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万恶的暂居证制度(下)
作者:本色农民      更新:2021-12-20 12:29      字数:2554
  虽然对穿越众来说,暂居证绝对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曾经,他曾经浸染无数草民们的汗水,甚至鲜血,若不是孙志刚那个悲情又有些任性的年轻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开路,只怕许多草民仍不得不躲在那层所谓盛世的光鲜的遮羞布下,瑟瑟发抖。
  但在这个时代,这个史无前列的暂居证制度,却在三个人的密议下,悄然诞生。只是,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结果仍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
  康天喜等人得了军部的命令,拿着任命书和介绍信开始忙着替自己招小弟。
  康天喜喜滋滋的拿着介绍信来到了船厂,没想到,还没有进门,就被门卫拦住了:“去,去,一边去,这里是禁区,严禁一切人靠近。”
  “我是军部派来的,我有介绍信。”康天喜自豪挺起胸脯。
  “哦,我看看。”门卫的态度好了一些,接过了介绍信,可随即又马上递了过来。
  “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的,去别的地方去吧,现在船厂自己的人手都不够,要是让郑大人和帕克大人知道,不揍你一顿才怪。”
  “招纳新兵可是国家的大事,他们怎么会不同意。”康天喜奇了。
  “招兵是大事,可是造船更是大事。”门卫也自豪的说,“上面传下话来了,元旦前要让我们自己的船下水,明年要完成至少三艘3000吨以上大船的任务,要完成8万的移民计划,耽误了移民,谁都吃罪不起。”
  来了北美之后,康天喜总算知道,这里确实够大,但人口确实够少,所有的人,不管有什么心态,都觉得从满清尽快移更多的同胞过来,是最大的事情。
  而造船厂在经过短时间的磨合,造了几艘适合内河运输的船只之后,终于开始准备造大船了,康天喜明白这个事理,只好转身离开。
  “各位,自愿当兵,不但包吃包住,还有衣服发,更能保家卫国,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啊。”康天喜拿着介绍信又进了纺织厂。
  “可是,当兵连兵饷都没有,我们当什么兵。”
  “你就知道兵饷。你要兵饷干什么,要是让外国人打过来,占了我们的地,抢了我们的粮食,夺了我们的女人,我们什么都没有了,还要钱干什么?当兵,是我们共和国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不是钱的事情了。”康天喜学着徐永全的口气说。
  “我愿意当兵,”有人终于应道,不过,这个声音在几千人的纺织厂,显得何其的微小。
  “好,终于有个爷们了,你叫什么名字?”康天喜挤出了点笑容。
  “小人杨全。“那人老实的答道。
  杨全在海参崴挖了三个多月的煤,心态发生了不少变化,看着他表现好,童华东便让他不要挖煤了,让他管着一群挖煤。但是他实在受不了海参崴的寒冷,便申请来到了北美。
  不过,虽然他已经不再象以前一样浮躁了,但是让他种地,一方面不会,二方面,也确实是不想。于是,他选择入工厂。
  但是,纺织厂里,大部分也是女人干的活,他一个大老爷们在其中,也觉得很好难受,现在听康天喜一说,觉得当兵也不错,只想了一下,就站了出来。
  “杨大哥要当兵,我们也跟着杨大哥走。”陆续又走出几个杨全的死忠。
  可康天喜看了,仍十分的失望,就这五个人,连他一个班12个人的标置还差得远呢。
  “还有没有,还有没有愿意当兵的。”康天喜心存侥幸的叫着,可是没有人回应他。
  “兵爷,我们还急着赶货,要你,我们帮你办好手续了,你领着这几个人走吧。”工厂管理人过来轰人了。
  “也罢,走,去家具厂。”康天喜只得悻悻地领着五个新的手下,奔向家具厂。
  “大哥大爷们,现在朝廷要求我们当兵,咱们这群人出来的,总得有个响应是不是。要不然,大家都不来当兵,只怕官府的人会生气的。再说了,大家都是拖家带口的,家里吃用都不少,再等一年再分土地,那时候谁知道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大家都是一伙儿来的,再说,当兵也只有三年,大家伙抽签吧,谁抽上了谁上,放心吧,你们谁去抽去当兵了,你们的家小,其它人一起来照顾就是。”段庆云采用的是亲情攻势。
  “其实再过一年分地也不赖,反正土地分到我们手上,也用不上,还不如多在国营家场干上一段时间,省上点钱买农具种子。”有同乡小心的嘀咕道。
  “当兵,连兵饷都没有,拿什么养活家小啊。”还有人小声议论。
  “大人们说了,当兵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现在,也算是共和国的一份子了,再说我们现在吃的用的喝的,可都是共和国发给我们的,做人,不能不感恩啊。”段大荣也在苦口婆心的劝说。
  “也罢,我们这各家各户,抽出二十几个人,支持一下段哥和蒋哥吧。”大家一起反抗过满清的反抗,一起从那边逃过来,总念叨着些旧情,看着二人为难,有的人出了主意。
  不过,陆陆续续选出的,却都是光棍一条,年龄都四十多岁的,分不分地都无所谓的那种。不知穿越众要是知道中国百姓的这种小精明,又是什么想法。
  “各位大哥们,当初可是赵大人把我们从厦门救出来的,我们可不能忘记了赵大人的恩情啊。”邓名轩亦在来自厦门和望厦的人群之间游说。“要不是赵大人的恩情,我们这群人,只怕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讨饭呢。”
  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只不过对于许多生活艰难的百姓们来说,很多时候,因为能力的缺少,更主要的是,因为掌握话语权人的暂时性消失,他们自动的选择了回避。
  但如今让人这么提起,他们内心涌起了一些愧意。
  在何宗正的说服下,就算心里十分的不乐意,也不得不凑出了几十个人交给邓名轩带走。
  何宗正也是无奈,现在大家都说要尽快着开垦家里的地,谁都不愿意当兵,可他身为望厦的镇长,却不得不带上这个头。
  在几个积极分子的奔走之下,总算凑齐了新兵的1200人,可当这群人被领到兵营,看着老的都快五十,一副风吹就要倒下的样子,最小的才十五六岁,也是弱不禁风的样子,徐永全就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能指望他们打仗了,至少暂时不能。能有一半的训练成合格的士兵就不错了。”赵文礼倒是很淡定,“把这些人先圈起来洗脑,让他们帮我们去满清移民,我倒觉得,可能更适合一些。”
  如今共和国的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穿越众才一百一十几号人物,每一个都很重要,不说别的,至少得把共和国的部一级干部得配齐吧。而让更熟悉满清情况的移民们负责移民的事务,倒更加显得得心应手一些。
  “也罢,也只好这样了。给这些人的待遇提高一些,给他们出战立功的机会,只要多宣传他们,让他们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哼,他们都说好男不当兵,就让他们连当兵的不好男都不如,让那些不当兵的后悔去。到时候,我要让他们求着我们当兵。”徐永全咬牙切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