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339节
作者:圆头圆肚皮      更新:2024-01-07 16:17      字数:2812
  “不一样,真不一样。”
  赵金麦感叹:“南方和北方差别真大。”
  黄小明在一旁听着,好奇问:“那糯米呢?糯米属于哪一种?”
  “糯米属于两种都是。”
  李逸笑道:“咱们说的长粒糯米,就属于籼稻里的糯性米,学名叫长粒糯,也叫小糯。
  圆糯米就属于是粳稻里的糯性米了,学名叫团粒糯,也叫大糯。
  糯米属于是突变型的米,它里面含有100%的支链淀粉,所以粘度特别强。
  据说金陵的城墙,就是用花岗岩做砖,然后往砖缝里灌入糯米汤,所以才特别坚固。”
  “真的假的?”
  吴垒听得好奇:“糯米能粘得住城墙?”
  “那肯定不可能全是糯米汤了。”
  李逸笑道:“有人化验过,粘合砖缝的是用桐油、糯米汤和石灰水调成的浆糊,但起到主要粘合作用的,的确是糯米。”
  “太强了!”
  吴垒惊叹:“用糯米来筑墙,我以为只是小说里杜撰的,没想到是真的啊?”
  赵金麦在一旁听着,还是有些疑惑:“搞不懂,既然籼米都是直链淀粉,为什么还有全是支链淀粉的糯米?这不是矛盾了吗?”
  “不矛盾。”
  李逸笑着解释:“其实是因为突变,现在经过研究以后,学术界通过基因测序,确定咱们栽培稻米的起源是在8200年以前。
  那时候咱们种植的都是原始的野生水稻。
  野生水稻的样子,更接近籼米,所以学术界一般把籼米认定为基本型。
  后来随着驯化稻的比例上升,原始野生习性减弱,稻米的产量开始增加,突变也就逐渐出现了。
  到了大概3900年前,原始稻分化成了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
  籼稻保持着接近原始稻的外观和性质,而突变出了一部分支链淀粉的粳稻也开始被分离了出来,单独进行播种。
  至于糯稻的出现时间,暂时还不确定,但三千年前的《诗经》里就已经有糯稻的记载了。
  所以,糯米应该是先人在粳稻出现以后,开始有意的收集粘性更强的粳米,最终培育出来的粘性最高的米种。
  它出现的时间,应该就在粳米出现的3900年前,到《诗经》出现的这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了。”
  听着李逸的讲述,赵金麦已经听得入神了。
  等李逸讲完,她才忍不住感叹:“好神奇!听着感觉有点像袁爷爷培育水稻的方法啊!”
  “不一样的。”
  李逸笑道:“袁爷爷是用三系杂交和两系杂交来培育杂交水稻的,那时候的古人是不懂这些的,用的都是最原始,最质朴的留种法。
  也就是把每一季种下的稻谷里最大,最饱满的种穗留下来当下一季的种子。
  就这样一季接着一季的种,用漫长的时间来完成优育。”
  听着李逸的描述,所有人都入神了。
  所有人仿佛都跨越了时间长河,看到了数千年前的祖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种植着原始的稻谷。
  即便是那些颗粒大小和饱满程度都和今日无法相比的稻谷,他们也舍不得吃,都把大颗的留下来,当做来年的种子。
  刘艺菲忍不住感叹:“一千年,好长啊!”
  “是啊!”
  黄小明神色复杂的点了点头:“那时候的人,估计活三四十岁,就已经算是长寿了。
  一千年,要历经二十五代人,才能培育出一种新的稻米来。”
  “这才叫史诗啊!”
  吴垒深吸了一口气,沉沉感叹。
  赵金麦摩挲着汗毛竖立的胳膊,她已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第389章 抚远建三江米
  听着李逸几人聊的内容,直播间观众也讨论得热火朝天。
  “真·糯米史诗!”
  “咱们是农耕文明,历史上经历过太多磨难了,但靠着种地,咱们还是一次又一次的熬过来了。”
  “我知道!最早种稻谷的就是神农氏!”
  “袁爷爷就是当代神农!”
  “想想真的神奇,几千年前,第一个想到种植野生稻谷的人,会知道一粒小小的种子,居然能哺育一个辉煌而又伟大的文明吗?”
  “细思极恐,究竟是我们驯化了稻谷,还是稻谷驯化了我们?”
  就在观众们聊得热火朝天之际,老板已经让人把李逸要的五袋糯米搬出来了。
  “圆糯米要么?”
  老板冲李逸询问。
  “要,有哪儿的?”
  李逸扒拉了下糯米袋。
  老板顺嘴问:“你要南方产的还是北方的?”
  “废话,当然是北方的。”
  李逸疑惑看向他,笑问:“咋滴?想糊弄我啊?”
  圆糯米的主要产地都在北方,品质最好的就是东北产的。
  南方产的圆糯米,粘性是比不上北方圆糯米的。
  老板显然也清楚这点,赶忙笑着解释:“没有没有,问习惯了,顺嘴问了句。
  你是懂行的,我怎么糊弄得了你?”
  说着,他就提过了两个半袋的样品糯米,指着左边的一个介绍:“这个是五常产的……呃,其实是五常当地的粮厂加工的,米是牡丹江种的,品质也不差,我就当五常米卖了。”
  他嘿嘿笑了笑,冲李逸使了个眼色,小声解释:“都是行业门道,你懂的。”
  李逸自然清楚这种门道,不止是在粮油行业这样,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这种情况。
  真正的五常大米一年也就能产65万吨,但全国每年能卖掉1000万吨的五常大米。
  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一年也就产个一两千吨,但却能销往全国,要多少有多少。
  不管是加工米,还是过水蟹,都是行业门道,消费者自己也都清楚。
  李逸抓起了一把“五常”圆糯米,嗅了嗅香气,又嚼了几粒。
  没说什么,他就又抓了一把旁边袋子里的圆糯米,嗅了嗅香气。
  “这是哪儿产的?”
  他没吃,就冲老板问了句。
  “抚远。”
  老板解释:“抚远的米虽然没五常米出名,但东西是真好,我自己家吃,就吃抚远的米,质量嘎嘎的!”
  李逸捏了几颗,放进口中嚼了嚼,满意点头:“是不错,到底是鸡嘴叨出来的米,也给我拿五袋吧!”
  听到李逸的话,后方的吴垒吃了一惊,赶忙问:“这是从鸡嘴里取出来的米?”
  “不是啊?”
  李逸愣了下,才笑着解释:“你打开地图看看就知道了,抚远在鸡嘴的位置,是国内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凌晨两点多就天亮了。
  抚远的农作物,生长周期都比较长,昼夜温差大,水质也好,品质都不错。
  这个米黏性强,圆润饱满,口感也比较好,还是很不错的。”
  “这样啊!”
  吴垒恍然大悟,笑道:“我还以为真的是从鸡嘴里抠出来的呢!”
  “怎么可能?”
  李逸也被他的脑洞逗笑了。
  赵金麦在一旁听着,也笑着说道:“抚远的米在东北还是挺有名的,好像有个建三江大米,就是在那边产的。”
  “对,这不就是建三江的米么?”
  李逸拉开了米袋,看了眼包装,上面果然写着建三江三个大字。
  “建三江就在同江,富锦,抚远,饶河中间那一片。”
  李逸确定了产地:“那里属于是hlj,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汇流的河间地带,土质很肥沃,是顶级的耕地,产的米品质肯定好了。”
  “对,就是那里。”
  赵金麦开心的应了声,跟着又忍不住好奇问:“诶?逸哥,那东北的米就比南方的米好吗?你为什么必须要北方的米?”
  “诶?我可没说过东北的米一定比南方的米好啊!”
  李逸笑着解释:“是北方的圆糯米,品质要比南方的好一些。”
  “你怎么就能断定北方的圆糯米比南方的好呢?”
  吴垒瞧热闹不嫌事儿大,跟着追问。
  直播间里,南方的观众也在跟着起哄。
  “对呀!凭什么说北方米比南方米好?”
  “我要为南方米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