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使团
作者:水鬼游魂      更新:2021-10-05 00:17      字数:5097
  辽国的使臣离开了,但垂拱殿上的大宋皇帝和大臣们如同吃了个苍蝇似的难受。
  他们被威胁了。
  想要愤怒,当然是当着辽人的面愤怒,却不敢的憋屈可不好受。
  有骑兵就了不起吗?
  当年大宋也有,还不少。
  要不是西塘吐蕃的贸易断了,西凉还被西夏给抢了,大宋也不缺战马。也不畏惧和辽国一战,可是现在,大宋的战马存量已经不多了。辽国一旦越境,大宋的城池可能会没事,但是城池外的村庄就该倒霉了。
  开战,尤其是对克制自己的敌人开战,所承受的压力永远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赵煦脸色发白的看向了章惇,艰难道:“章相,你意如何?”
  章惇的臭脾气,早就想法发作了,可是他也想到了大宋和辽国的实力不对称。不同于西夏,辽国要是南下,很容易就打到中原腹地。对大宋的经济破坏是史无前例的灾难。如果他这个宰相一意孤行要开战,最后大宋的损失巨大到让所有人无法承受。大宋不怕和西夏打,关中早就不复前朝时期繁华,可是辽人进攻的地方,都是大宋最为富庶的地区,这样的损失,很容易让大宋彻底崩盘。最后,论过,他可能就要成历史上的晁错,被祭旗的那种倒霉蛋。
  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最后才叹气道:“陛下,臣以为不宜树敌过多。”
  听到章惇的奏对,赵煦松了口气。他被气坏了,但同时理智告诉他,与辽国开战不但没有好处,还会让大宋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
  即便是他爹,也不敢这么想。
  “诸位爱卿呢?”
  皇帝也不能听章惇的一面之词,做皇帝的要一碗水段平,在后宫是这样,在朝堂也该如此。当然,就赵煦的小身板,在后宫想要一碗水端平,这辈子都没指望了。他十岁时候娶的一百个嫔妃之中,如今快十年了,还有不少是处子之身。不是他不想,而是身体不允许啊!但是在朝堂上,彰显他的大度,这点气量他还是有的。
  蔡卞觉得章惇话没说完,似乎有话要说,却又顾虑太多。谁让他是章惇的跟班呢?老大没说完,小弟补充。
  他清了清嗓子,很难得的说了自己的见解:“臣以为辽国以骑兵威胁我大宋,虽没有开战的迹象,但我大宋不能不防。我朝的精力放在了西夏,无暇顾及辽国的威胁。但我河北两路的禁军,不能无所作为。”
  “爱卿有何计策?”
  “挖沟!”蔡卞笃信道:“骑兵需要开阔的平原,咱大宋没有太好的防备办法。但挖沟渠能阻碍骑兵行动,同时还能兴修水利,一举两得。要让辽国看到我们有所防备,不敢轻举妄动。等我大宋对西夏决胜之后,才能筹备对辽事宜。”
  “会不会赋税无法支撑?”李清臣担心蔡卞这么做,会让户部对西北的支出减少,这对于已经占据优势的西北战事来说,蒙上了一层隐隐。
  章惇没好气道:“不会短了你枢密院的钱财。”
  面对辽国的武力威胁,皇帝和群臣也商讨不出个绝秘的办法。尤其是面对十万,甚至更多的骑兵南下的时候,就更难了。大宋不怕西夏的入侵,主要是西夏南下大宋关中平原,中间隔着几百里的山地。西夏人再多,也难以突破环庆路和鄜延路的防区。即便西夏攻入关中平原,想要进入中原还是难之又难。函谷关过不去,一切都是空想。可是辽国就不一样了,一旦保定府被破,四京之一的大名府就暴露在了辽国的铁骑之下。
  大名府被破,那么黄河防线也不稳当,汴梁也暴露在辽国铁骑的进攻之下。
  京城要是受到了威胁,那么大宋王朝也在旦夕之间了。
  当年真宗就是差点被辽军打到京城,才不得不下令在澶州和辽国决战。平原决战,对于宋军全步兵的艰难程度来说,可想而知。再加上个不安分的西夏,赵煦觉得当初亲政的时候立志要做千古一帝的梦想,有夭折的迹象。
  用打仗来威胁大宋,会有效果吗?
  很多时候会有。
  西夏在真宗时期就有了自立的迹象,大宋早就指挥不动西夏了。可是真宗被大臣们坑的死去活来,哪朝哪代有大臣骗皇帝去前线打仗的臣子?
  别的朝代没有,可在大宋就出现了。
  真宗可不想自己再一次步澶渊之战的后尘,再被大臣们哄骗一次。再说了,西夏又不是河东、河北,对于大宋的重要性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不听朝廷号令就不听吧,真宗觉得也没什么。最关键的还是他堂堂皇帝,被大臣骗去了前线坐镇,最后还没有打赢。这很伤自尊。
  万一要是大宋对西夏也没有打赢,他这个皇帝就该下——罪已诏了。
  低头认错,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都是这辈子都无法洗刷的耻辱。
  到仁宗时期,李元昊的叛乱开始之后,大宋的朝堂才突然发现,西夏已经成了大宋的心腹之患。可几场大败之后,就连仁宗也没有了信心。尤其是赋税上的不足,让皇帝和大臣们紧张万分。
  当仁宗突然发现,朝廷一年的支出超过赋税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两百万贯。当时仁宗府库里至少有五千万贯的钱财积累。但皇弟家也不能寅吃卯粮吧?
  实际上,两百万贯对于大宋当时六七千万的财政收入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寻常年景,也不过几十万贯。
  这一刻,宛如灭顶之灾般让他老人家坐不住了。也是庆历新政的诱因。什么冗官,冗兵,冗费,之类的积弊,都是假的。要是别的朝代,加税就能解决。而且就缺口来说,缺的并不多。调整盐铁税,就能彻底解决。可是在大宋,从皇帝和官员,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才是变法能实行必要条件。
  仁宗没有想过加赋。
  神宗也没有想过加赋。
  到了赵煦亲政之后,也没有想过要加赋。别看大宋的赋税连年创造新高,主要是人口多了,多了三千万人,赋税不多才奇怪。
  至于说大宋的贫富差距大,在城中的百姓和务农的百姓之间的差距,让社会底层极不稳定。可这话也是鬼话,大宋的贫富差距是大,但大的原因其实不是地域的问题,而是职业的问题。种地的农夫收入少,主要是大宋对粮食价格的调控太严。
  大宋对粮价的平抑,已经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甚至可以说魔怔了。开国以来,有记录的粮价一直维持在200文至300文之间一石。盐价从唐朝时期的150多文,降低到最好的海盐在45文一斤。这样的价格,对于亩产才两石多的农夫来说,尤其是那些没有土地,租种的佃户来说,辛劳一年,根本就剩不下钱。但要说,吃饭都吃不下去,也说不过去。大宋造反多,很多造反的头子目的就很不纯洁,他们是为了等朝廷招安,好做官。
  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贫富差距巨大,这才是大宋的困境。
  尤其是城市人口可以轻松赚取农夫的两倍收入,但税收却要比农夫低的多。这导致了大宋手工业极其发达,大量有一技之能的农民,抛弃土地进入城市生活。这恐怕才是大宋最大的困境。尤其城市人口,可以个给富人做奴仆,甚至年轻女孩也可以去给富人做丫鬟小妾。别以为进入官宦之家做小妾就低人一等,小妾也要签契约,过两年等见了世面,还能出府嫁人。
  而且给官宦人家做过小妾的年轻女子,在婚假市场上颇受欢迎。因为这些女子是见过高贵人家的规矩,是能够传家,提升普通人家家教的捷径。
  想要解决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差距,废除解除农业税,但这对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来说,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困境难道大宋的皇帝和大臣们看不到吗?
  不,他们都能看到,不仅看到了,还想到了可能解决的办法。
  赵煦之所以要打西夏,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困境,解除了外部的威胁之后,继续推行变法,从而缓和社会矛盾。
  但战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西夏没打趴下,辽国又跳出来了。
  这让赵煦君臣很忧愁,辽国可要比西夏棘手多了。大宋连对付西夏都屡屡受挫,更何况突然多了一个辽国。
  君臣在商量许久之后,才想到了一个应对之策,也不算是应对之策,而是皇帝也好,朝堂也罢,都需要迫切的清楚西夏如今的状况。至于被大宋吃到嘴里的韦州、洪州、龙州和银州,说什么也不能吐出来。
  不得已,章惇最后还是把希望寄托在李逵身上,或许西夏的情况比他们想象的更糟糕呢?
  章惇当即建议:“官家,大宋必须尽快派遣使团进入西夏。有必要的话,到鄜延路和环庆路,立刻让范纯仁和章楶派大军护送。”
  “使团的名单?”赵煦迟疑。
  章惇坚持道:“原先不是拟订了一份吗?如果李逵在西夏支持李秉乾叛乱成功,这时候是重新和西夏划定疆域的最好时机。一旦错过了,可能会出现变数。”
  这话一开口,安焘这个枢密院的二把手也只能表态。躬身对赵煦道:“官家,臣必不负众望,将四州之地归入大宋。”
  “好,有劳安卿辛苦。”赵煦多少有点宽慰,大臣们难得团结了起来。看来辽国的使团也不是一无是处,有时候还是能够给大宋朝堂带来一点好处的。他继续道:“那么辽国使臣该如何处理?”
  大军逼境,对于辽国的使臣来说,可并不是个好消息。
  两天之后。
  安焘警惕的盯着辽国使团,这帮辽人也不知道如何说服了章惇,死赖着就是要跟着一起去西夏。目的肯定是来者不善,想要破坏大宋在西夏的胜利果实。可是等了很久,辽人之中身份最高的小王爷耶律保机还不见有上车赶路的打算,这让安焘对此人的感觉又差了几分。
  小王爷耶律保机仰望汴梁高耸的城墙,伤感道:“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说完,伤感的唏嘘起来。
  安焘对小王爷耶律保机的印象很不好,前几天威胁大宋皇帝和朝堂,然后又死赖着跟着他。
  如今,有装作作样的念着柳永的《雨霖铃》,又一个痴迷柳永的下流胚子。好在此人是辽人,安焘自我宽慰的心说。
  安焘很正派的人,也被耶律保机的加戏给弄迷糊了。这位到底是来大宋的京城做使臣的呢?还是来玩的?
  刚上路,安焘就明白了,这货是来玩的,而且还没有玩尽兴,就被辽国的皇帝破坏了游玩的假期。
  “蔡楼怎么能庆丰楼相提并论?安大人所说,小王不敢苟同。蔡楼的歌姬,怎么敢和庆丰楼相比并论?差了一大截,唱词更是老套,模样也差了许多……”
  小王爷耶律保机说的头头是道,显然是此种老手。大宋的酒楼也有客房,这很说明问题。而且,大宋的酒楼,客人只要出的起钱,什么服务都能加,直到客人满意为止。安焘满脸黑线,他甚至认为,眼前这个全身散发着牛羊肉膻气的契丹贵族,不知道恶心了多少大宋的风尘女子。
  可被辽国使团死赖着跟着一起,安焘也不能发作,只好心头鄙夷,脸上却不动声色道:“小王爷好雅兴。”
  耶律保机却唏嘘道:“小王空有金银,却没才艺,颇为遗憾。小王迷恋俏枝儿久矣,可惜美人没有上好的词曲连面都不得见。不知道……小王是否有幸!”
  就这猥亵的模样,安焘气地差点背过气去。他也是进士出身,也年轻过,才学虽比不上李清臣、苏辙吧,也颇有才情。诗词歌赋也不在话下,可问题是他堂堂大宋重臣,能给耶律保机这下流货色狎妓出卖才艺,写诗作赋?
  要是他的晚辈敢这么说,他早就大嘴巴抽上去了。
  也不瞅瞅你是谁,辽国蛮夷,也配让他安大人折腰?
  见安焘脸色不善,耶律保机这才闭嘴,暗道可惜。似乎为了没话找话,他自顾自的说起来:“小王也找过好友帮忙,可惜太学的学子写出来的诗词都让教坊头牌俏枝儿姑娘颇为不屑,小王也是无奈。”
  “其实小王不过是想要跟着安大人学习如何写诗作赋,就想着安大人要是有之前旧稿,好让小王临摹学习一番。”
  安焘嘴角微启,颇为不屑。你这招老夫年轻的时候早就用过了,我能上这当,吃这亏?
  谁没有年轻过,爱慕过年轻貌美的女子?
  但是帮异族,想都不要想。安老爷子也是有气节的人。
  等年纪大了,腰不行了,身子骨不中用了,你就能明白,年轻时的放纵是多么的可笑了。安焘在小王爷的袭扰之中,一路紧赶抵达了环州州境内,等到通关之后,章楶护送安焘去了韦州。出了韦州,就是西夏境内了。
  “厚卿,此行为兄就不送了,保重!”
  “全赖质夫兄为国征战,才有我安焘入兴庆府的机会。”安焘感慨道。
  这话要是换个场合说,章楶也就受了。可是这次大战,连他都赢得有点脸红。西夏大军退兵,也不是他驱赶出去的,莫名其妙的就退兵了。韦州他没打下来,仁多保忠投靠,献了出来。而刚刚得知李逵在西夏的情况,连章楶都有脸脸红,红着脸对安焘道:“此功愚兄不敢贪,厚卿去了兴庆府就知道了。”
  在问,章楶闭口不谈。
  这让安焘很诧异,带着心头的疑惑,他催促护卫尽快赶路。
  两日后进入平西府境内,眼瞅着城门在前,突然大队的骑兵从城门出来,吓得安焘在车上差点滚下来:“自己不会步了苏武的后尘吧?”急切之间,安焘大喊:“两军交战,不伤来使。”
  却在视线之中发现,为首的一员将军,在靠近车队之后,从马上跳下来,操着别扭的汉话,朝着安焘的车驾跪下去,高喊:“小人古哈尔,奉我家大帅令,迎请安老爷!”
  安焘傻眼了,他有种被西夏人给套路的难堪。同时也想不明白,这货不会是皇城司的探子假扮的吧?
  不怕暴露之后,被党项人给弄死吗?
  好在安焘毕竟是大宋高官,虽受到了惊吓,但很快就稳定了心神,气势大涨,低头看向了跪在地上的古哈尔,问:“李逵为何不来迎接老夫?”
  古哈尔脸上的献媚顿时消散,怒气冲冲地站起来,对安焘怒道:“让我家大帅亲自迎接,你也配?”
  安焘差点被气地差点一个倒栽葱,死在车轱辘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