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首辅大人的打脸日常 第55节
作者:长青鸢      更新:2023-12-18 15:45      字数:3945
  宁星玥正欲用双手推开齐彦时, 谁知齐彦却比她更抢先一步,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堪堪向后撤了两步。
  这一举动倒是令宁星玥起了兴趣。
  她回想起之前齐彦与之间相处的种种。
  从第一次两人见面就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形, 在那种危机的情况下他出手帮助了自己,让她对齐彦一直心存感激,到第二次水云谷的热心相助,到后来的骑射比赛舍命相救,再到现在他不惜与大朔为敌,也要搭救自己摆脱囹圄。
  这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宁星玥遇到危机的时候,齐彦总会在恰当的时候挺身而出。
  如果说之前齐彦每每救下宁星玥,她还能为自己开脱说,或许是齐彦是想结交大兴的势力,才屡屡与她示好。
  可现在呢,现在齐彦已经登上北国的王位,而宁星玥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前朝公主,除了齐彦对自己有意,宁星玥再也找不到其他理由,能使齐彦这么千里迢迢一定要将自己从宫中救出来。
  但刚刚两人想触的瞬间,齐彦躲闪的表现,让本就如惊弓之鸟的宁星玥心中产生了疑虑。
  无疑对自己有意的这个理由已被推翻。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目前宁星玥孑然一身,无利可图的情况下,齐彦到底是需要宁星玥做什么?
  他到底图什么?
  这个问题在宁星玥心尖萦绕,挥之不去。
  她凝睇着眼前之人,决定趁着今日,再试探试探。
  思及此,宁星玥向着刚刚齐彦退去的方向步步逼近。
  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温热的呼吸轻轻拂过齐彦的脸颊,齐彦狭长的碧色眸子略带诧异地震动,他怔怔立在原地,脸颊渐渐爬上些许绯红。
  宁星玥凤眼微眯,旖旎的眼神在齐彦渐渐烧透的脸上流转,她缓缓抬起手伸出食指撩过齐彦耳畔散落的一缕青丝,在纤细白皙的指尖一圈一圈的缠绕。
  齐彦凝着宁星玥的眸光加深,喉结缓慢地上下滑动,鼻尖长呼了一口气。
  宁星玥柔弱无骨的双手,顺着齐彦肌肉紧致的手腕徐徐攀上他坚实的臂膀,最后双手交叉绕在齐彦炙热的脖颈之上。
  齐彦终是忍不住,用嘶哑低沉的嗓音柔声问:“公主,这是做甚?”
  听到齐彦的问话,宁星玥将头埋进他的颈窝,柔顺光亮的长发丝丝滑过齐彦的鼻尖,低低笑出声来,温柔亲昵的声音闷闷传入齐彦的耳朵,“陛下,今晚不如留下来……”
  话音刚落,宁星玥明显感到齐彦的周身一僵,双手始终垂于身侧,未做任何越矩之事。
  于是,宁星玥打算乘胜追击。
  她抬起头,双目轻阖慢慢朝着齐彦的面颊靠近,就在两人几近触碰之际,下一瞬,齐彦将头偏向一侧,双手利落抬起,紧紧捏着宁星玥单薄的双肩。
  被齐彦果断拒绝的宁星玥,这时在齐彦几不可察的唇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她抬起双手将齐彦的脸扭转回来,质问的语气带着些哽咽:
  “陛下为何躲我?”
  齐彦烧红的脸颊还没有缓过来,他僵硬的在空中虚虚拍了拍宁星玥的肩,干笑两声,“公主不要多想,这种美好的事情,我只是想留到大婚之日,对,我想留到大婚,就是这样。”
  宁星玥娇嗔着虚着眸看着眼前之人,“当真?”
  齐彦飞快点了点头,“当真。”
  “没有别的事情隐瞒?”
  “没有别的事情隐瞒。”
  没有任何的停顿,齐彦照着宁星玥的问话,不假思索的回复着。
  宁星玥终是松开揽住齐彦的双手,垂眸思索片刻,佯装害羞的怔怔点点头。
  从宁星玥手中逃离之后,经过先前的经验,齐彦不再向后退,只是上半身稍稍向后仰着,与宁星玥拉开一段距离,“公主,我还找刘理有些事,那,我先去看看?”
  说着他怯怯地伸出食指指了指外面,乖巧地看着宁星玥的眼色。
  宁星玥被他这个乖顺的模样逗笑,她轻抿着唇,点点头,“去吧。”
  这时,齐彦僵硬的表情才慢慢得以纾解,脚步飞快,撩起门帘就朝外跑,帘子盖下之前还不忘跟宁星玥道别,“公主,明日见。”
  随着帘子耷拉下来,宁星玥看着齐彦早已消失的背影摇摇头。
  看来齐彦确实是藏着事,但具体是什么她现在还不能分辨,还须多待几日细细调查。
  萧逸鸿斜虚弱地倚在圈椅之前,冰冷的目光落在桌前的木匣子上。
  弯月渐渐西移,清辉幽幽勾勒出窗外的树影绰绰,只漏了几缕冷光跌入窗棂,坠到屋内宽大桌案上的空匣子之后,光线转了弯,反出一道萤黄的微光。
  萤黄的微光?
  发现盒中的异样,萧逸鸿从圈椅中骤然起身,将匣子拉过来,俯身查看。
  可奇怪的事,此时盒内漆黑一片,跟普通的木匣子别无二致。
  萧逸鸿拧着眉,思索片刻。
  难道是刚刚月光落在匣子中激发了何种机关?
  如此想着,他将匣子循着月光的轨迹放回先前发光时的位置。
  果然不出所料,那抹萤黄的微光再次亮起。
  这次萧逸鸿不似上次那般将匣子拉过来,面对光线投来的方向,目光再次落入匣内,这次他终是清晰看见那道异样的光亮的来处。
  匣底在月光的轻抚下,呈现出一个类似代表萧家军旗帜上梼杌图腾的徽印。
  之所以说是类似,因为萧家军原本的徽印是长着两根长长獠牙的梼杌,可这个匣底的图案明显少了两根獠牙。
  萧逸鸿又认真观察了即便那个图案,一个久远的记忆在他的心中浮现。
  在萧逸鸿五岁生辰宴那日。
  那是小萧逸鸿第一次来到父亲书房。
  小小的人儿对这里的所有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摸摸衣架上挂着的父亲的盔甲,上面有无数被利器磨砺过的伤痕。
  萧逸鸿看得有些入神,父亲一把抱起盔甲前看得出神的萧逸鸿,指着盔甲胸前那个萧家军的徽印,笑盈盈道:“三郎,可知这个是什么?”
  萧逸鸿瞪着好奇的大眼睛,嘟着嘴摇摇头。
  看着儿子懵懂的眼神,萧将军耐下性子跟他解释道:“这个呀,叫梼杌,是一种古代的四大凶兽之一,它象征着萧家军骁勇善战,所向披靡。”
  见萧逸鸿还是一副似懂非懂的神色,萧将军宠溺地拍了拍他黑黝黝的小脑袋,“无事,待你再大些,父亲就待逸儿去军营中瞧瞧可好?”
  听到父亲要带自己去去军营,萧逸鸿开心的挥动着小小的拳头,在父亲怀中上下蹦跶,“哇,逸儿能跟父亲去军营了!”
  突然听见“啪——”的一声。
  桌上的砚台被萧逸鸿一不小心推到了地上,墨汁泼了一地,也将地上的一个梼杌暗雕的两颗长长的獠牙打掉了。
  做了错事的萧逸鸿瑟缩在父亲的怀中,安静的不敢抬头看父亲此时的表情。
  踌躇许久之后,萧逸鸿强忍着泪水,奶声奶气地向父亲道歉,“是逸儿的错,请父亲责罚。”
  萧将军将萧逸鸿重新放回了地面,蹲在地上,布满老茧的指尖轻拾起地上的獠牙,而后转头看向萧逸鸿惴惴不安的双眸,“三郎你看,地上这个梼杌,你让它失去了两颗尖利的獠牙,却无意中让它成为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梼杌,咱们这是因祸得福,对不对?”
  在一旁紧绷着的萧逸鸿,含着泪瘪着嘴,点点头。
  “对。”
  萧将军又再次将儿子揽入宽大的胸怀,故作神秘的竖起食指放在唇边嘘了一声,“三郎这可是我们父子俩的秘密。你现在赶紧去找侍女收拾好,勿要让你娘瞧见了,又该说咱父子俩是败家子儿了。”
  此话一出,眼眶红红的萧逸鸿终是破涕而笑。
  思及此,萧逸鸿再次看向盒底的那个只有他和萧将军知晓的那个“秘密”的图案,心下笃定这必定是父亲给予自己的暗示,关于这个图案的指引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看到这里,萧逸鸿深深叹了口气,都怪自己当年被仇恨冲昏了头脑,这么多年了,自己只注意到了盒子中的那封绝笔信,从未想过明明只是一封信,但父亲却要用匣子装来的用意。
  现下看来,他必须要冒险出宫一趟,去看看父亲到底还给自己留下了什么东西。
  第56章
  正在萧逸鸿思忖之时, 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了洪亮的三声鸡鸣。
  此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天边还有零星的几颗星星和弯月在西边做着最后的挣扎。
  萧逸鸿怔怔抬头望去,心下算了算时日, 今日应是李明亮给他续命解药的日子。
  紧锁了一晚的御书房大门终于从里面打开,萧逸鸿脊背依旧挺得笔直,可眼下的乌青却透露出他身心的疲惫。
  刚刚跨出门槛, 萧逸鸿注意到在脚边有一个缩成一团的身影,定睛一看,是昨日新来的李公公。
  这时萧逸鸿才仔细看了看眼前这位被李明亮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人。
  他身量不高,堪堪到萧逸鸿的肩头, 身材也十分单薄, 就连身上的藏青色宫服都未撑起, 唯一让萧逸鸿印象深刻的是他眼角有一枚小小的红痣, 十分惹眼。
  萧逸鸿布满血丝的双眼盯着李公公眼角那颗红痣看了一会儿,才缓缓回过神来。
  宁星玥那个位置也有一颗。
  思及此,萧逸鸿只觉胸口的心跳停滞了一瞬。
  李公公现下睡得正熟, 全然未曾察觉身前萧逸鸿犀利打量着他的目光。
  天色渐渐清明,这时萧逸鸿才慢慢收敛起心上凌乱的思绪,转头再次看向门檐边。
  蜷缩在那里睡了一宿的少年,或是被日出前的微凉侵入衣襟,他眉间微微拧起, 双手抱于胸前,口中下意识地“嘶”了一声。
  萧逸鸿伸出脚尖, 用靴头碰了碰李公公的手臂,一个喑哑的声音响起:“回寝宫。”
  这时, 李公公迷迷糊糊晃了晃睡懵的脑袋, 虚着的眼睛刚刚看前眼前的环境, 然后遂地瞪大双眼,额头点地,似是在迎接萧逸鸿的责罚,见他半天没有出声,才怯怯求饶,“奴婢不是有意的,请皇上降罪!”
  萧逸鸿不再理会他的请求,抬腿下了台阶,声音低沉地幽幽说了一声,“跟上。”
  李公公赶紧从地上爬起,跌跌撞撞跟着萧逸鸿回到寝宫。
  无聊的早朝之后,萧逸鸿再次回到了御书房。
  正当李公公为他奉茶之时,御书房的门口传来一阵吵闹的响动。
  身旁的李公公被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得周身一颤,偏头偷偷瞥了一眼身侧萧逸鸿,他对方才的充耳不闻,有条不紊地从李公公手中接过温度刚好合适的杯盏,缓缓放到唇边抿了一口之后,神色淡然开口道:
  “看来李国公有急事启奏,否则也不会忘记何为君臣之礼。”
  门边的李明亮全然不顾萧逸鸿的嘲讽,大摇大摆地踏上御书房的地板,进门后便自顾自的在一旁找了个空位,懒散地斜倚在其中,哂笑道:
  “本官可是来给皇上送非常珍贵的东西,难不成皇上想赶微臣走?”
  说着他布满皱褶的眼尾,拧成了一条缝,觑着桌案前端坐着的萧逸鸿。
  闻言,殿中的侍女太监都纷纷躬身退出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