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放眼更大的天下
作者:
马来福 更新:2021-06-24 19:24 字数:2383
德川家康心中一定,自己成为东瀛之主的事情,现在得到了诸多大名的同意,这事情就算是成了。
可是接下来,便是要向明国派遣一位使节,而且必须是要够分量的人。
“好,既然大家都支持我,我也当仁不让,决定承担起这份责任。”德川家康点点头道:“我东瀛要派一位使节出使明国,向大明皇帝陛下请求谅解,并称臣请封。此事并不容易,不知道哪位大名可愿为使节,去明国走一趟?”
他这话问出来,大家便沉默下来。
刚刚与明国罢战,或者说刚刚战败,此时出使明国一定是费力不讨好,会受到责难与羞辱。以往通贡或许是份好差事,但现在出使可不是好事。
德川家康的目光在众人的身上逡巡不已,每一个被他看到的人都低下头去。
小早川隆景叹了口气,上前一步道:“若是无人愿去,那我就替主公走一趟吧。只是织田信长已经被烧死,却拿不了他的首级前去请罪了。”
听到小早川隆景自告奋勇,德川家康也松口气。
“小早川君,你不必忐忑。此去我会给明国皇帝陛下写一封言辞恳切的奏折,请求对方的原谅。除此之外,也会给你足够的权限。”德川家康鼓励道:“只要不攻打我们东瀛,你任何条件都可以答应。”
“主公有这个准备,我也就放心了。”小早川隆景躬身道:“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平息明国皇帝的怒火。”
德川家康点头道:“另外,还有万两黄金的厚礼,也请你一同带去吧。”
万两黄金,这个数目相当的大,几乎是现在东瀛国库的一半数目。
此事就这么定下,德川家康请其他大名回去休息,单独留下了小早川隆景。
看着退去的其他大名,小早川隆景知道,德川家康一定还有更加秘密的事情要叮嘱自己。
“小早川君,这次去明国,关系非同小可。我东瀛的安危,都系于你一身。”德川家康肃然道:“此次不论明国皇帝提出任何条件,我们都一定要答应。你不要诧异,因为我们没有与明国讨价还价的权力。以朝鲜战事来看,只要明国愿意,他们完全可以将我们东瀛烧成一片无人的荒岛。”
小早川隆景张开嘴,差点合不上。按对方的说法,这不等于是任由宰割吗。
“主公,此事并非如此吧?”小早川隆景有不同的想法,“明国若要攻打我们东瀛,也要考虑一下付出的代价。而且他们打下我们东瀛,也得不到什么。这里与富庶的大陆相比,并没有什么值得明国所觊觎的。他们若是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怕是有些得不偿失。”
德川家康笑了笑道:“但愿如此,明国皇帝登基以来,已经与洞乌大战,如今又在朝鲜与我东瀛一战。这是一位马上皇帝啊,这样的人,怕是不知道什么是穷兵黩武。”
小早川隆景心中一沉,觉得德川家康说的有些道理,“好吧,我会做最坏的打算,不惜代价与明国和解。”
“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德川家康道:“只要我们东瀛本土无战事,二十年后,我们便会恢复。忍了这些时间,东瀛才有未来。”
“主公的苦心我理解。”小早川隆景道:“只要主公授与我全权,我便会担起这份责任。”
两人商讨完之后,又谈了一下东瀛的未来,这才散去。
次日一早,小早川隆景,便带上了德川家康的国书,前往大明请降。
王直得到了德川家康的通知,便派船送小早咱隆景一行人前往大明塘沽。
此时在朝鲜,有朱载坖的圣谕,官员们已经将朝鲜的富户往中原迁的差不多。除了分给朝鲜贫民许多土地,还空余了不少的耕地。虽然在朝鲜只发生了一年多的战事,但是倭军对于朝鲜的杀戮实在是重,许多百姓都被整村的屠杀。因此留下来的土地,也就显得多了不少。
对此大明当然不会浪费,从内地又迁了许多无地之民,迁于乐浪与临屯两省之地,使汉人与朝鲜人杂居。
而随着一些大明内地的秀才老师们来到两省办起学堂,还有许多汉地的商贾乘船而来,汉语便要在两省推逐渐广开来。
但是这些只是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大明的兵马已经在釜山集结。
赵国忠、方大伟、许远、李轩,二十余万人马都被集中于釜山城外。
毛海峰所领的大明海上舰队,也在釜山与对马岛之间徘徊。
原本在对马岛上被缴获的粮草火药,也都成了明军准备用来对付东瀛的物资。
只等朱载坖一声令下,大明的军队便会东渡于东瀛,踏平诸岛。
正是在这个时候,小早川隆景乘船前往大明。王直已经先一步送了消息回去,将东瀛的情况做了汇报。
朱载坖看到王直的汇报之时,小早川隆景也已经在塘沽上了岸,正在往京城赶。
将三位阁臣请来,朱载坖将王直送来的情报让三人传看。
“织田信长在东瀛,已经被他手下的大名烧死,此时东瀛的使臣也马上入京请降。三位阁老议一议,我们应该如何处置东瀛。”朱载坖沉声道。
高拱最是了解朱载坖,立时拱手道:“陛下,如今东瀛请降,我们便将东瀛也纳入版图便是。这等狼子野心之辈,留着将来也是祸害。自唐时东瀛便有侵朝之战,若非当时大唐出兵白江口一战,尽丧东瀛水师,他们也不会称臣千年。而今再次侵朝,虽然又被击败。可是谁也无法保证,他们休养恢复之后,会又一次入侵大陆。以臣之浅见,与其年年月月的防备,不如将其归于大明治下。”
这一次徐阶没有反对,他迟疑了一下才道:“高阁老说所不错,但是东瀛与朝鲜不同。老臣以为,应该循序渐进。可先在东瀛派驻大军震慑,而后派遣官佐书吏。命其大名世家迁于中原,废其文字,再由教育部派出教师教授汉语施以教化。数十年后,东瀛即可为我固土。”
话都让这两人说了,吕本吕阁老有些着急,踌躇一番才道:“陛下,这些家伙畏威而不怀德,蜗居于海岛,岂知陛下胸怀壮阔?可在朝鲜与东瀛征发壮丁,命其为海外开拓之仆从。既知我大明广大无边,又因与有其荣而畏服。”
朱载坖嘴角抽搐,这个……还真是可行。不知不觉之间,这些大臣们已经接受了自己的一些思想,并不是缩于一隅之地坐井观天,而民放眼更大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