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真实心态
作者:断刃天涯      更新:2021-11-04 06:07      字数:3167
  许敬宗出身不高,但是他有一颗强烈的上进心,这货还贪财,把女儿嫁给冯盎之子。收了很多财宝,因此被人检举揭发,贬谪郑州刺史。
  史书上类似的事情就是一笔带过,但是李诚作为后人,读到这里的时候,不免心生怀疑。这么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怎么会为了点钱财被弄的贬谪呢?
  历史上发生这个事情的时候,是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也没多少日子可活了,在这个时候许敬宗出这种事情,耐人寻味。
  不过这些与李诚无关了,这家伙来给自己当副手,李诚费解之余,想到他的名声,觉得还是坦诚的问清楚了比较好。
  如果换成别人呢,这个答案是没问题的,但是换成许敬宗,李诚就不敢轻信了。
  为啥呢?很简单,这种历史上能干翻长孙无忌的主,那是一般的人物么?非常厉害的家伙,就不是说你随便检举诬告,就能干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
  其中的难度之大,事情的曲折,史书没有细节,就说他联合李义府诬告。再一想,编史书的都是些什么人呢?能出来编史书的人,哪个不是士族出身?怎么会对许敬宗有高评价呢?至于新唐书,连杨氏与外孙有染的段子都能写进史书,态度可见一斑了。
  所以,李诚在听到这个答案后的第一反应是脱口而出:“说人话!”
  啥?许敬宗直接晕了,什么叫“说人话”?难道我不是人?这种才智极高的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李诚是谁啊?大唐第一才子啊,跟他说话想玩心眼,很难骗过他吧?
  一个人的名气在这个时代很重要,李诚文武双全,智谋无双的美名,长安城还真没人不知道。这么一想呢,许敬宗就有点尴尬了。
  “自成既然如此,在下也不客气。坦白讲,在长安,不论陛下早怎么信重,许某再无进阶之可能了。不如到水师来,或许还有一线希望。”许敬宗缓缓的说出一番话!
  这一次,李诚没有直接开口怼回去,而是意味深长的看着对面。
  如果抛开穿越这个外挂,许敬宗这种当代精英,在才智上绝对分分钟碾压李诚。不是说智商的高低,主要是对这个时代的熟悉程度,对这个时代的人心把握上,许敬宗强太多了。
  至于说到李诚跟魏征等人的舌战能赢下来,并不是实力的体现,要说明原因和复杂。
  怎么说呢,一个是李诚知道历史走向,一个是见识上的广度要远超这个时代的人,一个就是李诚的每一次争斗,都不按照这个时代的套路来干。因为李诚很清楚,按照这个时代的套路来干,他肯定输的很惨。
  所以,每一次李诚都会强行歪楼,然后把战斗导入一个对手比较陌生,自己却很熟悉的套路里。这其实就是见识广度的作用了,李诚可以从别人想不到的点入手,打开局面。
  几次弄翻了魏征马周之流,李诚的名声就竖起来了,而且还很吓人那种。
  这个名声直接导致了许敬宗未战先怯,不说把底牌亮出来吧,不知道不敢胡说八道了。
  “嗯,这话倒是有点可信度,延族可谓官迷啊。”李诚淡淡的扫一眼对面,下了定义。
  许敬宗听着脸上有点发烫的时候,李诚又继续道:“官迷也没啥不好,只要认真做事,利国利民,做官迷也没啥不好。朝中这些宰相们,说起来哪个不是官迷?就算做官迷不是本意,而是为了家族兴旺,本质上跟延族也没啥区别。”
  许敬宗一脸的“你说的是真话么”。李诚却当着没看见,端起酒壶倒一杯酒:“行了,你也惦记着套近乎,我也不想跟兜圈子。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合作关系,完全是工作上的关系。我呢,不会刻意为难你,你的,把自己的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这样吧。”
  果然是传说中善于另辟蹊径的李自成啊!说话做事,完全不按照别人习惯的模式。但是又不让人讨厌,这就是李自成的谋身之道么?
  许敬宗久久不语,心里转过无数念头。正常的情况下,自己拎着酒坛子来了,这就是态度出来了。结果这厮不按照正常的套路来,先接触一番,交流一段,是敌是友,再作结论。
  许敬宗想的很好,只要先把关系处好了,将来可以深入交流的时候,再加深利益合作,这就是政坛上的盟友啊。但是李诚根本就不搞这一套,直接表示工作关系,定性了!
  这还怎么继续交流下去?看的出来,他有戒备之心,但是又展现出一种满满的自信。似乎,这个盟友可有可无,难道真的说他对朝廷没有太大的追求么?
  许敬宗想过无数种可能性,唯一没想到的就是这种。李诚说话很随意,似乎也愿意与自己接近。只不过他早早的在两人之间划了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工作关系。
  工作关系的话,李诚是主,许敬宗是从。这不是许敬宗想要的结果,许敬宗想往上爬,他要借李诚的东风。这个东风是什么呢?很简单,通过合作,让李诚看见自己的价值。今后在朝廷里,互为犄角,共同进退。
  陛下让许敬宗来编写《武德实录》《太宗实录》,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许敬宗知道,如果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去编写,天下士人都会看不起他。
  赶上吏部在给李诚配助手的机会,本意是想有个人平衡一下,许敬宗一看这机会不错啊,我来吧。反正登州那地方,别人都不爱去。赶上没人愿意来啊,长安呆着多舒服啊。这机会也没人跟他抢,没费多大的力气就到手了。
  许敬宗很不甘心,但是也没法子,只好继续喝酒吃饭,转移话题,聊一些闲话。
  稍稍反省一番,就有了结论。这事情还是着急了一点,换成谁是李诚,都会有戒心。毕竟副总管的职责,就是监督李诚。许敬宗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机会让李诚接受自己。
  许敬宗这个人还是很有趣的,话题换了之后,两人倒是能聊到一起。要说学识之深,许敬宗远在李诚之上,这点看看他的履历就知道了。但是要说学识之广,李诚就能甩许敬宗几条街了。现代社会的硕士生,这一辈子要读多少书?
  两人一番交流,不免都生出一些敬意来。接下来,李诚就把工作的事情也拿出来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简单的想法,大致的思路。许敬宗听的很认真,也不怎么接话,但是只要接了,必定是言之有物。最后还算是尽欢而散,许敬宗告辞离开。
  走出李诚的家门时,许敬宗突然站住,稍稍沉吟,微微一笑。这一趟,其实收获不小了。至少李诚不排斥他,定性为工作关系,其实是好事啊。
  在长安的时候,那些士人总拿许敬宗的人品说事情,李诚似乎根本就不介意这个。而且今天谈话的最大收获,就是对李诚今后的发展规划,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李诚不是没野心,只是他的野心不在长安。李诚告诉许敬宗,兴水师只是计划的一部分。打造一条海上的同道,军事上为将来陛下征伐高句丽准备。经济上,海商能带来巨大的利润,将来登州的繁华程度,定为沿海之首。
  心里话,许敬宗不关心什么登州的民生的话题,他关心的是陛下征伐高句丽的说法。
  听到这个话题时,许敬宗当时的反应是震惊。因为这个事情呢,他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李诚既然说了,就一定是知道点什么。他可是陛下的近臣啊,陛下的心思告诉他,很可能。
  再一琢磨,许敬宗的心情就更好了,李诚既然透露这个消息,说明他来登州的目的,很可能就是为陛下征伐高句丽做准备。
  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许敬宗这个水准的人物,不难把所有画面串联起来。
  陛下有征伐高句丽之心,这个不难理解。高句丽敌视大唐,这是从来没变过的。高句丽作为东北的大国,一直觊觎中原,甚至趁着隋末的乱局,侵吞了不少中原领土。
  如此说来,只要卖力干活,陪着李诚把水师办好,将来不难进步。就算又人想拦,那也拦不住。许敬宗算是秦王府潜邸旧臣,李世民一直都个他机会。之所以迟迟没有进步,主要还是个人的原因,还有就是朝中牛人太多。
  相比房玄龄、魏征、王珪这些老臣,许敬宗还是差点火候,比亲近,房玄龄碾压他,比直言敢谏,魏征碾压他。比底蕴,呵呵呵,王珪教他做人。
  牛人太多,有没有特别大的贡献,这就是许敬宗的现状。上升的通道挤不进去,先天不足的很严重,又偏偏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许敬宗的境地真是太尴尬了。
  这才是许敬宗选择来登州的真实原因,他想上进,就得有机会建功立业。凭着他对李诚各方面的了解,觉得这家伙别说登州了,就算把他丢到更偏远的地方,他都能玩出花来。
  这样的一个人,跟他合作,肯定亏不了。这才是许敬宗做决定时的真实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