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又开始挖坑了
作者:苍山月      更新:2023-06-10 08:45      字数:8419
  老列维要来中国交流学习这个事儿,说到底,也是齐磊闹的。
  雏鹰班就是他搞出来的,斯坦福的精英训练营又是效仿雏鹰班的模式。
  要论起传媒人才的培养,以及对传播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西方要比我们看重得多得多。
  从二战结束之后开始,米国已经在寻求从传播的角度,控制其它国家和民族了。
  所以,针对网络时代,新传媒的教育形式,以及集中资源打造精英群体的模式被中国人抢了先,这本身就让米国人很不爽。。
  因而也埋下了较劲儿的底子。
  可是问题来了,雏鹰一期实在太出彩了,齐磊自己都纳闷儿那十九個人到底是怎么选出来的。
  尤其是拓爷,这孙子已经杀疯了。
  这半年间,又有三篇论文在国际期刊发表,再加上傻龙和马晨宇那几个都是天赋异禀,潜力彻底被挖掘,几乎是每人都有一两次露脸的机会。
  以至于上个月,就是齐磊肢解三石的那段时间,米国的一个报业大亨在斯坦福讲座的时候,发出了担忧,“中国在传播领域大放异彩,思维方式已经超越了米国年轻一代。”
  好吧,当着列维斯坦的面说的。
  台下坐着斯坦福精英训练营的鹰崽子们,他们能服气吗?
  正好,作为德盛投资银行的首席新闻顾问,鲍尔森又交给列维斯坦一项需要去中国的任务。
  于是,老列维就促成了这次交流学习。
  董北国对这次学术交流很重视,包括上面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很重视。
  什么时候见米国的顶级名校,主动向中国的专业院校发起交流申请了?
  八百年也不遇上一回。
  所以,上面专门找老董谈过话了。
  指导思想就是:热情招待,尺度适中,既要保证交流学习的圆满成功,又不能丢了国内大学的脸面。
  董北国接到任务,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事儿得交给齐磊。
  他鬼点子多啊,而且和列维斯坦又是老相识。
  所以,今天齐磊这是来学校了,他要是不来,过几天董北国也得去家里抓人。
  此时是下午三点,齐磊饿的前胸贴后背,可是食堂又肯定没饭。
  没办法,只好和董北国一起回办公室,两人拿饭缸子泡方便面,顺便由董大校长传达一下上面的指示精神,连带琢磨一下这事儿应该怎么办。
  然后,先不说正事儿聊的如何,齐磊被董大校长打开了方便面的新吃法。
  他头一回见往泡的方便面里加生鸡蛋的。
  “这不得腥啊?”
  董北国鄙夷地警了他一眼,“不懂了吧?"
  只见老头儿把鸡蛋打在干面上,拿筷子把蛋黄戳破,然后开水往上一浇。
  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蛋黄直接就散成了蛋花,而且一烫就熟了。
  “蛋清捂个两三分钟,半熟不熟,你就吃去吧,鲜亮得很。"
  “喷喷。”齐磊砸巴着嘴,“您这是吃多少方便面才吃出来的心得啊?难怪你胃不好!"
  董北国不以为意,“说正事儿。”
  捂着饭缸子坐下,“老列维是8月4号到,在咱们这儿要呆上一个月,九月二号离校。"
  “我打算把马拓、周小晗他们都叫回来。上面很重视,对方也是来者不善。“
  齐磊想了想,却是摇头。
  一期的人都撒出去了,一队在四川跟着周小晗,一队跟着江瑶在国外。
  拓爷,还有寇仲琪、宗宝宝,在西雅图。
  剩下的人,都在深圳,小马哥那里。
  且不说招回来有多麻烦,就是他们现在手里在做的事儿,也同样重要。
  道,“用不着,不就一群米国鹰惠子吗?二期就够用!”
  董北国挑眉,“你可别托大哈,这回不是闹着玩的!“
  确实不是闹着玩的,其实想想也知道,对方肯定不是交流那么简单。
  大老远的,斯坦福的好环境不呆,跑到你中国来,就为了见一面?聊聊天?
  扯淡!
  一旦在交流中,中国学生落了下风,那对方肯定要大肆宣传,说北广雏鹰班是浪得虚名。
  “说白了,米国人什么东西都愿意玩个垄断,在传媒教育方面,更要垄断。"
  “否则,咱们北广打出名气,人才都往咱们这儿跑。他们怎么从根儿上给别人洗脑?”
  关键不在人才,关键在于人才从哪儿来。
  这就好比,一个三哥的留学生想学传媒,以前最好的不是米国大学,就是欧洲的大学。去了之后,除了学术学习,自然要接受西式文化。
  现在突然冒出个中国的大学,也是顶尖水平。
  如果选了咱们,那接受的就是中国文化。
  这里面的远期差异会非常大,米国人尤其看重这一点。
  对于董北国的担忧,齐磊却是不以为然。
  “用不着,有我在呢!”
  别的齐磊不敢说,可是学术这一块儿,他的信心还是有的。
  别说一帮由老朋友带队的鹰崽子,你就是来一群列维斯坦那个级别的大佬,齐磊现在也不虚。
  “放心吧,交给我了!“
  董北国不确定,“真没问题?”
  齐磊,“真没问题!“
  原本他还不想给雏鹰二期系统的上什么课,现在嘛,可以放点干货给他们。
  只是苦了雏鹰二期,还有一个多星期就放暑假了,现在好,暑假报销了。
  不过好在,晚上齐磊把这个消息告诉二期的同学们,这帮家伙居然没什么怨言。
  弄的齐磊还挺奇怪,这么好学的吗?
  殊不知,这和好学没有什么关系。
  就拿二成子来说吧,“班,班头儿!“
  “你说我我我爸就是下岗职工,就就就,就我这家庭条件,有这么个机会
  多,多不容易啊!”
  当初二成子选进雏鹰班,往家里打电话,显摆,说学校给他配了两台电脑,还有各种经费等等。
  董伟成他爸高兴的一宿都睡不着觉,就剩一句,“儿子出息了!"
  晚上回到家,齐磊还在琢磨老列维来访的事儿。
  至于董北国交给他的另外一个任务,总裁班,齐磊就没当回事儿,随便忽悠忽悠就过去的事儿。
  反正,那就是老董弄的一个“骗钱班”。
  现在,齐磊可以专心考虑一个月之后的问题。
  其实仔细想过,对于雏鹰二期来说也没什么难的,全程有齐磊陪着,基本吃不亏问题就在于精神面貌。
  二期那帮人,没有一期那股野性,桀骜不驯,谁也不服。就拓爷那样的,往那儿一站,就藐视一切。
  别管你是列维斯坦,还是斯坦福的精英,在拓爷眼里就是个屁。
  他有时候连齐磊都不服。
  可是,二期就缺少一期那股劲儿,更像是一群中规中矩的好学生,乖宝宝。
  这样不行,放在一帮标榜自由独立的米国学生面前,就成了中国人的呆板木讷了齐磊得想办法给他们建立自信,最后有拓爷那种“你们都是弟弟”的气势。
  一条思路渐渐在脑海中清析起来,等齐磊完全理清,已经是九点多快十点了。
  而这时,门锁转动,晓儿进来了。
  见齐磊在客厅坐着,一边换鞋,“我拿点东西就走。”四下扫看,“伟哥呢?”
  齐磊脸一苦,“他学校有事儿,今天不回来。"
  晓儿登时脸一垮,“真可怜,孤家寡人了。"
  唐小奕和徐小倩都搬走了,晓儿也去和李憨憨混了。
  就剩齐磊和伟哥,结果伟哥还隔三差五的不回来。
  似乎是戳到了齐磊的痛处,恶狠狠地蹬了晓儿一眼,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说实话,大伙儿一走,齐磊还真有点不适应。
  这几年,除了他出国这两次,还有提前上大一那一年,基本就在一块腻味着,
  身边从来没这么冷清过。
  至于杨晓这丫头,她完全没必要搬出去,是懂事的过头了。
  别看晓儿大大咧咧的,没心没肺就跟在大家屁股后头混,其实她心思挺细的,
  想的也多。
  当初徐小倩还打算出国的时候,让她在家里选房间,她死活不选。
  如今,徐小倩搬出去了,她也马上不在家里住了。
  内心的缺乏安全感,让她做什么事儿都例小心翼翼的。
  寇仲琪不在国内,她宁可去和李攻挤一张床,也不在这儿住了。
  好吧,李玟玟也从学校寝室搬出来了,在西门外租了个一居室。本来自己住刚刚好,现在又多了个人。
  齐磊看她就来气,可是看她那样儿,又气不起来。
  随口一问,“吃饭了吗?”
  结果晓儿眦牙笑,“没。“
  齐磊一听就瞪眼,“都特么十点了,还没吃?“
  就见晓儿一脸无辜,“不怪我啊!音乐节的事儿贼多,错过了饭点儿,食堂没饭了。“
  缠着手指头,“本来想和李憨憨混一顿,她还去跑活动了,没回来呢!“
  齐磊一副没脸见的样子,那你不会外面找点吃的?
  支起身子,“坐那儿等着!”说着话向厨房走去。
  晓儿一听,登时大喜,“好瀚!”,乖巧地往沙发上一盘,等着了。
  齐磊都走到厨房门口了,发现不太对,回头皱眉,“你不是回来取东西的吧?
  你是回来蹭饭的!”
  晓儿装傻,“别说那么难听嘛!我哪好意思麻烦你?“
  齐磊,“都这个点了还不麻烦?谁大半夜给你忙活?“
  晓儿,“少废话!赶紧的!"
  冰箱里有什么做什么,一个黄瓜炒蛋,一个蒜茎炒肉,又蒸了米饭。
  等端上去,晓儿已经迫不及待,自己抢过饭盛饭。
  见齐磊拿了两个碗,眉头一紧,“你还吃啊?"
  齐磊,“我也没吃呢!"
  晓儿登时无语,你自己没吃,这叫麻烦吗?
  这顿饭吃的更心安理得了。
  把一块蒜苔夹进嘴里,像兔子似的一点一点往里送,吃的可香了。
  “对了,恭喜你哈,暂时解脱了。“
  齐磊皱眉,“恭喜我什么?又解脱什么?"
  晓儿一副无语的架势,“你没看新闻啊?"
  齐磊更不解,“什么新闻?”
  晓儿,“棒子大总管脑抽,要把首都的译名改成首尔。网上都在骂呢,倒是没多少骂你的了。"
  齐磊,““
  如果他没记错,汉城改首尔是05年的事儿吧?现在就有苗头了吗?前世他还真没注意过。
  齐磊哪知道,本来是没什么苗头的,小西巴现在也仅仅只是个别议员在叫器这个事儿,八字还没一呢!
  只不过,他最近不是被骂的罗圈上天了嘛!邹成斌成在看不下去了,想给齐磊转移一下火力。
  于是,央视就着重的报道了一下这个事儿。
  然后然后国内舆论果然就不再抓着齐磊不放了。
  不过不管转移不转移,齐磊对这个事儿都不太关心。
  无所谓道,“那还挺是时候,给哥挡枪了。"
  杨晓,“你说韩国人是不是脑了有问题?好好的汉城,为什么改一个谁都不待见的名字啊?”
  齐磊,“他们就那样儿,去中国化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折腾去呗!"
  这个年代,国人对小西巴还没那么仇视,或者说,那些缺德事儿,这也是他的那也是他的,小西巴也没那以柔心病况。
  所以,晓儿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都无法理解。
  包括汉城改首尔的这么个无语操作。
  此时,晓儿见齐磊一副轻描淡写好像很懂的样子,鄙夷道,“这你也知道?"
  齐磊,“还真别说,我还真知道。"
  晓儿,“那你给我讲讲,到底怎么回事,他们为什么要改啊?"
  齐磊吃的正香,他今天就下午糊弄了一顿泡面,饿着呢!
  敷衍道,“这有啥可讲的,一帮不认祖宗的傻缺。"
  晓儿,“祖宗?"
  捶了齐磊一下,“别说那么难听!韩国确实有不少中国文化,也是咱们的附属国那么多年,还没到认祖宗那个地步。"
  齐磊,“呵呵。”
  不得不说啊,东亚这几个国家,韩国文化输出很成功,委国文化输出也很成功就特么中国,本来输出最多的文化,是东亚文化的主体,可是搞的却好像最不成功一样。
  杨晓也喜欢韩国偶像,什么hot、李贞贤什么的。
  抬头看了晓儿一眼,见她还挺义正词严,决定给这丫头上一课。
  “我还真不是埋汰他们,这帮孙子还真就是忘了祖宗。"
  端着碗,妮妮道来,“小西巴和北边的x有一个共同的祖宗知道吗?”
  “叫箕子朝鲜。
  “这名儿一听就知道怎么来的吧?就是一个叫算子的人建立的朝鲜王国。"
  “那你知道算子是谁吗?“
  杨晓瞪着大眼睛,“谁啊?"
  齐磊,“姐己他老公,纣王知道吧?"
  “知道啊!”齐磊,“箕子就是商约王的叔父,封地就在今天的朝鲜半岛那一块儿。”
  “后来约王被周朝给火了,箕子那块地鸟不拉屎,离中原又太远,就躲过了一劫,于是建立了算子朝鲜。"
  齐磊说嗨了,“那个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下的蛋!"
  杨晓儿,““
  不解道,“那这么说,他们为什么突然要去中国化呢?"
  齐磊,“这事儿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早五六百年就开始了。"
  晓儿越听越来劲,以前怎么没发现历史这么有意思呢?
  盘着腿往前凑,“讲讲,讲讲!
  齐磊难得碰上这么好学好的,索性敞开了聊。
  “其实呢,在明朝洪武年之前,朝鲜半岛的文字就是汉字,语言也顶多算是中原汉话的方言分支。民俗、文化受中原和北方游猎民族的双重影响,但也主要以中原文化为主。"
  "知道李氏朝鲜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他们的世宗大王,为了摆脱中原宗主国的束缚,先是先斩后奏,给自己弄了一身儿五爪龙袍。"
  晓儿一听,"大胆逆贼!"
  齐磊,“这还没完呢,世宗大王又造了一堆偏旁部首,形成了朝鲜文字。"
  “说句不好听的,那玩意就不叫文字!那是彦文,说白了,就是汉语拼音。“
  “连他们自己都嫌弃,都不爱用,因为重复率太高了。“
  “这么说吧,一个星期,你可能学不会韩语,但是绝对能把韩文学的明明白白。"
  “就那么简单!因为就和汉语拼音是一个功能,一个音下面就一个字!就好比汉字蛋“但弹'“氨惮'石都是‘dan!!"
  “所以,世宗把字造出来了,李朝乃至后来的韩国的官方文字依旧是汉字。
  “这种文字只能表意,却没法形成书面语言长期保存。写的人知道什么意思,
  时间长了,看的人都看不懂。”
  “你拿汉语拼音写个作文试试?"
  杨晓直咧嘴,“想想就难受。"
  又问道,“那汉城改首尔,是怎么回事儿?"
  齐磊,“这事儿得从李承晚建国开始说起。"
  “汉城,原本叫汉阳,后来改的汉城。一听就是中国名吧?“
  “到了李承晚的时候,他多了个心眼儿,用韩文为汉城命名。"
  “音译依旧是汉城,不过,没用汉字!“
  “所以,汉城就成了小西巴所有城市之中,没有中文名的城市,而且还成了首都。
  杨晓,“哦!"
  齐磊,“到了朴正熙执政的时候,又对汉字动了心思,把官方文字的汉字彻底抛弃,改成了韩文。“
  “可是这玩意是真不好用,所以剔除也不回能彻底,他们身份证上依旧要使用汉字。"
  “而这次,其实很简单,汉城的中文翻译是汉城,而李承晚的小心思就有用了。
  “它是用韩文命名的,音译是什么,他们说了算。"
  所以,只要通知一下咱们,把汉城的音译改成首尔就行了,你也说不出来啥。“
  这回晓儿全明白了,听的挺来劲儿。
  “这么说来,他们还挺拧巴的。又不是不让他们用,非得去什么中国化呢?“
  “呵呵。“齐盒冷笑一声,“说实话,做为我兔的邻居,都苦逼的,一个个专注去中国化一万年!"
  国为了去中国化,把神化故事都算进历史里去了。
  南边的小越越,更干脆,在他们的历史里,中原王朝都是山寨,他们才是中原正统。
  而小西巴则是兼百家之长于一身,别说中国了,地球都快成他的。
  一面改历史。李朝在位最长的一个皇帝,1900多年,都特么快飞升了。
  另一面,又改文字、改首都名等等,就不够他们折腾的了。
  可实际上,啥用没有,给自己找不自在呢,而且深受反噬。
  就拿小西巴来说吧,后世那些闹剧,什么汉服是他的,孔子是他的,东三省都是他的。
  大韩民国都统一中原了。
  看似荒诞,脸都不要了,可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
  一面是西方挑唆,一面是小国之危,还有一面其实是没办法。
  去中国化去的,把自己干成人格分裂了。
  就拿韩文这个事儿来说吧,本身就是不健全的文字,它就很难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化没去怎么着呢,自己先受不了了。
  你想啊,在朴正熙把韩文定义为官方文字之前,他们所有的历史文献、官方文件,全都是中文。
  那现在怎么办?自己的历史还要不要了?
  而且你会发现,全世界主要国家里,考古学最拉跨的就是小西巴和压脉带。
  不论是水平,还是成果,那就没法看。
  为什么?因为没法往地底下挖。
  挖出一块碑,汉字的。
  挖出一座坟,打开一看,不知道是把河南哪家地主的坟地给刨开了呢!
  甚至挖出来的东西,得找中国的考古专家去帮忙,要不真闹不懂。
  你说到这个程度,换了你是小西巴,不疯也得抑郁。
  他们的文化,如果断绝与中原文化的联系,连自洽都成了问题。
  于是,就只能靠自欺欺人和愚民来糊弄过去。
  于是,你就会慢慢看到,什么汉服抄袭汉服,什么韩国统治中原,这种荒谬到极点的言论。
  然而,说句实在的,这就是饮鸩止渴,慢性死亡,对他们独立文化的建设,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越走越偏。
  这一点,不得不说,压脉带比小西巴做的要好得多。
  一通科普下来,杨晓老崇拜了。
  “你咋啥都知道啊?“
  齐磊也是不要脸,“这叫渊博,吃你的饭吧!"
  吃完饭,晓儿刷了碗就跑了,果然什么也没拿。
  第二天,齐磊早早的就去了学校。
  先去新学部那边和雏鹰二期的西方新闻史老师打了声招呼,“赵姐,您的课先停一停,我来上。"
  白发苍苍,快六十的“赵姐”上去就给齐磊一巴掌,“死孩子,没个正经!信不信我把你西史也挂了?
  好吧,赵老太也是齐磊的西方新闻史老师。只不过老太太贼好说话,更好“欺负”,同学们都管她叫姐。
  不过闹归闹,赵老太是知道斯坦福要来交流的,董北国也和他们打好了招呼,
  这事儿由齐磊负责。
  此时,老太太好奇,“你上课?你要教什么?
  齐磊嘿嘿一笑,“我给他们讲讲,西方本质!"
  这就是齐磊昨晚琢磨出来的,给二期快速建立自信心的策略。
  把西方传媒的面皮都给它扒了,顺便坑一坑邻居。
  好吧,坑邻居这一条,是他昨晚给杨晓科普的时候想出来的。
  至于扒皮..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
  让二期的同学认清那都是什么牛鬼蛇神,到时候自然也就不虚了。
  当然了,之所以占用西方新闻史,是因为赵老太在课上也会讲,但是课本里的东西还是很客观的,而且仅仅局限于当下和过去,和齐磊这个开挂的在认知上就不一样。
  赵老太一听,也没啥不行的。外面怎么说齐磊那是外面,在北广,齐磊的本事有多大,大伙儿还是心里清楚的,而且都很认可他在学术上的能力。
  而且,赵老太也好奇,这小子怎么扒皮?
  所以,正好上午就有一节西方新闻史的课,赵老太在办公室喝茶也是闲着,干脆拿着教案和笔记,到二期教室去旁听了。
  上课铃一响,二期的同学还等着“赵姐”来上课呢,结果齐磊先赵老太一步进了教室。
  大伙儿一证,他怎么又来了?嗓子好了?
  齐磊也不废话,“接下来一段时间,西方新闻史的课都是我来上。"
  同学们,““
  !这玩的就有点大了吧?
  偶尔齐磊来讲一讲“成功学”,大伙还是很乐意的。
  可正经的课你行不行啊?
  说到底,齐磊也是和他们同龄,而且你丫连教案、教材都不拿的吗?
  对此,齐磊一笑,“咱们这段时间,讲课本之外的东西。"
  单手插兜,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划拉。
  第一张皮不对,第一课,现代东亚审美与西方传播策略的关系“
  这回连赵老太都懵了,这确实是教材上没有的。
  关键是,这个题目一看就是没人研究过。
  呵呵,没人研究过就对了!
  要不怎么叫扒皮呢?齐磊要用这一个月的时间,把西方那点坏心眼子、脏手段都给你掀开。
  正要开讲,齐磊突然眼珠子一转,既然是坑邻居,还不如坑的彻底一点?
  问了一句,“咱学校,日韩的留学生有多少?"
  赵老太在后排皱眉,你问这个干什么?
  不过还是接了话,“有那么十几个?研究生比较多。"
  “哦。"
  齐磊有点遗憾,结果三冰子来了句,“国姑娘,棒子姑娘,还得是二外,那边一堆一堆的。”
  齐磊一挑眉,“去!把咱们学校的目韩留学生都给我叫过来,就说我免费给他们上上课。
  说完掏电话,给董北国打过去。
  "董人爷,安排你个事呗?”
  董北国,“说!"
  “和二外校长联系一下,把他们目韩留学生都叫过来,上上课。"
  董北国登时眉头大皱,让二外的学生来北广上课?你是怕两边打的还不够热闹是吧?
  自古学校之间和国际关系如出一。离的越近,越看不对眼儿。
  北广和二外语就是这样儿,两边谁也看不惯谁。
  有诗为证:好女不嫁北广男,好男不娶二外女。
  “你要干啥?"
  董北国就想不通了,你没事儿招惹二外的来上什么课?
  齐磊,“嘿嘿,挖个坑。"
  董北国“
  憋半天,“大吗?"
  齐磊,“很大!"
  董北国,“那我找老孙聊聊去!”
  挖坑的事儿,董大校长最喜欢了。
  放下电话,二期的同学就见小齐导在那儿搓手,心说,这是咋地了?兴奋成这样儿?
  殊不知,齐磊还挺内疚的。
  你说好好的挑起国际矛盾,真不太合适啊!
  没一会儿工夫,二外的人暂时过不来,可是北广的日韩留学生却是到齐了,
  要知道,能听雏鹰班的课,而且还是齐磊亲自上课,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自己找地方坐下,齐磊见差不多了,“今天要给雏鹰班开东亚审美观的课,正好有一些涉及到你们各自国家的内容,想了想,就把你们叫来一起听听吧!"
  齐磊轻描淡写,又放了句狠的,“别的不敢说,拿回去润色一篇论文,或者新闻稿.,够你们回国之后在这个行业立足了。“
  一众留学生面面相靓,有没有这么夸张啊?
  静心听下去,看看齐磊讲什么。
  只见齐磊一指黑板上的题目,“当代东亚审美与西方传播策略!"
  “这个题目,得从二战时期开始说起"
  “话说啊,第二次世界大战,委国战败"
  下面倭国的留学生脸都绿了,不是审美吗?怎么还扯到二战去了?
  有倭国同学登时就不乐意了,“小齐导员,这真的是一节关于审美的课吗?"
  怎么感觉你是拉我们来鞭尸的?
  不等齐磊回答,小西巴的同学却是嗨了,看压脉带的人吃,小西巴就兴奋。
  “请国的同学不要打扰小齐导员讲课好吗?不听可以出去嘛!"
  齐磊憋着乐,这就快打起来了?
  安抚道,“稍安勿躁。"
  看向压脉带同学,“我可以向你保证,这就是一节关于审美观的课,也并不想在这里讨论任何关于战争遗留问题的话题,更不想借这个机会翻历史的旧帐。
  “所以,静下心来听下去,也许对你会有一些启发。"
  压脉带留学生一听,这才安静下来,想听听这位小齐导员到底能扯出什么四五六来结果齐磊讲完,这帮人差点吐血,连后排的赵老太牙花子都快嘬起泡了。
  你这也损了点吧?不是找打架呢吗?
  而且是,米、目、韩三家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