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08节
作者:凌烟阁阁老      更新:2022-08-22 00:00      字数:4995
  如果农业企业不朝着高科技方向发展,或者不在打造品牌、企业管理和销售网络上下功夫,是很难得到资本青睐的,同样,也很难得到嘉谷的青睐——虽然产业基金只服务于嘉谷自有项目,但如果是真的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嘉谷也不是不可以进行投资。
  但很遗憾,并没有。起码在来抱大腿的企业中,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企业。
  “老王的意见是,如果有一定的价值,还可以接触一下;如果只想占便宜的,赶紧打发了。”张泽宏笑着转述王昱业的交代。
  齐政颔首同意。
  反正都是送上门来的企业或项目,如果费一点人力物力,能找到一些不错的投资苗子,那就是赚到了。
  而事实上,随着拜访的名单越来越厚,齐政也出面接待了一些来访的代表。
  相比于要像陀螺似的一刻不停地旋转,才能确保集团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的王昱业,身家数百亿的齐政明显更空闲——做出决策,然后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交给正确的人去打理,这才是齐政的日常工作重点。
  所以,抽空接待一些访客,在齐政看来,还可以当做是一种舒缓心情的调剂。
  但随着接触的深入,他渐渐有了其他的想法。
  这些主动跑来的公司,基本上是没有多少能看得上眼的。但是这些主动跑来的代表,要么懂农业懂政策,要么懂合作懂营销,难得的是水平都不错——毕竟,能被派来“毛遂自荐”的,如果没点本事,连集团公关部的门都进不了。
  齐政跟张泽宏稍微一提,他就心领神会了。
  ——送上门来的项目看不上没关系,送上门来的人如果有价值,当场撬墙角,一点负担都没有。
  于是,劝说嘉谷的人,迅速地被张泽宏劝说:“我们嘉谷的薪酬水平是业界最好的,在全国都是最好的行列。对于真正优秀的员工,还可以获得股权激励,每年能享受分红的……”
  观察到具有农业情怀的“文青”,张泽宏又有另一套说法:“你热爱乡村环境?热爱农耕生活?热爱栽培作物?亦或是热爱农业科技?都可以,只要到我们嘉谷来工作,绝对能满足你的个人情怀……”
  甚至是一些小老板,张泽宏也“推心置腹”道:“地球人都知道,农业不是暴利的行业——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说,场地、人工、资金等成本都在节节攀升,你单打独斗,也许今年赚钱,明年就不赚钱了,辛辛苦苦几年还极有可能赔得血本无归。但中国人应该都知道,我们嘉谷能把农业做成暴利的行业。老实说,你还不如加入我们嘉谷,每年稳稳地拿不菲的分红,我也相信你绝对是有资格的……”
  见面的人越多,集团公关部的说服力就越强,嘉谷收入囊中的人才就越多。只是极短的一段时间,嘉谷总部突然变得门可罗雀了。
  钱没要到,人却没了。
  谁还敢再派人来联系啊?
  ……
  第546章 无穷的潜力
  时间晃眼而过。
  世界从不平静。
  在美国,示威者发起“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反对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以及社会不公正。有意思的是,联邦调查局从一开始,就将此项抗议运动视为潜在的犯罪和恐怖主义威胁,之后也持续对其进行监测和打击。警方的强制清场,美国主流媒体的“选择性”失声,充分给世人展示了什么叫“美国式的皿煮自由”。
  而在欧洲,经过近两年的扯皮,欧盟终于就解决欧债危机问题达成共识,同意向希腊提供财政援助。但欧元区领导国的民众无不对花自己的钱补邻居“高消费高福利”留下的窟窿诟病不已,此举也为某个“欧洲搅屎棍”日后对欧盟说“拜拜”埋下了伏笔。归根到底,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业空心化,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国内也从不是岁月静好。
  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讯息,居民消费价格(cpi)见顶回落。而这一讯息的背后,是连续数月呈现价格猛涨局面,平均价格达到近十年最高位的猪肉,以及稳中有升的粮食价格。
  国人正式进入了“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时代,渴望更多的投资渠道;企业日子也不好过,外部环境不平稳,内部经营成本节节攀升,不同的企业又陷入不同的麻烦当中。
  嘉谷体系却仿佛一片静海似的。
  不是没有感受到时代的浪潮冲击,而是在齐政的领导下,嘉谷集团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在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10%的背景下,凭借着基本完成布局的大米、牛奶、啤酒等传统业务,集团的现金流前所未有的充足,在此时的国内企业中,当属一流。
  而为了新业务扩张而成立的产业基金,都不能说是取得开门红了,简直就是开门“大爆”。
  不到两个月,五十亿的募资金额,就有一半到账了。这样的效率,大大超出了齐政的预料,也让负责花这笔钱的马定文忙得飞起。
  马定文新组建的林业业务板块,是总部一级的管理架构,核心在于怎样做好投资者,通过投资的管控,对核心下属企业进行有效治理,让有机会实现协同效应的模块之间能产生互动,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大操大办。
  就像集团支柱之一的粮油与食品饮料板块,旗下有若干个子公司,有的是卖大米的,有的是是卖牛奶的,有的是卖啤酒的,但是基本业态是一样的,都是形成最终的终端消费品,通过多级分销或者直营连锁等一系列方式销售出去。而在总部层面上,就要将研发、生产、供应链以及销售等环节互补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消费品板块。
  所以,马定文在对集团的财务信息稍作了解后,就马不停蹄地东奔西走,既要为红豆杉产业扩张落实新的基地,又要摸透嘉谷体系林业业务有多少牌面,几乎成了空中飞人。
  在产业基金第一笔募资到账之时,马定文将目光转向嘉谷林业的另一个重要基地——麻疯树基地。
  在晋省林汾市的原有植被和水文已被完全破坏的废弃煤矿矿区内,马定文就看到了正在迎风生长的麻疯树。
  闻讯赶来的战略合作伙伴,中石油全资子公司中石油基地公司的负责人笑得像个三百斤的胖子:“你们培育的这个麻疯树品种,贼特么的适合在这边生长了。你看,采煤塌陷形成的地形地貌,土地已经完全退化了吧?居然就回填尾矿,再添加有效营养物质,麻疯树就潇洒地落地生根了!”
  “而且,它还真特娘的能分解吸收煤渣!哎,如果不是在煤炭废弃矿区种植这种麻疯树,真的发现破坏的土壤进行了重构,劳资绝对不敢相信!真的是永远不要小看一棵树的潜力啊!”
  马定文不过是刚刚接手相关资料,过来也是为了了解详细情况,因此也不多插话。
  中石油基地公司的负责人接着透露了最新的进展:“截至目前,麻疯树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万亩,而且随着种植工人的经验越来越足,麻疯树种植速度也会加速。按这样的进度下去,大概率能提前完成计划。”
  都不用马定文追问,他就越说越起劲:“马总你放心,我们中石油负责配套建设的柴油炼油基地,也已经开始平整土地,采购设备了。特娘的,劳资要在这里挖出一个‘生物油田’!”
  看得出来,即使是还没有结果,嘉谷麻疯树的生长情况和表现,就已经折服了他,甚至让他爽到在马定文面前粗口不断。
  马定文也不在意,反而翘起了嘴角——合伙人的失态,就是对嘉谷最好的赞誉;真不愧“超级麻疯树”之名。
  高兴中,又浮现出几分自豪。
  自从回国后,马定文见过不少称得上是成功的公司,它们或用很短的时间,创造了很大的成就;或用很少的人工,赚取了令人羡慕的利益。
  但没有一家公司,像是嘉谷这样,让马定文觉得震颤。
  超级红豆杉,超级麻疯树……与嘉谷接触的短短几个月内,光是林业板块上的成果,就令马定文觉得难以追赶。
  最难得的是,嘉谷始终是以技术增长为发展方向。这样的公司,在最传统的农业领域,是极为少见的。
  虽然“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喊了好多年,但即使是今天,很多国内企业仍然处在市场的图腾崇拜状态下。事实上,也确实有无数的公司从市场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传统贸易市场。
  但在内心里,马定文是看不起那些商业公司的。
  说得难听点,无外乎是倒买倒卖的掮客罢了。
  但齐政和他的嘉谷集团,是完全不同的。
  马定文专门了解过齐政的履历,知道他是以技术起家,以技术发家的——嗯,虽然彼“技术”非此“技术”。
  这样的公司,一直以来,在国内是很不讨喜的,很多时候,更是被当作肥羊。也就是现在国家对于知识产权开始重视起来,才没有那容易被占便宜了。
  可以说,齐政和他的嘉谷,不仅改变了马定文的这种认识,也改变了行业内外很多人的这种认识。
  就像是现在,堂堂的能源巨头中石油,在生物能源上有什么资格占人家的便宜?嘉谷手握“林油一体化”关键的“超级麻疯树”,还不是嘉谷怎么说,中石油就怎么做?
  事实上,马定文一直没有说出来的是,在得知嘉谷没有沉浸在往日的辉煌里,而是竖起了“推动国家农业战略聚焦科研创新”的王旗后,他就打定了主意,就算没能当上嘉谷林业板块的负责人,也要想办法加入嘉谷体系。
  因为,这样的嘉谷,具有无穷的潜力!
  ……
  第547章 突如其来的“恶评”
  9月底,马定文转道西北的阿拉鄯沙漠。
  在阿拉鄯沙漠内,有嘉谷目前种植规模最大的林业基地——梭梭林。
  如果说,马定文对于晋省的麻疯树基地是赞誉有加的话,对于沙漠里的梭梭林基地就吐槽不能了。
  他知道种植梭梭林具有很大的生态意义,但从经济效益上来看,它不划算啊!
  同样的投资,哪怕是种植最简单的速生林,相信都会比在沙漠里种梭梭林划算。
  但当马定文真的来到阿拉鄯沙漠时,却被眼前大片大片的梭梭林给震撼到了。
  浩瀚的沙漠沙丘中,一片片的梭梭林,一眼望不到边,将嘉谷开发的绿洲包围起来。蓝天上飘着白云,跟地上的黄沙与绿洲交相辉映,瞬间让人心旷神怡。
  他错了!
  不曾走进这片荒凉的沙漠,你不会相信在这片沙漠间的生命有多顽强。
  不曾踏上这片翻天覆地的绿洲,你不会感受到梭梭林的存在是多么伟大。
  对于第一次接触到沙漠的马定文来说,沙漠中的树木简直就是魔术一般的存在。看到顽强扎根于贫瘠沙地的梭梭林,你根本不会想着计算它的经济价值,只会对其怀有敬意。
  但马定文不知道的是,不是所有人都会怀有这种敬意的。
  ……
  在马定文沉醉在沙漠变绿洲的奇迹之时,美国一位有名的生态学家,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人是在创造奇迹,还是在制造灾难?”的文章,让嘉谷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浩大的舆论寒冬。
  ——“……中国政府,和一家中国公司,在大陆深处的一片浩瀚沙漠区,进行着一个惊人的计划!
  他们计划着,将这块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区,变成可种植的良田,这样可以减少部分农产品在国际上的依赖。
  听起来,这个计划堪称伟大不是?寸草不生的大沙漠,经过人力的顽强对抗后,覆盖上植物,水土不再流失了,沙地变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难道不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吗?
  并不是!
  在自然界,无论是沙漠、荒山秃岭,还是草地和灌丛,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有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众所周知,沙漠的形成是由于缺水。
  千万年的演化,干旱的依旧干旱,凭什么认为人类有了一定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可以改变千万年大气环流都改变不了的干旱?
  譬如中国人要开发的沙漠区,自西北向东南绵亘550公里,西北最宽处约273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3000~3500毫米。
  这是什么概念?
  中国唯一的内海,叫渤海,面积只有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折合18000毫米。
  不考虑单位,只考虑数字。这个沙漠区的一年蒸发是9x3000(仅取最小单位),等于2.7万。而渤海的水,约等于14万。
  也就是说,中国人开发的整个沙漠区,五年就能蒸发掉一个内海的水,这还不算植物生长要消耗的水分。
  问题是,这些水资源,是从哪里来的?
  无非是通过开采深层地下水一途。
  但这种做法是傲慢的,也是愚蠢的。
  中国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他们不是在创造奇迹,而是在制造更大的生态灾难!
  因为,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只要能长树的地方,上帝一定会造出一个“顶级的森林”。但我们不可能比上帝还高明。
  这家叫嘉谷的公司,就更不可能比上帝还高明。
  ……”
  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嘉谷开发阿拉鄯沙漠区的进度,用貌似详实的数据和有说服力的科学知识,指名道姓地批评了嘉谷集团,还很有心机地放出了几张沙漠里植物枯死的照片。
  《纽约时报》的影响力不必多说。纷至沓来的是《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日报》等诸多全美主流媒体的竞相转载和报道,各种媒体人纷纷对此事件发表激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