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74节
作者:安静的九乔      更新:2022-10-31 01:21      字数:4427
  苏轼一歪头思索:“这难道不与运河漕运重复吗?”
  明远一笑:“可以两手抓嘛!”
  在他看来,修筑公路与漕运并不冲突。
  漕运的运力强大,成本低廉,但是速度缓慢,到了北方运河还时常受到运河水位较低,或者冬季河面上冻的阻碍。
  今日他观察扬州城中的商贩货运,还都是以本地附近出产的小商品和农产品为主。路旁商铺里的大宗货物则以通过大运河运输南下的北方货物和跨江运到此处江南出产为主。
  也就是说,小件商品与农产品运不远,而大宗货物运输的时效性较低,摆在各家商铺里的货品,以丝、绢、粮、油、茶、木炭等为主,生鲜果蔬与手工制品都极少见。
  如果能在水运之外,再辅以一条专门运货的“高速”公路,运输重量较轻的货物和需要时效性的货物,作为运河的补充,想必能够更好地促进南北方的货运交通。
  他这样一解释,苏轼才恍然大悟,忙又问:“远之,那第二件呢?”
  “我想要在各地之间建立一个‘邮递’生意,代为寄送信件和物品。比现在四处托人寄信捎带要强不少。”
  北宋的“邮递”,真是明远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一项。
  “邮递”信件或是寄送物品,在这个时代,要么需要求告可靠的亲朋同乡,趁他们出行的时候赶紧捎带上一封。
  官府这边,也有所谓的“马递”、“驿递”,但马递的内容仅限于紧急的消息,驿递则负责传送从朝中颁发到各地的朝报邸报与文件等。
  此外,官府也有在各地之间运输各种物品的需要,这却往往通过征发民伕,让普通百姓服役来完成。
  而明远所想的,正是后世的“邮政”系统和“快递”公司,以民间的方式,组织起可靠的信息流动和货物运输。到时候,不仅民间有可靠的投递信件渠道,官府或许也可以考虑直接“购买”民间的服务,以避免征发百姓服役。
  明远的一番话,种师中还听不太懂,小朋友表现得云里雾里的。而苏轼却是肃然起敬,而且迅速表现出孩子气的“愀然不乐”。
  “远之在扬州,想的都是有关百姓生计的大事。而某却只晓得游山玩水。”
  明远只好安慰:“子瞻公在扬州多填几首词就好啦!”
  苏轼揪着胡子,心思立即被引到了别的事情上:“填词?哦,某都还从来没填过词呢。”
  明远顿时一呆,这时才想起来:苏轼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宋词大家,但他是从熙宁五年还是熙宁六年才开始填词的。
  他只好鼓励苏轼几句:“如今词风偏缠绵婉约,豪放大气的唯有范文正公的《渔家傲》等寥寥几篇,若是苏公有意填词,或许能开一时之风气,为词坛带来新气象也未可知呢?”
  苏轼的心思立即被明远转去了填词这件事上,当真开始认真考虑转变词风的事。
  而种师中小朋友则望着明远,诡异地笑笑,拖长声音问:“明师兄如此着急想要建立‘邮递’生意……是否因为有‘欲寄彩笺兼尺素’之人,却‘山长水阔知何处’2呢?”
  明远冲他睁大了眼睛,差点就说出口:“你明知道……”
  他现在基本能确定,他与种建中之间的三年之约,种师中这个小鬼头一定是在旁边的大车里听见了的。
  所以自己这次南下杭州,不知道算不算是带了未来的小叔子一道南下。
  如今种师中在席上,将胸一挺,满脸都写着“师兄放心”“我要代替阿兄好好照顾你”的表情,明远却很想立即找个地洞钻进去。
  要建立“邮政系统”、“快递公司”,他确实是为了“夹带私货”,本意就是想要与种建中顺利地鸿雁传书。
  当然,这可不只是为了“欲寄彩笺兼尺素”,而是他希望能把自己在南方的所有发明,所有对西军有用的想法,都及时传递到种建中那里。
  另外,西北战场上刀剑无言,明远心里亦是担忧,能早一刻得到种建中在西军中的平安信,总是好一点。
  当然,也要把自己和种师中的进展及时给种建中递过去,让他后顾无忧。
  于是明远重重地咳嗽了两声,故意当着种师中的面自言自语:“到杭州之后,我是先雇佣一位当地的厨子,还是从汴京或者扬州这里聘一位过去呢?”
  他手指在驿馆的桌面上轻轻敲敲,赞道:“扬州这里的厨子,看起来也很不错哦!”
  种师中顿时喜笑颜开,眼里光芒四射,表情雀跃地说:“都行,明师兄,都行!”
  *
  第二天,史尚已经将他旧日在汴京“经理训练营”里认得的一位可靠管事带到了明远面前。
  明远问过,知道对方姓冯,便笑着点头,道:“冯管事。”
  冯管事向明远拱手行礼,同时震惊于明远的年轻,一句“东翁”就没能叫出口,嗫嚅了半日,才道:“……郎君。”
  “冯管事无须拘束。想必你已经从史尚那里听说了,为我打理产业,每年的底薪是300贯,另有按照业绩计算的分成奖金——这份薪酬,我相信是绝对优厚的。”
  冯管事连连点头,表示这是他入行以来,所听闻的最为优厚的一份薪资。
  “但是——”
  明远望着冯管事大喜过望的笑脸,缓缓放冷了表情,认真地强调:“如果你所打理的产业时,存在账目上的严重差错,甚至是贪污纳贿,化公为私……那么对不住,我可以保证,这么优厚的薪资你这辈子再也拿不到了。”
  明远既然下决心将自己的“物流”运输中心设在扬州,就必须在这里雇佣几个可靠人手,远程控制。
  所以他采用的是“高薪养廉”的方法,给予员工最为优厚的待遇,同时也让他们知道“犯错”的后果。
  果然,冯管事的脸色变了变,再看向明远的眼光里便多了几分尊敬与郑重,连声称是。
  明远当即放缓脸色,笑眯眯地开口:“那好,我们来商量一下怎么做这‘邮政’与‘快递’业务吧!”
  第158章 千万贯
  明远与苏轼、种师中一行人从扬州出发, 由瓜州渡口渡江,京口上岸。
  由于“钟山只隔数重山”的缘故,苏轼受了种师中的撺掇, 与明远等人一起绕道江宁,在那里访古探幽, 去看了“一片降幡出石头”的石头城, 也去了“乌衣巷口夕阳斜”的金陵故都。
  一番嬉游之后, 一行人自陆路往杭州缓缓而去。
  明远白天时候多半陪伴苏、种两人一道游览, 顺便考察物产、物价及行市。
  到了晚间,他自有商业规划要做。
  这一路上, 明远一直在思索:此前他在汴京靠100万贯就构筑起来一爿颇为像样的产业。
  如今他南下杭州, 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将在京城中已有的生意原样搬过来。但“生意搬家”可绝不能是简简单单地复制一份, 又要看当地的原料、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才能够因地制宜, 让他的产业不至于像是南橘北枳一样,一挪地儿就全变味了。
  明远名下的产业之中, 必须带来的是刻印社和报社。
  活字印刷术在汴京的大获成功, 令明远很有底气,让这两项产业成为他手中的重要工具。
  其他产业, 诸如瓦舍和酒楼,可以考虑在本地收购。
  玻璃生产,显然要视当地原材料的情况才能决定;而用石炭生产的蜂窝煤则要看本地百姓对这种新型燃料的接受程度。
  对了——
  早先他向苏轼提过的“邮递”生意,由于冯管事的加盟, 如今已经规划好要在数个重要城市试点:京兆府、洛阳、汴京、扬州、江宁和杭州。
  地理位置较为核心的扬州, 被选中作为“邮递”行业的中心。
  以扬州为中心, 分别向京兆府、洛阳、汴京、江宁和杭州的邮递线路已经开始试点。
  目前为了避免沿路缴纳路税, 明远的策略是:在试点阶段, 只投递信件,不带货物,也不捎带钱财一类的贵重物品——只带书信。
  他想要看看这个时空的居民对邮递系统的市场需要有多大,另外人们愿意为这种传递信件的服务花多少钱。
  从目前冯管事的反馈来看,扬州城中,在这件事上愿意花几个钱的大有人在。如果能让信件又快又安全地寄到地头,愿意支出一定费用似乎已经成了世人的共识。
  只是这愿花的钱有多也有少。商人们为了得到临近几座大城市的商讯,不惜多花个三五十文,只希望信件能够早一天到达。
  甚至还有外地的商人提出想要每天从汴京将《汴梁日报》“快速邮寄”到扬州等地来的。
  而普通百姓则对“时效性”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只要能将信件带到就行。他们愿出的钱也很少,通常只是两三文、一两文。
  这与明远的预期相符。
  现下他需要做的,是在计划开办邮递业务的几个城市里开设店铺,另一方面他又打算向王雱建议,通过这些“邮递机构”向各处官府统一缴纳“过税”,以“扑买”税额的方式从官府处获得“集体缴税权”,也就是“包税”。
  获得了“集体缴税权”之后,明远就可以将这些税金作为“费用”,平摊进每一份寄送货物的货物之中。
  这样一来,寻常百姓寄送物品可以免去繁琐的缴纳路税的过程。单只这一项,想必就能吸引很多人使用“快递”服务。
  另外,洛阳、汴京、扬州、杭州等地都还好,唯有京兆府到洛阳道路上治安问题比较突出。明远已打算招募一些人手,专门搞货运安保公司,或者叫“镖局”。这些信件明远也已经发出去,托京兆府的牙人程朗替他物色人物。
  要不了多久,明远名下的“邮政”和“快递”两条线的业务就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他自己预估的前期投入费用是20万贯,将来将业务向整个宋境铺开的时候,这个金额估计会增加到80万贯。
  1127对这样一笔回报率不知怎样的生意尚未提出什么异议。
  但如果试验方真的要刁难,明远便打算祭出那个“万金油”理由——“千金难买我高兴”:
  费这么大力气在宋境内建立“邮递”系统,明远私心里其实只是想给种建中写信,并且让种建中能及时收到他的信罢了。
  除了规划他的“邮递”业务版图,明远还有一点需要考虑:
  这一次,他的阶段目标是花掉1000万贯,而且为将来计,他还要尽可能多地积攒“蝴蝶值”,以便合理使用试验方提供的各种道具。
  这也意味着:重复他以前花掉100万贯的方法是不够的。
  他还需要找到更多、更快、更有意义的花钱方法。
  就这么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明远随同苏轼等人一起到了杭州。
  “某终于到杭州啦!”
  苏轼骑在马背上,望着远处的山川湖泊发出感慨。
  “汴京人总是说余杭乃是百事繁庶,地上天宫。一见之下,果然不虚。”
  眼前的群山起伏之间豁然出现一片平湖,湖畔一座城市,向远方地势平坦的平原延伸开去。
  明远立即想起柳永那首著名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1……”
  杭州城座靠西湖,城市在西湖以东一片较为狭长的平陆地区发展。
  熙宁年间,此地人口虽远远比不上汴京,可也不太少。按照柳永的“参差十万人家”来算,常住人口大约在二三十万人的样子,已是东南第一大都会。
  而此处也汇集了粮食、绢匹一类的物产,汇聚于直通汴京的运河畔,等待纲船运至汴京,供养在都中生活的百万百姓。可谓是全国的“物产中心”。
  此刻听见苏轼激动,明远也觉得很兴奋。
  他身边,史尚却策马上前,问明远:“明郎君,这一路上小人都在想,您到杭州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寻访令尊。小人这里,需要为您另外寻访住宅,并雇佣合适的人手吗?”
  原本一直跟在明远身边的向华,跟随种建中回了陕西。
  史尚早就唠叨着,至少要为明远雇佣两名伴当,然后再寻访几名好学的管事与账房为明远服务。
  而住所方面,史尚则不太确定。
  因为明远的“大人”就在杭州,明远过来是投奔他的。
  史尚甚至不知道自己这个“汴京百事通”,跟随明远来到杭州之后,是否还会像以前那样,得到明远的重用,因此心里正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