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妖与半山_第104章
作者:弄清风      更新:2020-06-13 12:50      字数:2101
  岑深看着真真走出了他一直待着的那个角落,美人无论在哪里都是受万众瞩目的,即便是在这都是鬼怪的往生塔里也一样。
  已经死去的真真,还保持着生前的容貌,一点都不似其他鬼怪那么吓人。明明是个高挑的男子,可他作起女儿姿态来,也丝毫不让人觉得奇怪。那就像刻在他的骨血里,天然的媚意就像春药,能轻易使人疯狂。
  “桓大人。”他轻轻叫了桓平一声。
  桓平回过头来看见他,两人隔着无数鬼影和摇曳的灯火,桓平的神情有些恍惚。他愣了愣,下意识地按住了腰间的长刀,问:“你怎的还在此处?何不早日投胎,脱离苦海。”
  真真笑了笑,问:“桓大人又为何来此?”
  “寻人。”桓平言简意赅,神色也没有半分变化。
  “是么。”真真低眉,若有所思。
  良久,在桓平欲转身离开之前,真真又叫住他,轻声问:“桓大人近来过得可还好?一别多日,真真甚是挂念。”
  桓平蹙眉,“这与你有关么?”
  “桓大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无情啊。”
  “你是鬼,我是妖,本无话可说。”
  说罢,桓平便转身离开,毫不迟疑。
  真真看着他走,藏在袖中的手紧紧握着拳,指甲深深扎进肉里,却再也流不出一滴血。他蓦地笑了,快步追上桓平,抬手搭在他的肩上,言笑晏晏地与他附耳说话。
  “大人跑这么快做什么?今日可还是来找你那三弟?哦,我忘了,人家是大名鼎鼎的半山公子,而大人你,只不过是一个跑腿的罢了,谁又曾记得你呢?”
  桓平后退一步,眸中已是不悦,“休要胡言。”
  真真却抓住了他的胳膊:“大人心里想什么,只有真真懂得。你在朱雀台同我说过的,你忘了吗?你恨他,你讨厌他,只有他死了,世人才会真正看到你的存在,不是么?”
  “闭嘴。”桓平的脸色彻底变了,那个桓乐印象中总是温和可亲的大哥在这一瞬间,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冷酷、狠厉,眼神冰冷得像是舔血的刀。
  桓乐瞬间通体冰凉。
  桓平却不知道他在看着,他用那可怕的眼神看着真真,沉声道:“你已经死了,莫再作妖。你以为区区心魔而已,能奈何得了我?”
  “真的不能吗?”真真却用一种近乎痴迷的眼神看着他,嘴角绽着笑,“你何必压抑自己做个好人呢?我知道的,你压抑得很痛苦,对不对?就连你的枕边人都不曾真正懂你,在那个桓家,你永远只能是一个温和忍让的大哥,若他们知晓你真实的面貌,还会接受你吗?”
  桓平沉着脸,没有答话。
  真真继续说着,整个人都快依偎到他身上去,声音也愈发勾人,“世人的爱多廉价啊,哪怕是再亲的亲人,也会毫不犹豫的舍弃你,你又何必处处顾虑着他们呢……如果你愿意,就让那桓半山永远留在这里,不好么……”
  可桓平的回答只有一个字,“滚。”
  他推开真真,几乎一刻也不想多留的离开这里。
  真真却笑得更欢了,眼角甚至沁出了泪水。他扶着栏杆望着桓平离去的背影,目光哀婉又癫狂。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有个小bug,改了一下。就是红衿院闹妖发生的时间,应当是在鬼宴之前,前面写错了,已修正。
  第61章 明日复明日
  红衣的少年还在喝酒, 酒意上脑,跟同桌的剑客拿筷子过起了招, 丝毫没有意识到身后发生了什么。
  此刻的桓乐看着他, 不由恼怒于自己的耽于享乐。
  你倒是回头看一眼啊!
  他忍不住想冲上去提醒自己,可却又清楚的明白眼前的一切都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实,就算他冲出去,又能怎么样呢?
  这里是书中的世界, 任凭他如何努力,也不会对现实产生任何改变的。
  岑深望着他焦灼的眼神, 几度张口想说些什么,可却又什么都说不上来。于是他又把目光投向了真真, 他总觉得比起平儿, 真真才是今晚的关键。
  天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那样哀伤而癫狂的眼神,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平息下去。
  果不其然,真真的视线一直停留在桓平的身上,不曾离开。癫狂逐渐吞噬着哀伤, 就像乌云渐渐遮住了明月,让他那张美艳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裂痕。
  裂痕像是一道疤, 硬生生撕裂了他的半边脸颊,狰狞又可怖。
  真真惊觉于自己脸部的变化, 右手颤巍巍的捧着脸,眼睛瞪得大大的,却干涩无泪。
  他像是快疯了, 无措的往四周张望着,像是在找镜子,可往生塔里没有镜子。
  此时此刻,红衣的少年已经跟宋梨说上了话。
  宋梨一如桓乐曾经描述过的那样,拥有一张平凡的脸。可他望着塔中的天井,望着这百鬼盛宴时眼中流露出的神采,却是熠熠生辉的。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吟出了这句诗,端的是豪迈飒然。
  桓乐单纯的为他喝彩,桓平遥遥看着那边的场景,看到桓乐的笑脸,下意识顿住了脚步。他的手还紧紧的握着腰间的刀柄,深吸一口气,眸中的阴霾才有消散的痕迹。
  他迟迟没有上前,就这么站在角落的阴影里看着桓乐。看他嬉笑,看他饮酒,看他从这里走到那里,神色渐趋平和。
  四周很安静。
  尽管鬼宴仍在继续,可岑深就是觉得四周特别安静。这种安静并非来自于外在,而来自于心里。
  他身边的桓乐一言不发。
  那厢的桓平也一言不发,看着红衣的少年,静静等候在相隔较远的阴影里。就像一个风雪夜归人,静静候在门口,等到身上的风雪都散去了,才要敲门。
  这真是个奇妙的场景。
  桓乐看着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