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40节
作者:Loeva      更新:2024-03-23 14:42      字数:7184
  谢璞这话一说出口,谢慕林就看到文氏面上露出了惭愧自责的表情。
  不妙了,便宜娘亲肯定又要把谢老太太作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了。天知道谢老太太过去是怎么教养文氏的?竟然把人教成了这等软弱、圣母又从不敢反抗婆婆的模样?其实她是故意的吧?
  谢慕林当机立断地抢在文氏之前开了口:“爹,三弟因为听大伯祖父说,曹家那边发生了一些事,暂时腾不出手来折腾我们了,好奇是怎么回事,就跟着琴姨娘一块儿出去打听消息了,中午前应该会回来的。至于老太太,她老人家死活不肯搬到这边来住,说是不想见到大伯祖父,也不想见族里的人。娘和我们无论怎么劝,她都不肯松口,最后还装起病来。我们没办法,只好由得她去了。只是让她继续留在李家,也不成样子,所以三弟帮着在承恩寺附近寻了个宅子,让老太太住了进去。三妹妹跟过去侍疾了。娘还雇了两个婆子,安排得很周全。”
  谢谨之迅速从旁补充:“那宅子是三弟费了老大的功夫才租到手的,虽然比这边小些,却更清净更舒适,还有些象老太太从前在家里住的院子。老太太一瞧就喜欢上了,欢欢喜喜地住了进去,什么病容都没有了呢。有三妹妹承欢膝下,想来她老人家不会有事的。昨日我们得信晚了,没来得及给她送信,早上我们又忙着去接父亲,抽不出人手来。不过我觉得,等父亲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老太太面前,老太太心里一定全是欢喜,不会想到要责怪我们报信迟了的。”
  文氏这时候,才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对不住,老爷,都是我的错,我没能照顾好老太太……”
  然而,已经因为一双儿女的话而对此事有了结论的谢璞却抬起手来,制止她继续说下去。
  他对妻子道:“这事儿不赖你。母亲每遇到族里的人与事,总是免不了任性胡为,你我都早该习惯了。可是,大伯父为了救我,还在奔波劳碌,母亲却还要为了点往日心结,便故意打大伯父的脸,也未免太过了些。回头我去向她老人家请安时,一定要与她说明白才是。过去,两房人分住两地,一年也见不上一回,母亲爱耍小性子,我也就由得她去了,横竖宗房与二房那头,我自会尽一份孝心,也不必非得让母亲知道。可如今,两边已然碰上了面,我又再一次受了大伯父与二伯娘的恩典,倘若再无动于衷,岂不是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
  文氏讶然,随即小心地道:“老爷若真要与老太太说这些话,可得斟酌语句才是。若是老太太听得恼了,只怕……不好收场。”
  谢璞叹了口气:“母亲这辈子虽吃过些小苦头,但并未真正受过苦,也总有人能纵容她过得随心所欲。可眼下不比往日,我虽然平安脱罪,但日后仕途难测,即使皇恩浩荡,赐我官复原职,我也不过是个小小的知府,再也没有了皇亲国戚的名头在。母亲若还是象往常那般,无所顾忌,将来定要吃亏的。我宁可让母亲恼火一回,骂我是个不孝子,也胜过她日后冲撞了贵人,吃了大亏也无人能救的好。”
  文氏默默低头,虽然她心里还是很担心丈夫,但谢璞已经拿定了主意,她就绝对不会反对了。
  谢慕林与谢谨之则十分赞成父亲的打算。谢老太太也该要受些教训了。既然她总是仗着儿子胡来,那就让她儿子去教导她吧。
  现场气氛好象些沉闷,大金姨娘干笑了几声,尝试着打破僵局:“老爷、太太也不必太过担心老太太了。她老人家虽然是住在别处,但总归是住得比咱们舒服的,况且也不过是两个月的事。两个月内,咱们就能搬回自家宅子去了,难道还用担心老太太会住得不称心么?”
  谢璞抬眼看了看她,淡淡笑道:“兴许不止两个月。不过,只要母亲住得高兴,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什么叫“兴许不止两个月”?
  大金姨娘有些懵。谢璞都无罪释放了,难道官府扣下的房舍财产还不还回来么?
  谢谨之隐约猜到几分:“可是曹家那边故意为之?”
  谢璞平静地说:“先前曹氏说,我的罪名瞧着不妙,让我将家中的财物产业先行托给平南伯照看,省得官府查抄了谢家,我又保不住性命,连累得家里老弱妇孺一无所有。我便把京城与苏州、松江等地的产业都交给了平南伯府。后来曹氏又问起了桂园,我也一并交出去了。除了老家那边祖上传下来的房舍田产,以及二房的私产以外,什么都没剩下。”
  大金姨娘结结巴巴地:“可是……老爷现在平安无事了呀?他们……他们凭什么继续扣下谢家的东西不还呢?”
  谢慕林已经听明白了,对大金姨娘道:“姨娘,爹是写了转让协议,把东西给了平南伯府的。如果官府要查抄那些产业财物,平南伯府通过曹家的影响做点手脚,东西才能落到他们手上。现在爹没事了,官府查抄的财物与产业便又是爹的了,那爹写的转让协议就是真实有效的,平南伯府又怎么肯轻易把东西吐出来?”
  大金姨娘顿时大惊失色。
  文氏担心地看着谢璞,后者却很平静:“没事儿,咱们家也不是全无家底剩下,只当是寻常富户人家就好,日子照样能过。没有了曹家这门姻亲,那等巨富也不是我们能轻易保住的。如今外头的人皆知是曹家吞了谢家的家财,我们也就能耳根清净了。”
  文氏柔声道:“等到二房的财产被发回来,老爷只管拿去使就是了。”
  谢璞点了点头,还是一副十分淡定的模样,好象他不是被人抢走了百万家产一般。
  大金姨娘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了。虽然听起来谢家并没有精穷,但以后她们母女就真要看文氏的脸色行事了呀……算了,文氏也不难相处,总好过让曹氏或谢老太太当家。
  谁知谢璞随即又吓了众人一跳:“我可能会再放外任,不能留在京中任官了。”
  谢谨之道:“父亲先前已经奉旨在六部观政,人人皆知您是要留京的,如今又出变故,是上头的意思,还是父亲自己想要离开?”
  谢慕林眨了眨眼:“是顾虑到曹家的存在吗?”
  谢璞微笑着点头:“无论是皇上,还是我本身,都觉得外放更好。我的长处终究是在地方民生上头,即使勉强留京,有曹家制肘,也难有出头的一日。继续外放,不但能让我放心大展拳脚,积攒资历,还避开了曹家的锋芒,以待日后。皇上也有这个意思,只是外放何处,任什么官,尚未有结论罢了。我会在家休养一阵,等待吏部下令。”
  他顿了一顿,环视家人一圈:“等我离开京城后,你等便收拾行囊,随大伯父回老家去,不要再滞留京城了。”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在那一瞬间,谢慕林就明白了。谢璞能下定决心去劝说谢老太太让步,估计就是因为,她即将要回老家,依附宗族度日了。
  第121章 凉了
  谢家如今已经跟曹家翻了脸,不再是姻亲,甚至还结了点仇。就算曹皇后与承恩侯府、曹家二房无所谓,平南伯府也不是好打发的。
  这不是谢家一定要纠缠不放,而是平南伯府自个儿做了害人的事,心虚,还可能怕外人说闲话,自然不甘心叫受害者逃出生天,为他们家的卑鄙行为留下一个明晃晃的证据。
  别指望平南伯府会良心发现,惭愧地收手。他们若是有良心的,从一开始就不会对谢璞下黑手了。
  所以,谢璞出于防范的心理,想要让家人离开京城,也是合情合理的。他要外放地方,把家里的老弱妇孺留在京城,给曹家做靶子?他没那么傻!
  反正京城的宅子和产业都叫平南伯府吞了去,谢家人要离开也容易。二房在金陵城还有些私产,但只要有人帮着打理,文氏不留下来,也没关系。谢家人离京之后,最好的选择自然是回老家湖阴县去。在那里,谢家宗族可以照应这一众老弱妇孺,谢家兄弟们也可以去二房开的竹山书院求学。文氏多年未在礼法上的婆婆宋氏跟前尽孝,也能顺便弥补一下了。
  皆大欢喜。
  只除了一点:曾经在谢家宗族中留下过黑历史的谢老太太,可能不大乐意回湖阴。就算回去了,也可能继续摆出那副惹人生厌的嘴脸来,再一次把全宗族的人都得罪个干净。
  所以谢璞才要把实际情况摊开来告诉母亲,不再纵容她的任性,逼着她同意回乡,还要放下身段与族人和睦相处,不再闹小性子,免得再惹怒了谢泽山夫妇与宋氏等人,连累得其他人都没法在老家容身。
  谢慕林很快就想清楚了谢璞的想法,心里暗叹了一声,这孝子也不是容易做的,一旦失了分寸,把人纵坏了,再想要把长歪了的老娘掰回来,就得费老大的功夫了。她还真是不大有信心,谢老太太会听谢璞的劝说,就算一时被逼得答应还乡,等谢璞出发去了外任,老太太不肯走,谁还能绑了她上路不成?
  起码文氏就干不了这种事。
  谢慕林撇了撇嘴,平静地看着父亲谢璞向大家解释要回乡的原因。大体上跟她想的差不多,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谢璞好象十分确定,平南伯府会对谢家不利,因此严令谢家人必须早点离开京城,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谢璞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谢慕林忍不住问:“爹,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知道平南伯府会对我们不利?可我们一帮老弱妇孺,又没有招惹他们家,他们为什么要害我们?相比之下,爹才更加危险吧?”
  谢璞没法将自己与皇帝合作的事实摆出来,更不能说曹家可能心怀不轨,万一日后察觉到他参与了皇帝算计曹家的计划,随时可能翻脸报复。
  他只是含糊地表示:“我会挑个离京城远些的地方做官,他们想要害我,也鞭长莫及。”
  谢谨之皱眉道:“父亲万万不能掉以轻心。若平南伯府真有歹意,即使离得远,也未必没有死士可差遣。”
  谢璞笑了笑:“放心,我心里有数。”
  谢慕林用有些怀疑的目光看了他一眼,皱了皱眉,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萧瑞对自己说的那番莫名其妙的话。虽然她想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告诉父亲一声比较好。
  在厨房里忙活的两个婆子在院子中探头探脑的,大金姨娘眼尖发现了,连忙跳起来,尽力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人设:“哎呀,在这里说了半天的话,差点儿把午饭给忘了。我这就去厨房看看。老爷有没有什么想吃的菜?我给您做去?”
  谢璞摆摆手:“随便吧。”他难道还不知道大金姨娘不擅长做饭么?但大金姨娘要装,他也懒得去揭穿。
  大金姨娘挽起袖子回厨房去了,没过多久,就嚷嚷着说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可以摆饭。文氏连忙叫两个女孩子帮忙整理餐桌,只留谢谨之与谢涵之兄弟俩陪谢璞说话。
  这时候,谢徽之与宛琴也回来了。
  宛琴见了谢璞,顿了一顿,便照着过往的习惯那样,款款下拜,向谢璞行礼。
  谢璞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辛苦了。有什么话,吃过饭再说吧。”接着就转头看向三儿子谢徽之,“好孩子,这段日子多亏你协助你婶娘与兄姐们办事。以往真没想到你如此能干,真真叫我刮目相看了。”
  谢徽之有些激动,耳朵都红了。从小到大,他都是家人眼中的纨绔子弟,这还是头一回得到父亲如此高的评价,他整个人都激动起来。
  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很能干,谢徽之不等开饭,就直接对谢璞道:“儿子方才从曹家族地回来,打听到些最新消息。听说平南伯府最近境况不妙,宫里的皇后娘娘与承恩侯都跟他们过不去呢!还有曹氏,原本说要嫁给什么大将军的,兴许也嫁不成了!”
  众人都十分惊讶,但谢璞却只是皱了皱眉:“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谢徽之被泼了盆冷水,顿时冷静下来,有些讪讪地答应了一声。
  当众人转移到餐桌旁就座,并纷纷帮着把厨房送出来的菜放到桌面上时,谢慕林瞅了个空,扯了扯谢徵之的袖角,悄声问:“怎么回事?曹氏怎么嫁不成那方闻山了?曹家不是盼着他们的婚事能成的吗?”
  谢徽之的精神小小振作了一下,偷偷看了父亲那边一眼,方才小声对谢慕林说:“听说是宫里的皇后娘娘传话出来,说方闻山当不成禁卫大统领了,皇帝任命了别人去坐那个位置,方闻山还是个副将,好象还惹了皇帝不喜,不知什么时候就要调走。再加上,宫里都在议论曹氏的闲话,已经有损皇后娘娘的名声了,所以皇后娘娘反对曹氏继续嫁给方闻山呢。”
  不仅如此,谢徽之今天还有些额外的收获:“父亲无罪获释的消息已经传开了。我今儿再去曹荣家,他老子娘对我的态度也大有改善,还叫丫头多抓些果子给我吃呢。我看哪,曹家长房、二房好象在有意对我示好似的。曹荣也说了,如今曹家长房、二房专门跟三房过不去呢,只要是平南伯府想办的事,承恩侯与曹二爷就不想他办成!平南伯府这一回,真的要凉了!”
  第122章 转变
  谢家人围坐两桌,吃了一顿团圆饭。
  大金姨娘——或者说是谢谨昆家的婆子们——精心准备了一桌大餐,只是大家好象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谢徽之先前带来的消息吸引过去了,心急着想要赶紧吃完饭,好听个详细。大金姨娘满心想要借这顿饭露一把脸,讨好一下夫主谢璞的盘算,也就此落了空。
  只有文氏,还一心劝着谢璞多吃点好菜,多喝点好汤,想让他补补身子,总觉得他在牢中一定吃了许多苦。
  谢璞如今深感这位元配方是真心待自己的人,无论自己身处何等境地,她都会不离不弃,也拿定了主意要好好善待她,以弥补这十来年的亏待。
  夫妻二人你侬我侬的,不紧不慢地吃着饭,竟把周围人等都看得坐立不安了。
  还好,这顿饭再怎么难熬,半个时辰也就吃完了。谢璞开口,将两个最小的孩子打发回房休息,让大金姨娘带着婆子们撤下饭桌,进行善后工作,然后就带着文氏、谢谨之、谢慕林、谢徽之以及宛琴去了书房,坐下说话。
  大金姨娘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离去,自己带领婆子们干起了家务活。
  文氏带着宛琴给众人上了热茶,谢璞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方才示意谢徽之把打听到的消息说出来。
  谢徽之如今已经想明白了,父亲被嫡母戴了绿帽,怎么说也是极丢脸的事,自然不乐意在太多人面前提起。他饭前着实是太过鲁莽了,还好父亲没有责怪他。
  如今谢璞再问他,他便老老实实地把自己打听到的事说出来,再也没有先前那兴奋过头的模样了。在他叙述的过程中,宛琴也偶尔会插话,补充一些自己打听到的消息。
  曹家大房、二房对谢璞的态度,可能在王安贵一家死后,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据说,曹家二房那位被王安贵长女算计了的大小姐曹文莺,就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她受王湄如算计,与江绍良传出了绯闻,闺名受损,但她并没有在家人面前哭哭啼啼地,反而倒过来安慰父母家人,认为自己就算因此失去了成为太子良娣的机会,也没必要太难过。只要曹家荣光不减,曹家有女入东宫,人选是不是她都不要紧。
  她甚至觉得,出了这种事,曹家暂时不好送女入宫了,王湄如也丧失了成为太子侍妾的资格,曹家索性别提什么侧妃不侧妃的,先定下太子正妃的人选再说。只要太子地位稳固,曹家过几年再送女入东宫,也不过是曹皇后一句话的事罢了。
  只要曹家不送女进东宫,外头那些非议曹家是因为妒恨王安贵,要绝其女入宫之路来为自家女儿排除异己的流言,自然就没了依据。太子因为王湄如之死而对曹皇后生出的一点儿怨忿之心,也可以消除了。事实证明是王家人自寻死路,王湄如不配为东宫嫔御,不是曹皇后有私心。
  就连那些有意让女儿成为太子正妃,又担心曹家会过桥抽板的权贵重臣,也可以打消顾虑,全力支持太子了。
  曹文莺的话既识大体,又有远见,别说承恩侯夫妻了,就连曹皇后都很是欣赏。原本只是拿她当作承恩侯嫡女不够年龄入宫时的临时备胎,如今却真心认为她是个好孩子了。
  无奈太子先前因为王湄如之死而伤心时,已经向皇帝说出了不愿娶曹文莺,免得坏了她与江绍良大好姻缘的话来,变相绝了曹文莺前程的同时,也惹恼了皇帝,被训斥了一大顿。曹文莺已经不可能做曹皇后的儿媳了,但娘家有小辈聪慧明理,曹皇后还是觉得很欣慰的。
  也因为这样,曹皇后索性就亲口允了曹文莺与江绍良的婚事。毕竟江绍良家世还不错,有个曹党中坚份子的父亲,本身也聪明能干,与曹文莺很是匹配。这回两个年轻人被王家人算计陷害,却都能机灵地设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虽然还是敌不过林家人刻意宣扬的流言,但态度可嘉。等他们成了夫妻,还可以继续为曹家出力。
  曹文莺婚事定下后,又再度向父母与伯父伯母建言,认为曹家如今最好不要再对谢璞穷追猛打了。从一开始,所谓谢璞背叛了曹家的说法,就是谎言。林家根本就没把谢璞当成同伙,反倒是平南伯府,有借着大房、二房之力,欺骗曹皇后,仗势谋夺谢家财富的嫌疑。
  平南伯府就算谋取了谢家的巨富,又能有多少落到大房、二房手上呢?只看大理寺那边查到的谢璞历年贡上银钱的账目,以及曹皇后与承恩侯府实际上得到的财物之间的差距,便知道其中的猫腻了。平南伯府根本就不老实,只想着肥了自己,却不顾陷害谢璞的阴谋一旦暴露,会给皇后与承恩侯府带来多大的隐患。只听外头流传的各种谣言,还有皇帝越来越多的不满,就知道皇后与承恩侯为此担了多大的干系了。
  可他们也太冤了!事情明明不是他们干的!好处也一点儿没见着!
  想到平南伯府与王安贵一家私下的协议,曹大小姐也不淡定了。她在父母长辈面前哭诉,希望他们不要成为三房的帮凶,却只害了自家骨肉,好处都叫三房得了去,自家还平白承担了污名。说白了,三房搞出这么多事来,还不都是因为曹皇后选中了曹文莺做太子侧妃,而没有挑中三房的女儿么?
  有了曹皇后的赞赏在先,曹文莺如今在家里说话也有些份量了。她这些话听起来还很有道理,不但曹二爷、曹二夫人大有同感,就连承恩侯夫妻,也是越听越生气,只觉得被继母和三房的人利用了。
  于是,承恩侯府与曹家二房就彻底对谢璞改了态度,还暗示手下的党羽,表示谢璞很无辜,怎么也做过曹家的女婿,还贡献了不少财物,是有功劳的,就算如今被逼着和离了,也不能叫他蒙冤。至于平南伯府那边的想法,并不重要。
  平南伯府手中的权势有限,在承恩侯府有意识的阻拦下,没能继续对谢璞做任何不利的举动。
  与此同时,宫里的曹皇后也派了心腹前来平南伯府传话,告诉他们,皇帝已经决定了新的禁卫统领人选,可惜那并不是方闻山。皇帝还在内侍们的面前,说过方闻山帷薄不修,不堪大任的话,显然是对他有所不满了。眼下方闻山还在副统领之位上留任,兴许是因为他才上任几个月的关系。时间一长,说不定他就要被遣回原本的辖地,继续做守边之将了。
  这样的方闻山,还有多少联姻的价值?值得为他而牺牲曹家后族的好名声么?
  曹皇后告诉平南伯夫妇,曹氏不可改嫁方闻山,就连谢家的财产,也要归还谢家。
  如此一来,曹氏与人无私情,之所以与丈夫谢璞和离,只是为了保全儿女。谢璞将家财托付给平南伯,也是为了家人。他无事出狱后,平南伯将财产尽数归还,便是信义之举。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统统都是有心人故意传播,企图败坏曹家清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