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康熙家的小答应 第238节
作者:
公北 更新:2023-11-18 15:16 字数:4289
“徐妃娘娘吉祥。”
宫女朝她福身行礼,徐香宁点点头。
寝殿内,皇上正坐在书桌前,不知在翻阅着什么,她过去一看,是密折,她就没有凑过去细看,也不打扰皇上处理公务,她过去软榻那边,见到放在案几上的果盘,拿起一串葡萄开始吃起来。
过了一会儿,洪宝全过来问皇上要不要传膳。
皇上看向她。
“传吧,臣妾确实是有点饿了。”
洪宝全见到皇上点头,他赶忙下去让人传膳。
用晚膳的时候,皇上依旧没什么胃口。
“皇上,你多吃一点吧,你一个大男子怎么吃的比臣妾这个小女子还要少,多吃点。”
徐香宁直接往皇上碗里夹菜。
康熙抬头看了看徐氏,没有制止她,最后还是很给面地吃光她夹的菜。
晚上歇息的时候,康熙难得说起几个阿哥出宫建府的事。
皇上说的几个阿哥是已经成年而且成婚,尚且住在皇宫内的几个阿哥,因今年太后大丧,胤祄没有举办婚宴,一切从简将福晋迎娶进门,也算是成婚了。
他上头的几个哥哥比他成婚得早,连九阿哥都还住在皇宫里。
可目前就是阿哥出宫建府,可能国库没那么多银子,尤其是西北那边战事频起。
她问了一句这出宫建府大概需要多少银两。
“不少,朕想要胤祄先出宫建府。”
徐香宁赶紧说道:“要越过前面的阿哥们吗?算了,还是不要了,胤祄还是贝勒,他年纪也小,他不着急出宫建府。”
九阿哥,十阿哥……再到十七阿哥,这前面还有那么多阿哥,若是先让胤祄出宫建府,未免太过突兀招摇,皇上偏心偏得太明显,这肯定给胤祄招来一些非议,说不定还招来嫉恨。
胤祄也开始在朝中做事,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胤祄年纪轻轻,手上握有的权力不多,仅仅是一个贝勒,太得皇上的宠爱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皇上逐渐日薄西山。
“嗯,朕再看看。”
……
皇上的左脚在治了八十多天,将近两个多月的日子才开始好转,不过左脚,甚至左腿都变得坑坑洼洼,甚至左小腿比右小腿缩小一圈,不过总算是治好了,再治不好,皇上估计又要迁怒整个太医院,不过还是留下后遗症,皇上走路时不似先前那么利索,细看是一瘸一瘸的。
西北那边战事吃紧,准噶尔部首领进攻西藏,西藏那边请求大清发兵救援。
皇上这把年纪肯定不能再像先前那样带兵作战,御驾亲征,他命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率军入驻青海,虽是皇子,但是以天子的规格出征率军。
到了十二月,十四阿哥胤禵率军启程时,皇上以及文武百官为他践行,举行了十分隆重的仪式,皇上腿脚不好,也硬站着上面目送十四阿哥离城。
先前皇上处置了几个阿哥后,反正这两三年,明面上是没有什么过多异动,日子倒也过得平稳,阿哥们都在蛰伏,不过十四阿哥胤禵这一次挂帅出征也让有些人心浮动,不过再浮动,他们也不会再大闹到皇上面前。
真龙不死,潜龙始终是潜龙,一旦浮上来会被摁下去,于是没人敢浮上来。
徐香宁在后宫的日子更是过得平静,没有多大波澜,其其格偶尔进宫陪陪她,而胤祄的福晋也会带着侍妾过来陪她说说话,最大的波澜大概就是后宫年老的小主嫔妃们因年迈而生病,或是殁了,比如上上个月病逝的马贵人,上个月的张庶妃。
眨眼间又一年过去,到了康熙五十六年。
刚到二月,皇上就下诏令封她为皇贵妃,册封礼定在五月。
这宫里位份最高的是佟贵妃,而她一下子成为皇贵妃,目前是后宫位份最高的人,任谁都看得出皇上给她的是独一份的恩宠,不过成为皇贵妃对她在后宫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她不掌管后宫,掌管后宫的人依旧是恵妃,德妃协助。
午后,她有些困倦,春喜跟通嫔她们在她屋内聊天。
中间的小香炉冒出一缕缕白烟,屋内有着淡淡的香气。
她歪躺在榻上打瞌睡,后慢慢睡着,被叫醒的时候时,天都快黑了,春喜她们已经回去了。
“娘娘,该过去乾清宫了。”
徐香宁才惊醒,让晓曼帮她梳妆,整理好衣服后她坐轿过去乾清宫。
等跟皇上用完膳后,皇上给她看她册封时的赏赐单子,真是金银首饰列得满满的,还有册封时的仪仗,朝服与朝冠等东西都先通过画册呈现出来,再命人制作。
她其实没真的走过册封礼,当时佟贵妃册封为贵妃时,她跟着在一旁观看过,她自己是没有经历过册封礼的,无论她被册封为徐嫔或徐妃时,都没有过走过册封的流程,这还是第一回 。
她看完那些单子跟画册,满意地点点头,回头笑看着皇上:“挺好,臣妾很满意,这朝服跟朝冠都很好看,就按照这些弄吧。”
“还想要什么?”
徐香宁看着皇上,笑道:“够啦,臣妾得到的已经很多很多了,足够了,这些东西,臣妾还不一定用得完,银子也花不完。”
康熙觉得徐氏入宫这么久,他从未给她什么仪式,当初升为徐妃也没有让她行册封礼,趁着这会升为皇贵妃,他给她补办一个。
“想要什么跟朕说。”
“臣妾会的,臣妾才不会跟皇上你客气的。”
徐香宁亲了亲皇上的脸颊,“好啦,该歇息了。”
……
真到行册封礼那一天,天还没亮,徐香宁就被揪起来,开始梳妆打扮,金黄色夹黑的朝服一穿上就觉得厚重,沉甸甸的,头上的朝冠全是黄金,镶嵌着不少名贵的珠子宝石,戴在头上约有二三十斤重。
等穿好之后,张嬷嬷领着长春宫的奴才们齐齐跪下来。
“贺喜娘娘,恭喜娘娘成皇贵妃。”
短短一句话,张嬷嬷就哽咽了,眼眶泛红。
“嬷嬷快快起来。”徐香宁扶起张嬷嬷。
小邓子也在一旁说道:“这是大喜的日子,嬷嬷,你别也哭哭啼啼,莫让别人看我们长春宫的笑话。”
张嬷嬷难得白一眼小邓子,“现在谁还敢看我们长春宫的笑话,不过今日的确是大喜的日子,我们都不要哭哭啼啼,算啦,我不哭了,娘娘,通嫔她们都在外面,等着给娘娘道第一声喜呢,娘娘,若是准备好了,我们出去吧。”
徐香宁被搀着走出房间。
通嫔她们通通都站在门外,一见到她,先跪下行礼。
“参见皇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徐香宁笑着让她们起来。
长春宫的正厅,跟东西尽头的房间已经设置了节案与香案,代表着天地人,天一桌,地一桌,人一桌,人在最中间。
通嫔她们行完礼后先过去太和殿那边。
而徐香宁留在长春宫,等着内正副使,内銮仪卫与内监们过来。
过了半个时辰,他们一行人过来,内监将节、册、宝放在条案后退出,随之她们跪下,引礼女官宣读册文、宝文,等她们三叩九拜跪拜结束后,又跟着内銮仪卫,她坐在轿辇上,上头是四个太监撑着黄盖跟着她,还有御仗一对地跟着她身后,一路行到太和殿前,文武百官加上后宫嫔妃纷纷跪下朝她行叩礼朝见,再次在众人面前宣读册文、宝文,一轮结束后才算是真正册封礼礼成。
一天下来,徐香宁顶多是穿着厚重的朝服跟顶着朝冠受累一些。
次日,因太后已殁,而宫中没有皇后,她只用过去给皇上行礼。
她正正经经跪下来给皇上行礼,刚叩完头,皇上就下来搀她起来。
“行啦,仪式而已,你磕那么响干什么。”
徐香宁忍不住笑了笑,三个响头而已,这就让他心疼上了,“皇上,臣妾如今可是皇贵妃了,给您磕几个响头算什么,臣妾今日的一切都是皇上给的,臣妾给皇上磕头是真心实意地感谢皇上,完完全全发自内心,磕得心甘情愿,一点都不疼。”
康熙摸了摸徐氏的额头,磕到的地方分明红了,可见她磕得多重,平日里不爱鞠躬行礼的人,今日难得正正经经给他磕头,笑得十分好看,他都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
“你啊,让朕怎么说你。”
“不用说臣妾,臣妾一大早起来,有点饿了,想吃苹果。”
“朕让人给你弄。”
徐香宁顺势留在乾清宫。
……
日子一天一天过着,眨眼间又过去两年,到了康熙五十八年三月初。
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又开始生病了,咳嗽不止,还会咳出血,旧疾复发,左脚又隐隐作痛,开始走不动路,原本痛还能忍着,这次不知是身体里面出什么问题,有时候皇上忍不住,会痛得闷哼出声。
十四阿哥胤禵终于平定西藏叛乱,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正因如此,胤禵抚远大将军的名号威名远震,几个阿哥中目前就是十四阿哥胤禵有战功。
正在生病中的皇上收到密折,都心情转好一些,还顺手将密折转给她看。
徐香宁粗粗看几眼,晓得发生了什么后,就放下了,正好熬好的药端进来,她开始给皇上喂药。
到了夜里,皇上忽然咳嗽,疼痛不已,咳出好大一摊血,徐香宁赶紧让人叫太医过来。
太医们看诊的看诊,开药的开药,还顺带给皇上针灸,只是皇上不见起色,原本还能下床走动一两步的,如今都下不了床,只能躺着。
连着痛了三天,皇上就时醒时不醒,意识不是很清楚。
有一天白天,皇上醒来的时候忽然抓着她的手。
“徐香宁,朕要死了。”
“皇上,你不会死的。”徐香宁只能这样宽慰他。
“不对,朕真的要死了,那群太医没用,你去……你去把那个郑大夫给朕找来。”
徐香宁不知皇上口中的郑大夫是谁,于是问道:“皇上,郑大夫是谁?是太医院的郑大夫吗?”
“不是,不是太医院,是那个民间大夫,治好胤祄的那个民间大夫,你去把他找过来救朕。”
这么一说,徐香宁就想起来了,的确有这么一位郑大夫,当初胤祄跟着出巡的时候病重病危,太医们是束手无策,后来是请了民间大夫,也就是郑大夫过来给胤祄救治才把胤祄医好。
人到快死的时候会迸发出强烈的求生欲,哪怕是皇上也不例外,皇上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不想死,依旧想活着,人都是很眷恋人世的,想活得更久一些。
“皇上,臣妾会把他找过来的,会尽快把他带到京城给皇上看病。”
皇上听到她说完后才微微点头,满意她的回复。
徐香宁立即着手找人,她其实有点不记得这个郑大夫是哪里人,他们是在哪里碰到他的,不过她让人把胤祄的病历档拿过来,好在上面是记载着胤祄的病情,他们是在河间县遇到郑大夫。
徐香宁把洪宝全叫过来,让他派人去河间县找人。
在找人的同时,十四阿哥也回到京城。
皇上在清醒的时候接见了他,下诏要立碑纪念,命人起草碑文。
当然,皇上只有清醒的时候能处理一些公务,大部分时候其实不清醒的,之后再病重一点,他就不再接见官员跟阿哥,跟以前一样,只有乾清宫的人跟她在身边伺候他。
皇上再一次咳血时,忍不住问她郑大夫找到没有。
其实郑大夫已经找到了,不过郑大夫在前年就殁了,郑大夫在河间县的名声很好,很有威望的大夫之一,他的踪迹不难找寻,他的死讯更是一探查便知道了。
只是徐香宁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皇上,皇上说不定撑着几口气等着郑大夫过来京城医治他,她撒谎说人还在找,因为郑大夫是民间大夫,又喜欢周游四方,所以人比较难寻,不过应该很快就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