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打破士农工商的壁垒(下)
作者:煌煌华夏      更新:2021-10-25 03:23      字数:3189
  南京,这座坐落于长江边上的城池,这座宛如一头猛虎盘亘与大陆上的石木猛兽,陡然发出了一声震天的咆哮。
  “呜!!!”
  卯时刚过,冲天的军号声登时响彻云霄,驱散了晨雾。仲夏的阳光得已普照大地。
  自朱允炆登基以来,这是大明第二次大型的阅兵大庆。
  跟之前那一次的国庆阅兵不同,这一次参加阅兵式的大明健儿数量有所削减,仅有不到八千人,而且纯粹的队列式只占了一半。
  取而代之的是杀气更浓的骑兵方阵和厚重压抑的炮阵。
  这一次阅兵的总指挥将会是由总参谋长朱棣来担任,为此,在阅兵之前的两天,朱棣几乎待在承天门的城楼上没有下去过,反复的校准各方阵通过的时间。
  朱允炆这个皇帝已经下了指示,甚至详细到了最后一个炮阵经过承天门的点必须要卡在午时之前的具体一分钟!
  这般细致的要求可见朱允炆有多么的重视这一次所谓的‘劳动阅兵’。
  是的,朱允炆亲口赐下的名字,定下的节日。
  这一次的士子运动,因为含括了社会的各个阶级,都是通过闷头劳动来帮助大明富强的实干阶级,所以五月初一这一天被皇帝称之为劳动节,用以纪念劳动阶级取得的这一次伟大胜利。
  鬼知道皇帝心里深处的恶趣味。
  用咱们的农历五月初一替代掉将来的西历五一,等将来这个习俗就会被大明的舰队带着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帝如此重视,朱棣哪里还敢松懈啊。
  好在京营的兵都在日常的苦训中练就了铁一般的纪律性,一个月的彩排,两天的考校,总算是没有出问题,一丝不苟的按照时间表,走完了队列式。
  建文四年五月初一,辰初一刻。
  随着军号声的炸响,朱允炆、朱棣、杨士奇、郁新等大明的最高层出现在了承天门的城楼之上,同时出席的还有在京一众宗族亲王、五军府武勋和京城百官。
  而朱允炆的露面,顿时引起承天门正对面那临时搭造出来的观礼台上的数千人集体欢呼,高唱皇帝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这是此番士子运动在南京城里的三千余名代表,这一次都全数受邀参加了此番阅兵。
  朱允炆先是扭头看了一眼那角落处站着的齐泰、黄子澄二人,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冷峻着脸不再言语。
  方孝孺跟这两人有故交,虽然满朝的文武知道方孝孺一案真正内情的只有杨士奇一人,但是皇帝突然之间的大开杀戒,还是难免弄得人心惶惶,不复前两年跟他这个皇帝那般的亲近随意了。
  等所有人都站住了位置,朱棣便大喝一声,下达了阅兵开始的命令。
  一声炮响,分列式,开始了。
  行进在最前面的仍然是自京营中严格选拔出来的身高一致、体型一致,规格仿照后世仪仗队的大明精锐,这群相貌英俊,年岁相仿的年轻人扛着大明的国旗、军旗顶着烈日,迎着无数道火热的目光,迈出整齐划一的步伐,踏出如鼓点般摧山倒海的轰鸣声。
  步兵方阵、骑兵方阵、炮车方阵。
  熟悉的脚步声、熟悉的踏足声、熟悉的千人如一、熟悉的铁马冰河、熟悉的炮口森然。
  这是朱允炆第二次看到记忆中那熟悉的分列式,却是数千名观礼百姓的第一次。
  他们吓坏了,但是震骇之后,却是胸腔被无数的自豪和热血填满。
  这是大明的军队,是他们汉人的军队!
  每一支队伍在行过承天门的时候,都会喊出“大明万岁、吾皇万岁”的口号,而当这般连续两次之后,更大的欢呼声自观礼台处响了起来,甚至一度盖过了这些健儿。
  三千士子百姓在嘶吼,兴奋的一遍又一遍。
  承天门上的目光都在这一刻不由自主的瞄向了正中央的朱允炆。
  他们的表情有的狂热、有的恐惧、有的复杂。
  而就在最后一支炮车方阵自承天门行过之后,朱允炆向前连迈三步,直直的抵在了墙垛的后面,而他的这个举动,恍若有魔力一般,让原本炙热喧嚣的天地,陡然安静了下来。
  朱允炆先是仰头看了一下天空,然后转向观礼台那三千人,足足看了几分钟,才开始他著名的“壬午宣言。”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太祖高皇帝在这金陵城登基,江山易鼎,改国号:大明!
  自此后太祖兴兵北伐、逐夷复国、混一天下,廓清帝宇。迫降纳克楚,俘虏脱古思帖木儿之子地保奴,至此海清河晏,天下太平!
  今天,是建文四年,我们在这里举行了阅兵。是因为在这一年,朕,建文皇帝允炆,没有丢太祖高皇帝的脸,草原瓦剌、鞑靼两部,慑于我大明之天威,面南匍匐,顿首投降!至此,漠庭尘清,四夷皆除!
  朕,是大明的皇帝,是天下苍生百姓的君父。因此,朕时刻提醒着自己,朕既然坐在了这张至高无上的龙椅之上,朕就要担起这天下的责任。
  百姓一日无食、边疆一日不平,则,皆朕之过也。
  何德何能,上仰太祖如天之德庇佑,下赖臣民勠力同心之辅佐,得以南定蛮荒,北吞漠庭。
  这是朕一个人的功劳吗?
  为此,天下吵了几个月,争论了几个月。
  今日,朕要借着这个机会,说几句。
  我大明有今日之大世、旷世之武功,是因为太祖高皇帝的英灵在天上庇佑着我大明的将校儿郎,是因为你们在背后默默的耕耘造甲的支持,所以,大明才有今天。
  我大明的国势也会因为太祖的庇佑和你们的存在,而更加的昌盛。
  而在这个时候,却有那么一小撮人蹦了出来,他们叫嚣着,狂妄着,无耻的将你们的功劳剥夺走,他们宣称着这份功绩和成果属于早已死去数千年的圣人,属于一行行早已在岁月的侵蚀下黄浊不堪的文字。
  他们口若悬河的说着礼法的重要性、说着德行的重要性、宣讲着谦恭仁让的治国是多么的美好,勾勒着一个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所谓美好大世!
  他们无耻的盗窃每一个大明人的功劳,无耻的说着他们自认为正统的治国理念,无耻的认为,只靠着几本已经注定跟不上时代的古籍经典,就可以让天下人吃饱饭,让我们的敌人俯首投降!
  朕今天要求你们,忘记这些废话!朕今天命令你们,仔细的听着朕接下来的每一个字!
  想要保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应该靠的是长刀,是大炮,是血肉!不是所谓的以德服人,更永远不会是嘴上两句空泛的大话。
  我们的先祖曾经遭受过许许多多的劫难,这一笔笔血海深仇想要报复回来,更需要靠每一个汉人、每一个大明人拿起刀,流着血才能将这口气换回去!
  我们曾经有过一段段璀璨的文明,但在最终,我们璀璨的文明却亡在了异族人的铁蹄和马刀之下!
  我们一度神州陆沉百年之久!
  我们渴望和平,渴望与友邦、宾夷互通有无、交流文化。但是,我们不应该妄想着我们的和平可以换来真挚的友情,青史和祖先的血已经提醒了我们,想要获得真正的和平以及自由,我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战争!
  只有用我们的命、我们的血、我们的刀,才能换来我们真正想要的和平和自由,企图用文化和圣人言,唯一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只有亡国!
  大明的今天,属于每一个浴血奋战的健儿,属于每一个为了大明辛勤劳作的百姓、属于每一个日夜不寐,精益求精制造战甲、刀戈的匠人,属于每一个默默劳动奉献力量的大明人!
  我们的大明,有六千万人民,哪怕每一个人只贡献很小的力量,聚在一起,就是我们伟大的国家!
  大明,只会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保护好每一个我大明人,也团结好每一个人,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威服四海而永不休止的前进、前进再前进!
  大明也只有一个皇帝,也只可能一个皇帝,那就是朕,朱允炆!
  朕之毕生皆愿奉献我大明,朕向你们保证,朕将用尽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带着大明,带着每一个大明人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朕会一直大踏步的前进,绝不会停下哪怕须臾的功夫松懈一丝,直到朕再也不能前进的那一刻!
  大明人民和大明帝国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朱允炆的话音落下,整个皇城之内再次沸腾起来。
  观礼台上、承天门上,所有的人都被朱允炆慷慨激昂的演讲而振奋到陷入疯狂之中。
  他们跪伏着,但却昂着头,攥着拳头,狂热的看着朱允炆而歇斯底里。
  那些方孝孺的生前好友都面色苍白的颤抖着,在这漫天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抹去所有的不敬腹诽。
  朱允炆,已经走上了大明的神坛。
  坐在天穹之上,俯瞰着芸芸众生。
  大明,只能有一个目标。
  大明,也只能有一个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