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276节
作者:木兰竹      更新:2022-05-03 22:11      字数:3194
  我乃是顺治年间进士及第,是大清的进士,和前明有什么关系?
  小胤禛频频点头:“对对对,本来就和你们没关系。哎呀,你们快帮我想想,怎么给太子哥哥回信,让太子哥哥别担忧我?太子哥哥刚病愈,可不能为我操心。”
  施世纶和许三礼对视一眼,都在心里咆哮。
  四阿哥,你不想让太子殿下担心,就别这么鲁莽啊!
  一个总角小孩领着一群旗兵冲击江宁将军府邸,他们得知此事的时候都吓崩了,完全不知道四阿哥是怎么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弄出的这件事!
  都说直亲王向来令人惊异,四阿哥也不须多让啊。
  三阿哥在京城中逼死了钦天监的官员?
  钦天监官员而已,比起大阿哥和四阿哥差远了。
  远在草原的直亲王胤禔也得到了胤礽的平安信和胤祉的告密信。
  胤禔得知胤礽曾经重病的时候,差点直接冲出去,想骑马回京。
  不过胤祉书信后面接着的康熙的字迹,让他停止了行动。
  康熙告诉胤禔,胤礽早就无事,还胖了一些。他让胤禔安心做自己的事,现在回来,只会打扰正在休养的胤礽。
  康熙又在信中感慨,太子心太软,砍一批想要谋反的人都能悲伤得晕过去。虽然太子处事并不手软,可康熙还是担心,希望胤禔能多劝劝太子。
  胤禔冷哼:“什么都要我劝,要你这个阿玛何用!”
  胤禔身边的人都眼观鼻鼻观心,装没听见直亲王的狂妄之语。
  胤禔知道,胤礽应该很快就会知道胤祉告密,会写信向他解释真相。
  几日后,他果然受到了胤礽新的信。
  在信中,胤礽承认了自己生病的事。
  “大哥,为了把他们钉在耻辱柱上,被当地百姓仇视,以断绝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我炮制了这场诬告,并故意以断粮之事让他们露出狐狸尾巴。我明明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待事成之后,我仍旧心里难安,真是虚伪啊。”
  胤禔皱眉。这种事怎么能写进信中?弟弟还是太不谨慎了。要是被人发现,这“诬告”二字不知道会引起多少风雨。
  就算这信是汗阿玛的人送来,弟弟也不该信任。假如汗阿玛脑抽,要对弟弟不利,把这封信作为证据,让弟弟在朝堂中名声丧尽呢?
  胤禔将书信焚烧,控制住想要立刻回去的心,提笔写信。
  他没有写信给胤礽,而是写信给了顾炎武。
  他决定,隔三差五就写信骂顾炎武一顿。
  南方士绅作恶多端,我弟弟替天行道,为民请命,你居然骂我弟弟。看我不骂死你!
  你说我弟弟污蔑?呵,你凭什么说我弟弟污蔑,你证据拿出来啊?因为那群人是文人,写文章写得好,他们就不可能是坏人吗?笑话!
  你顾炎武不过如此!
  虚伪!
  胤禔可不管顾炎武看不看他的信,反正他的人会直接把信从门缝里塞进去、从围墙上方投掷进去。
  就算顾炎武换地方住,只要还在大清的地盘上,胤禔就能写信骚扰他。
  在胤禔给顾炎武写信骂人的时候,顾炎武已经接到了胤礽的信。
  信的抬头是,“拜师顾炎武先生书”。
  顾炎武眉头紧皱,将信纸展平。
  他对胤礽很失望。
  南方士绅或许罪有应得,但胤礽不该用污蔑和逼迫的不道德手段来完成目的。
  顾炎武不相信,以胤礽的聪明才智,找不到真正的证据,用合理的手段光明正大的清理南方豪商。
  天子应该行王道,应该堂堂正正,应该心性坦荡,如日之皇皇。
  阴谋诡计,只会让人扭曲。
  试问太子此次用污蔑和逼迫的手段达成了后果,尝到了甜头,今后会不会继续这么做?其他人看到了,又会不会模仿?这样大清的官场,会不会充斥着阴谋诡计?
  对小人而言,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
  当对天子而言,宁可放过也不能损害天子光辉的形象。
  所以顾炎武严厉斥责胤礽,怕胤礽坏了心性。
  他甚至怀疑,这些事是不是胤礽身边的人背着胤礽做的。
  是那个包衣曹寅,还是那些阿谀奉承的汉人将领?还是说,是那两个年轻的满人?
  他见胤礽虽不多,也知道胤礽很是善良,应该不忍做这些事才对。
  顾炎武等来了太子的书信,却不知道该失望还是该叹息。
  胤礽在信中承认,这一环扣一环的计谋,都是出自他之手,甚至现在尘埃落定,执行者都不知道他真正的目的。
  “我要斩断南方士绅对南方百姓的思想控制。我要让他们声名狼藉,斯文扫地。”
  “我知这是饮鸩止渴,但毒死的也不过是我。”
  胤礽没写明的是,毒死的不只是他,还有可能是大清朝。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必须唤醒那些民众,把他们从对士绅豪族的盲目信任中打醒。
  这样,他们才会去学习新的东西。
  康熙只想着旗人。但胤礽准备将“新百家”推到整个大清,特别是文风昌盛的南方。
  南方比北方更重理学,且士绅豪族特别爱开书院,把持着地方上的基础教育。
  而且,所有王朝之处,都会开“均田制”,将田均匀的分给老百姓。到王朝末年,土地兼并,百姓才会民不聊生,王朝才会收不起来田税。
  但大清入关后被人欺骗,没有完成对土地占用的大洗牌,没有给百姓们分田,土地兼并在康熙朝就已经很严重。
  原本康熙以为土地兼并是因为满人圈地的缘故。到现在,他才明白,满人明明二十多年前才圈了地,现在居然大多贫困,只靠着朝廷供给的些许粮饷勉强度日。
  没读过书,连手中的财都守不住。
  杀掉这群豪族,把地分给百姓,百姓有活路,至少在康熙朝,大清能在浙江收上田税了。
  如果只是用他们本来的罪名,这些人罪不至死。
  很讽刺,如果不是胤礽用断粮的方式引这群士绅豪商与“华家”打粮食战,引起百姓的愤怒,即使他们激起民变,大清也只能对他们网开一面,就杀一两个人,他们的家族不会覆灭,田也到不了大清手中。
  现在朝廷必须杀他们,因为百姓们围攻他们的宅院,和他们养的刁奴起了冲突。
  胤礽激起了真正的民变,他也做了挟民的事。
  顾炎武越看越痛苦。
  他不明白胤礽为什么这么急躁。
  就算现在杀不死那些蛀虫,但胤礽还年轻,他只要一直盯着这些人,总会把他们用正义的方式扳倒。
  就算扳不倒,只要能限制这群人,对大清的统治也不会有威胁。
  敲山震虎就行了,为何要把整座山给烧了?
  比起分给百姓一些田地,和消除地方豪强对百姓的影响,士族才是立国之本啊。
  坐稳天下在于民心,而民心的关键在于士心。
  若太子失了士心,别说以后如何施政,可能胤礽这太子之位都不会稳固。
  顾炎武真的不理解胤礽这么急躁的原因。
  他将胤礽的书信烧掉后,颓然道:“看来,我与帝师无缘了。”
  他不能接受胤礽的做法。
  道不同,不相为谋。
  ……
  唐甄刚回到台湾,就收到了康熙和胤礽的信,得知了南方的事。
  他脸上的表情很古怪。
  胤礽所作所为很符合他的思想。
  他就认为,民心不在于士心,在于真正的黎民之心。那些官员一个个不思进取,剥削民众,是王朝覆灭的根源。
  在看了不知道哪位大贤写的书之后,唐甄更加确信自己的思想的正确性。
  没错,这就是阶级压迫!
  虽然现在他只能顺其自然,但未来一定会有人改变这个充满压迫的世界。
  一百年后,两百年后,五百年、一千年,这个世界的不正确,一定会纠正。
  太子能做到打击士绅豪商,将土地分给百姓的事,已经很不容易。至于太子的痛苦,在唐甄看来很不应该。
  太子哪是试探那些士绅豪商?明明是给那些士绅豪商机会。
  如果当时杭州城内粮价飙升的时候,那些士绅豪商与“华家”一样伸出援手,肯平价卖粮,给老百姓一些活路,太子绝对会放过他们。
  可他们做了什么?
  在杭州城内所有人都以为朝廷会派大军来的时候,他们居然还囤积居奇,要赚这断子绝孙的钱。
  他们为什么不害怕?
  这不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就算大清平叛的军队来了,也不会伤害他们的利益吗?
  他们甚至认为,就算这件事被揭穿,他们也不会伤筋动骨吗?
  地主也是资本家啊,有利益,他们连祖坟都能挖了。
  唐甄冷哼:“我要进京。太子身边,必须得有人护着。顾炎武那个老朽,他算个屁!
  顾炎武居然写信斥责太子,让太子如此难过?看我不写信骂死他!
  太子善良,尊师重道,不会对你顾炎武如何。
  皇上顾及面子,也不会插手此事。
  但你以为太子身边就没有其他人护着吗?我唐甄再不才,文章倒也是能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