了这点,本就十分遗憾。再说了,小孩子能不上学吗?女子现在虽然不能考科举,但也不能当个睁眼瞎呀。养都养了,还差这点教她们识字念书的钱不成?我不但要教她们念书识字,还要教她们谋生的本事。慈幼堂出来的闺女,可不能被人花言巧语就骗了去,她们得堂堂正正地活着,让所有人都好好看看,女子也能凭借自己的本事好好活下去!”
  这才是方氏她们最想看到的情景。
  系统专业泼冷水一百年,小声提醒虞衡:
  【那你可得注意各地百姓。慈幼堂孩子的待遇这么好,一般人都赶不上。你当心,日后有人故意把孩子扔在慈幼堂,就指望着让慈幼堂给他们养孩子。毕竟,在慈幼堂养着,能念书识字还能学本事,可比在地里刨食强多了。千万别把人想的太好了,这么大的好处在前面挂着,不动心的,才是少数。】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虞衡严肃地谢过系统的提醒,开始思考起对策来。
  系统说这话时,虞衡一开始的反应就是逮住那些扔孩子的人渣父母,给他们判个遗弃罪,让他们吃几年牢饭,他们才会明白孩子并不是他们的私产,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
  但尴尬的是,这年头儿,还没有遗弃罪。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会儿天然认为父母给了孩子生命,那么孩子的一切都是由父母说了算的。
  遗弃罪,根本就没有。不然的话,女婴塔里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尸骸。
  光是方氏这段时间从各府境内的女婴塔中救回来的女婴,就有五十一个之多,可想而知以往有多少人家抛弃了女婴,成为了杀人凶手。
  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
  虞衡想了许久,还是决定给上奏朝廷说明这个现象,请求朝廷立法,凡是遗弃孩子的,不管有任何苦衷,都该被定为遗弃罪。这样才能大规模减少弃婴现象。
  要是实在养不活孩子了,或者是夫妻双双病重,也无亲厚些的亲人可以托付孩子,走投无路的人,可以来慈幼堂申请让慈幼堂收留孩子,慈幼堂经过严格的审查后,再决定要不要收下这个孩子。
  后面的补充条款,虞衡也只是提了提。遗弃罪要是真的能定下来,前期肯定还是要重典威慑一下百姓的,让他们看清楚遗弃孩子会有多惨烈的下场。至于后面的家庭困难养不起孩子的……说实话,这也只是虞衡心中美好的想象。
  按照现在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来看,养不起孩子的可就太多了,橡胶厂现在是挣钱,但那只是搭了自行车的秋风,这又不是消耗品,一家买一辆,能用许多年,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
  到时候,慈幼堂的孩子越来越多,橡胶厂的收益却越来越少,那慈幼堂不还得会有关门大吉的那天?
  虞衡想到这些条条框框就脑阔痛,摸着脑门儿得出一个结论:还是得继续挣银子。
  这一瞬间,虞衡终于想明白了胡尚书会进化成胡抠门儿,还一听银子就双眼放光了。
  别说胡尚书了,就连自认这辈子不差钱的虞衡,现在又要钻钱眼里去了。
  由此可见,当官的人越来越俗气也是有道理的。钱这个王八蛋,甭管贪官还是清官,都爱得不行。区别就是一个自己兜了,一个把银子用在了百姓身上。
  虞衡别的优点没有,论起挣钱,那还是有一手的。他刚搞出来自行车,现在还是京城引领风尚的新东西,订单不断,日进斗金,就是一聚宝盆,其他人都羡慕得红了眼,恨不得把虞衡踹下去自己上。
  就连橡胶厂的工人们都没想到,虞衡竟然这么有危机意识和焦虑感,现在就已经在琢磨着再继续捣鼓新玩意儿的事儿了。
  不过,在捣鼓新玩意儿之前,虞衡得把慈幼堂的挂匾仪式给办好了。
  这可是昭宁帝的御笔亲书,能随随便便就挂上去吗?
  为了这个挂匾仪式,虞衡还把岐州十二个府的知府全都给请过来了。接任虞衡怡阳府知府位置的人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大人,姓张,最是循规蹈矩,不爱出风头,现在接了虞衡的知府之位,这位张知府也没嘚瑟起来,虞衡先前是怎么操作的,现在张知府还怎么做,稳的一批。
  还真别说,虞衡要的就是他不为了彰显自己知府的地位,新官上任先烧三把火,把刚走上正轨的橡胶厂又给弄倒闭了。
  现在十二位知府齐聚岐州州城,等着慈幼堂挂匾,十二位知府心里头也很是复杂。
  一方面吧,他们对虞衡确实有些意见,另一方面吧,御笔亲书的牌匾,这可是整个岐州的大喜事。他们作为岐州官员的一份子,那也面上有光。
  来岐州这么多年,头一回这么长脸,谁心里会不高兴呢?
  更因为虞衡就是从怡阳府升上来的,现在,接任怡阳府的张知府,就隐隐有知府们领头的架势。
  张知府也特别忙,虞衡给张知府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自己的工作行程安排,瞧着密密麻麻一大片,让人很是头大。张知府刚上任,只能硬着头皮,按照虞衡先前的行程来安排自己的工作,累的差点找大夫。
  这会儿见其他知府隐隐有以他为首的架势,张知府先前还有些底气不足,但回想一下自己近段时间的忙碌生活,张知府瞬间就挺直了腰杆,用极为隐晦的得意眼神四下看了看:我比你们都忙,干的事儿比你们都多,你们以我为首,我担得起!
  最受宠若惊的人,是方氏。
  直到看到昭宁帝御笔亲书的那块“慈幼堂”牌匾,方氏都还没缓过神来,时不时就掐自己一把,再三追问虞衡,“这真是陛下赐给我们的牌匾?我不是在做梦吧?”
  虞衡乐呵呵地点头,“您当然不是在做梦,您办事办得漂亮,陛下也知道嘞!”
  “这…我…我就觉得太意外了,做梦都不敢想,陛下竟然会知道我!”
  “努力做事,认真生活的人,就是一块会发光的金子。您的光芒,是挡不住的。”
  方氏背过身,偷偷用衣袖擦了擦眼泪,而后转过身来,一直盯着那块牌匾,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一个劲儿地感叹道:“真好,真好。”
  其他知府心里也挺酸,他们都还没被陛下单独赏赐过呢。为官几十年,现在竟然输给了一个老太太?
  这绝对不能忍,必须得好好干活了!
  有嘉国公坐镇,朝中大佬都是宠嘉国公的。现在看来,嘉国公也是个仁善公正之人。方氏这群头发长,见识短的愚妇都在嘉国公的帮助下,在陛下面前露脸了,他们可是十年寒窗苦读拼杀出来的官员,能耐肯定比方氏她们强。要是做出了成绩,嘉国公肯定也会为他们向朝廷请功。以嘉国公在朝廷的地位,这个请功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十二位知府瞬间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顿时一扫先前的咸鱼做派,开始寻思自己治下能搞点什么大新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