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更新:2024-05-02 17:44      字数:1834
  朱棣不出紫禁城,有京营和锦衣卫等天子亲军拱卫,谁也拿他无可奈何,所以才有上元大火案,但是现在,朱棣要出宫了,隐藏在黑夜之中的那些建文旧臣,岂能不蠢蠢欲动。
  朝野上下无人不知,随着朱棣出宫,只怕这应天城要热闹起来。
  不过转念一想。
  朱棣会不知道?
  所以这一次出宫,必然会有严丝合缝的安全护卫,绝对不可能出现任何意外。
  但……
  就怕万一!
  第192章 千古第一的迎亲书
  很快,京营士卒和锦衣卫开始配合,在应天城全程盘查外来人口,并通过各种方式敲打地下帮会,让他们从近期到正月十五以前,都老实一点。
  同时,京营在城外的驻防也更换了一批。
  京畿附近城市里的锦衣卫千户所、百户所,除留守必要之外的人手外,其余的尽数被召回应天。
  国子监附近。
  黄昏那处庄园周围一里之内,每日都有官府人员盘查。
  绝不允许任何外来人居住。
  一时间,应天城风声鹤唳。
  表面上看,似乎是朱棣担心皇后送亲时候的安危,提前在做安防工作,实际上大家谁都心里敞亮:朱棣要出宫了。
  这又不是万人空巷的上元节。
  皇后去参加婚礼,最多就是遇刺:可谁吃饱了撑着去刺杀皇后?
  完全伤不了皇权分毫。
  就算成功,朱棣不过是伤心一阵换一个皇后而已。
  谋刺者反而会遭受到朱棣的疯狂报复。
  所以没人刺杀皇后。
  朱棣也应该清楚,要不然去年的上元节,他也不会那么轻易的让徐皇后出宫去赏玩灯会。
  所以这些安防力量,是为朱棣自己准备的。
  ……
  ……
  时间流逝。
  眼看婚期将近,黄昏忙得昏头烂额,好在有过来人吴溥帮忙打点,又有吴李氏全力帮助,忙碌之中一切都有条不紊。
  婚礼前的第三天,黄昏搬去了新宅。
  邀请吴溥一家。
  吴溥本来是拒绝的,说你也成婚了,该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间,我们一家人就不来凑合了,人多容易出矛盾。
  黄昏也不劝说,让人直接搬家。
  吴与弼雀跃的很。
  吴李氏夫为妻纲,看吴溥。
  吴溥拦不住搬家的工人,也拦不住欢呼着要住大宅子的吴与弼,只好去了。
  新宅很大。
  要靠自己几个人打理,估摸着新宅要变荒宅,在搬迁进去之前,黄昏已经买了十余个小厮和七八个丫鬟,又雇佣了厨娘。
  管家就省了,让吴李氏来操持家业。
  若是吴李氏不愿意,锦姐姐也可以。
  锦姐姐能操持徐府,管一个小厮、丫鬟加上东家才三十个人的新宅,完全么得问题。
  从今以后男主外女主内,小日子不要太幸福。
  乔迁新居没有宴请。
  就黄昏和吴溥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吃了顿晚膳。
  倒是意外。
  消息灵通的狗儿太监,着人送了尊山水景石过来,价值不菲——咱们的狗太监身家还是不错的,这一两年很攒了点家底。
  朱棣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小钱可以。
  不越线就行。
  内官监大监郑和着人送来了一幅山水画,竟然出自南宋名家之手,其素有梁疯子之称,曾在宋宁宗时期担任画院待诏的梁楷。
  朱棣和徐皇后没有表示。
  当领导的,你一个下属没请,领导才没心思管你搬家的事情。
  赛哈智比较实惠。
  虽然黄昏没请南镇抚司的人,他还是和众多中层干部,大家人人出了个礼:都是按照经济走亲习俗,乔迁礼该多少钱就多少钱。
  既不见外也不拍马屁。
  黄昏乐得收了。
  以后找个时间,把随礼的这些人请到风月十四楼哈皮一晚上就行。
  要不了几个钱。
  搬入新家之后,黄昏就开始写迎亲书。
  其实迎亲书应该在送聘礼的时候,一并送到徐府,不过当时送聘礼是黄昏一人去的,吴溥又在文渊阁当值,黄昏第一次接触古代婚礼,哪知道这些。
  现在知道也不晚。
  以后迎平妻的时候就可以改进了嘛。
  黄昏熬夜写好迎亲书,第二日睁开眼,已快晌午,这个么得办法,冬天了,天亮得比较晚,吃了午饭急忙让许吟把迎亲书送过去。
  ……
  ……
  徐府。
  绯春在一旁清点着小姐的各类首饰,徐妙锦坐在一旁,牵着徐家四妹的手,听长嫂徐杨氏详细说着陪嫁清单,什么棉被十几床,枕头多少付,锦缎多少匹,大米多少石……
  这都是正常嫁妆。
  然后就到了不“正常”的嫁妆。
  珍珠多少颗,手镯多少付,金条几斤,宅子几座,良田多少亩,铺面几间,丫鬟……呃,丫鬟只给了一个,就绯春。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何况徐皇后在上午已经把徐辉祖夫妻召到坤宁宫,仔细交待说,咱家二妹出嫁可不能寒酸了,嫁妆一定要对得住徐府的身份地位。
  若是不够,姐姐这里可以支援一下。
  徐辉祖没有客气。
  于是徐妙锦的嫁妆里,多了两座宅子,还多了一些邦国进贡的珍珠玛瑙等稀有玩意儿,杂七杂八的加在一起,不比黄昏下的聘礼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