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48节
作者:隔壁的加菲猫      更新:2021-11-29 00:13      字数:3108
  天灾**,这是完全没有办法避免的事。
  出了灾祸需要朝廷的帮助,但若是国库空虚,朝廷的帮助似乎就变得有限了起来。
  今日是绍城,是雪灾,那明日呢?会是什么?
  若是当灾祸降临到京都之时,朝廷同样没有办法拿出足够的钱财来解决的时候,又会怎么办?
  就在众人陷入怀疑之时,突然有人惊奇地叫了一声:
  “你们快看这个!快看日报主刊的最后一页!”
  听到这个声音,不少人都翻动着报纸,看向了那人说的扉页。
  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众志成城,一同抗灾,向绍城的百姓伸出援手,为朝廷赈灾,尽一份绵薄之力!”
  第109章
  不得不说,顾砚书在对人心的把握与理解上,的确已经到了一种的恐怖地步。
  若是看到这则募捐启示之前,大家没有看过副刊,心里都多少会生出一些抵触的情绪。
  毕竟募捐这种事,在天齐从未有过先例。
  现在顾砚书却想直接用一则公告,便让大家从兜里掏钱出来,无疑是异想天开。
  但偏偏,现在绝大多数人都看过了那一则副刊。
  所有人对绍城雪灾后的情况都有了深刻的了解,他们上一刻还在因为朝廷面临绍城雪灾时的无力而感到痛心。
  此时在天齐的老百姓心中,想要帮绍城的百姓们做一点什么事的想法,已经达到了顶峰。
  在这个时候,看到这则招募启事,于京城的百姓而言,这并不是在向他们要钱,而是如同茫茫大海上被点亮的灯塔,给他们指明了方向,让他们知道,他们也可以帮绍城做一些事!
  恰逢这个时候,又有一个新的消息传了过来:
  “陶然居唐掌柜刚刚去捐了二十万两银子!归园居的赵掌柜和邀月阁的姚娘子也分别捐了十万两和十五万两!”
  听到这个声音,当即便有人表示了疑惑与不解:
  “你是怎么知道的人?”
  “当然是亲眼看到的啊!我刚从《京都日报》那边过来,恰好看到唐掌柜和赵掌柜,以及姚娘子去捐款!”
  “那你怎么知道这几位掌柜捐了多少?”
  “当然是《京都日报》说的啊!这三位掌柜前脚刚捐完款,后脚报社就张贴了告示!”
  “对对对,我也是才从报社那边过来,现在报社外面的那面墙上好大的一张红纸!报社那边的人说了,从今开始,所募捐到的所有款项,都会在上面写明!”
  “我也知道!当时我还问了这是做什么的,报社的人说这是为了公开透明!让所有人都能知道有多少人为绍城出力,又分别出了多少力,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大家查查阅监督,以防有人公开浑水摸鱼!”
  ……
  捐了款还会专门张贴红榜?
  这事儿听起来可就真的算是有些新鲜了!
  当即便有不少人朝报社的方向走了去,准备去看看这个新鲜。
  众人才刚走到育德路口,远远地望过去,一眼便看清楚了这报社与往常的不同。
  此时报社外面的门店大门大大开着,就连旁边耳房的窗户也开着。
  在报社的门口,则是放了一张大大的桌子,桌子旁,则是放了一个半人高的木箱。
  木桌前正坐着一个人,正在低头记录着什么。
  除此之外,报社的墙外果然如同刚刚那些人所说的那般,张贴了一张大大的红纸,仔细看看,上面已经写上了几条明细。
  陶然居,捐款二十万两。
  归园居,捐款十万两。
  邀月阁,捐款十五万两。
  除了这三条之外,还有一条。
  厉王府,捐款十万两。
  看清楚最后这一条时,人军中骤然便爆发了一阵激烈的讨论:
  “厉王府居然也捐了十万两?”
  “有什么好惊讶的?看看前面那三条,十万两,算是少的了!”
  “你觉得十万两少,你也捐十万两啊!”
  “就是!你觉得少,那就捐上二十万两!”
  ……
  几句话,顿时便让那些想说厉王府的十万两确实有些少的人堵了个哑口无言。
  这个时候,有有人开口了:
  “而且你们可别忘了,无论是陶然居、归园居还是邀月阁,可都是厉王妃的产业!”
  “没错!都说夫妻一体,这样算一算,厉王府其实是捐了五十五万两!”
  这二十万两,十万两的,分开来看好像并不算多。
  但是在听到“五十五万两”这个数字的时候,顿时便让人觉得被惊了一跳。
  五十五万两,即使是出自钟鸣鼎食之家的公子哥儿,也不能随口说这是一个小数字。
  顿时,人群之中便有人提出了质疑:
  “厉王府真的捐了五十五万两?”
  “自然是真的。”
  下一刻,报社的方向便传来了一道清冷的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不少京中的学子都感觉到了精神一震,无他,这道声音他们真的太熟悉了。
  在三年前,他们便时常听到这道如同冬日的初雪一般的声音,为他们指点迷津。
  下意识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众人一眼便看到了那道自报社内缓缓而来的身影。
  即使坐在轮椅上,比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要矮上一些,但其周身的气度,却让人忍不住仰望。
  即使众人早就知道《京都日报》的负责人为温清霄,甚至也在初二的日报上,看到了温清霄的文章。
  但知道、听说,到底比不上亲眼所见时所带来的震撼。
  当即,人群中便已经有人忍不住叫出了声:
  “清霄公子!”
  “六公子!”
  ……
  若是侧耳细听,甚至还能听到人群中隐藏着那么几道声音,还带着一两丝哭腔。
  京都学子们如此激烈的反应,顿时便引来了旁人的好奇:
  “这人是谁啊?大家怎么都这个反应?”
  “才来京都不久吧?”
  “你怎么知道?小生满打满算,初来京都一年而已。”
  “因为只要在京都有些时日的学子,可没人不知道清霄公子!”
  “没错,清霄公子可是三年前咱们京都最惊艳绝伦的人物!三岁写诗五岁著文,文章锦绣见解独到,可谓是文曲星下凡!”
  “三年前清霄公子才十六岁,第一次下场便连中二元最后被皇上亲自点为了探花!”
  “没错,皇上当时还说了,依照清霄公子的才能,就是状元也使得!”
  ……
  虽然都说文人相轻,但那也是相对于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人,才会如此。
  当一个人比常人优秀一些时,旁人或许会羡慕,会嫉妒,也或许心中还会有一些微微的不服气,想要与之较量一番。
  但若是一个人比旁人优秀十倍百倍之时,便不会再有人嫉妒与不服,剩下的,也就只有对此人的敬佩。
  三年前,温清霄便是那一个比常人优秀十倍百倍之人,一度被同龄的学子们誉为精神领袖。
  所以现在在说到温清霄之时,京都不少学子便像是有说不完的话似的,你一言我一语给旁人说着温清霄以前辉煌的历史。
  对温清霄不了解的学子们,在听到温清霄以前的事迹时,甚至还以为是京都的学子夸大其词。
  但转头便又看到了京都的普通百姓也是满脸赞同的模样,便知道这些话应当不是作假了。
  这个时候,不少人都想到了大年初二的那版日报。
  彼时有不少学子是冲着前一天裴大人的面子上,去购买第二日的日报。
  但在日报拿到手之后,众人才发现今日《十年科举,八年模拟》板块之中,主要的编稿人并不是裴大人,而是一个他们完全不认识以及不了解的名字。
  彼时还有不少人感觉收到了欺骗,但本着“买都买了,还是看看”的思想,众人还是仔细了那份日报。
  不过是一眼,这些人便被那一篇见解独到,鞭辟入里,看问题一针见血的文章所吸引。
  顿时便忘记了这篇文章是出自于一个他们完全都不认识的人之手,一读再读,恨不得将每个字都拆分开来,细细品味。
  想到初二的报纸,这些人似乎就有些明白京城学子现在的心情了。
  心中感慨温清霄才能过人的同时,这些人不可避免地便注意到了温清霄身下的轮椅。
  人们心中原本想着如此才华横溢之人,怎么就突然销声匿迹了的疑惑,似乎也在这一刻,有了答案。
  就在这些人讨论这个关于温清霄的种种时,温清霄也已经同人群中那些让他眼熟的学子叙完了旧,将话题的重心,又重新拉回了厉王府的捐款上。
  “在下知道,大家对此次募捐心中定然有所疑惑,清霄现在在这里向诸位承诺,此次募捐到的所有欠款,最后都会交予国库,用以赈灾事宜。”
  温清霄微微笑了笑,不徐不缓地向众人说明着关于募捐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