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作者:毛若眉      更新:2024-09-12 16:48      字数:2049
  我们计划先从瑞霞山开始垦造,以后再慢慢往里推进,一座山一座山地改造。开垦时间从现在持续到明年二月底,要求每户除老人和孩子外,其余人都要上阵,中饭备好带到工地上吃,以五人为单位分段承包。每段梯田修好后,由朱同志验收。每天只要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任何时间都可以收工回家。
  明天早上,你们就带社员去工地,记着要带挖锄、薅锄、撮箕,把钢钎也带上哈。”
  “好的!”
  “要得!”
  “回去马上通知。”
  大家纷纷应着。
  朱技术员这时,把赵彬带来的小册子分发给每个人,要他们好好看看,有不懂的提出来。
  大家拿着册子翻看,识字的人看文章;没文化的看解说图。看了会,大家把改梯田的方法,大致搞明白了。
  这时,高社长宣布散会。大家便打着火把离去。
  次日,天刚亮,赵彬和朱技术员在姚家吃完早饭后,提着潘秀给他们准备的中饭去了工地。他们到达瑞霞山脚时,见高社长和几个生产组长,还有几个社员已先到。赵彬便与高社长议着开工的事。
  朱技术员喊了两个人,拿着皮尺,提着装有石灰的撮箕,开始顺山势横向划段栽木桩做标记。待一百多人到齐后,朱技术员又赶过来,站在一个高处,翻开那本小册子,边看边向大家详细介绍挖梯田的要领:“大家开挖时,要注意先把表层肥土,统一堆到一个地方,再一面挖坡土,一面把生土往外堆,形成一个平台后,再把土夯实……”
  “怎么土要夯实?”忽有人打岔问道。
  赵彬忙解释:“因这里造的是水田,把土夯实,是怕漏水;如种旱粮,不需这道工序。”
  朱技术员继续说道:“然后在外缘挖沟,倒进整土时捡的石头,再填心土,筑成埂,最后把表层肥土铺上面。以上是造梯田的整个步骤。有不明白的,问你们的组长。”
  朱技术员一说完,就带着各生产组长,去看本组应挖的地段。组长再按五人一小段,又划分下去。不一会,一百多人各就各位,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赵彬在画着石灰线的上方,向山弯里走去,边走边察看各生产组施工情况,走到第三组工地时,忽听有人喊:“赵叔叔。”
  赵彬侧头,见下面站着一个手里拿着一只撮箕的少年,仔细一瞧,是姚家的大儿子。赵彬和蔼地望着他说:“你也来了。”
  那孩子笑嘻嘻地说:“嗯,我帮爸爸把土往边上倒,弟弟也来了。”
  那个蹲在地下捡石头的小男孩,听到哥哥的话,抬起头,也望向赵彬甜甜地喊了一声:“赵叔叔!”
  赵彬哎了声。
  孩子的父亲姚强,正挥着锄头在挖土,听到孩子的话,就直起腰,笑着对赵彬说:“他们硬要来,来了也好……”
  正说着,高社长从对面走来,他走到赵彬跟前说:“昨晚,开会的人,一回去就挨家挨户地通知了。没想到大家积极性还蛮高,连七十多岁的老人都来了,还来了几个娃娃。”
  赵彬笑道:“照这样干下去,一个冬造十几级梯田没问题。”
  “高社长,你过来下。”
  有人在坎下叫高社长。高社长忙朝那人走去。赵彬踩着乱草,继续往前走。
  很快到了中午,社员们都在工地上,吃自带的午饭。朱技术员和赵彬走到离工地不远的一棵树下,朱技术员把挂在树枝上的包袱取下来,两人坐在枯草上,解开包袱,拿出两团用芭蕉叶裹着的洋芋苞谷饭。没有筷子,赵彬和朱技术员便捧着饭团直接咬着吃。
  赵彬吃完饭,拿起水壶,刚喝两口水,就看见有几个社员,朝他们这里走来,他们一走拢,就嚷着:“赵局长,你把木荷社造梯田的事,再给我们讲下嘛。”
  “赵局长,组长给我们讲了的,但我们还是想听赵局长再讲一遍。”
  赵彬忙放下水壶,连声说:“好,好,好,我给你们再说一遍。”
  大家围着赵彬在草地上坐下。
  赵彬望向大家,开始说起来:“……他们的先辈从平原……在进峡谷的地方,安下家……当地的恶霸……后来,他们寻到一座大山……开始修梯田……一代一代地修……把这座大山,改造成梯田后……他们的粮食吃不完……好,就这些。”赵彬说完,又笑着补一句,“你们猜猜,有没有山外的姑娘,愿意嫁到那个峡谷里的高山上?”
  “愿意!”
  “肯定愿意!”
  “我如是个女的,哪里吃得饱饭,就嫁到哪里,管他高山低山。”
  一个男社员的话,把大家惹笑了。接着有人议论起来:“看样子,我们真的要修梯田哦。”
  “我觉得,如果想早点把梯田修起,以后晚上有月亮,也可以来挖。”
  “冬天下雪,我们干脆不呆在家里烤火,都来工地修梯田。”
  赵彬听了这些人的话,心里十分欣慰,于是他笑着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
  赵彬最擅长讲故事,凡跟他共过事的人,都知道。赵彬讲故事,跟别人不同的是,他喜欢先交代时间、地点,再用引人好奇的方式,介绍主角生活在什么场景,正在做什么,身边环境是怎样,然后突出重点讲故事的经过。在讲述过程中,他还使用丰富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有时讲到关键地方,还故意停顿一下。“……最终,愚公的举动感动了天帝……”赵彬正讲到这里,工地上忽然传来生产组长的叫喊声:“开工了,开工了……”。